当时尚的时装展,遇上传统的“晋工”金饰技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10月13日,山西工匠、非遗传人刘兴东携二十余件自己手工打造的金饰,亮相上海时装周,同时也将晋中传统的金银器制作技艺带到了代表潮流时尚的舞台上。

上海时装周是国内知名的原创设计时装展,当天发布会的主题为“梦回东方,传承喜嫁”,从婚嫁文化的角度,展示了从清朝皇室贵族大婚到当代的新中式婚礼习俗,再到西式婚礼文化的演变过程。其中,刘兴东所制作的婚嫁金饰,代表的便是新中式婚礼习俗。

当几位身穿传统中式喜服的时尚模特戴着刘兴东制作的黄金宫锁、手镯出场后,成为当天全场最亮的焦点。这不仅是因为黄金本身的材质比较亮眼,更重要的是它们所代表的传统技艺吸引着人们眼球。“这些金饰的做工真是太精致了”,参观者纷纷赞叹。作为制作者,刘兴东最后出场,绕场走了一圈,对观众表示感谢,这是他的T台首秀。“感觉还不错,效果挺好的。”刘兴东笑着说。

刘兴东,平遥人,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老银匠。由于从小就对银饰工艺感兴趣,他17岁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金银器。通过父亲的教导和自己的勤奋学习,如今,他已成为晋中市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这次亮相的大部分黄金饰品都是刘兴东自己做的,以大件的宫锁为主,还有手镯、耳坠、梳子等。

据刘兴东介绍,宫锁的佩戴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流行于山西晋中一带,结婚时由新郎给新娘戴上,寓意要锁新娘一生一世。晋中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以錾刻为主要特色,作品不论大小,都錾刻有花鸟、人物等图案。由于是婚嫁金饰,宫锁上面的图案纹样都取意吉祥,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有“花开富贵”“喜上眉梢”“状元及第”“平安福禄”“五子夺魁”等。手镯上的图案则有二龙戏珠,牡丹花等。至于耳坠的造型,也都寓意吉祥,比如葫芦、石榴、桃子、蝙蝠等。

刘兴东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制作金器

除了传统技艺、传统寓意,刘兴东这次参加上海时装周的作品还有新的设计,比如“喜上眉梢白玉宫锁”,将原来宫锁中的图案改成了“囍”字造型的白玉;还有一件“喜上眉梢黄金锁”,它的造型比较新颖,与项圈相连处有一黄金“囍”字,下方有一金镶玉的锁,上下分两层,这是传统造型中所没有的。

2012年时,刘兴东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唐绪祥邀请,将自己的4件作品送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参加了中国首届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此后每一年,都有奖项获得,对于刘兴东来说,这些都是对他的肯定和鼓励。2016年,他的作品再次入选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今年8月份,他的作品又一次入选。这件入选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的作品是一件小宫锁,中间图案一面是牡丹富贵,另一面是五子夺魁,项圈上是花卉。

银匠艺人刘兴东在制作金器

随着作品得到的肯定越来越多,刘兴东收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从上海时装周回来后,很多人在微信上找到刘兴东,“很多好友都是以前加的,但是基本上没说过几句话,这次发布会后,看了我的朋友圈,才知道原来这些金器都是我做的,于是就想找我定制,但都被我推辞了,因为今年的订单已经排满了,没有办法接,做不出来。”

刘兴东(右)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指导徒弟乔安君

那有没有收徒的念头呢?“当然有了,这项传统技艺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以前愿意学的人不多,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想学的人也多了些。”据了解,目前刘兴东有5个徒弟,最小的只有19岁,“以后我要带领徒弟们借助上海时装周这类平台,把晋工技艺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来源:山西晚报 记者 南丽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