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A股经历了 --

美股杀

估值杀

春天杀

横躺一周,今迎来放水杀

央行昨晚官宣:“我们放水了,从某局得到了灵感,我们调整了统计口径…”

1. 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9月同比增长10.6%,高出8月的增幅0.5个百分点,是过去一年几乎连续12个月增速下滑后的首度回升

如今我们的社会融资总额已逼近200万亿元。

这个数有多大?

全部A股的市值今天是44万亿,只有它的五分之一。

全部公募基金的规模才14万亿,

其中股票类基金(包括混合基金)的总市值2.2万亿,

是A股市场的二十分之一。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是2.4万亿,

公募私募加起来是A股的十分之一,

是社会融资总额的五十分之一。

难怪证监会主席总是银行行长。

200亿的社会融资当中银行贷款占了135万亿,

加上委托贷款,银行行长们掌管的钱占了全社会四分之三。

四大行占我国银行的半壁江山。

任一个四大行董事长掌控的资金是A股全部公募基金的总和。

A股不得不看“印钞机”的眼色。

2. 印钞机

这帮央行和银行行长们如今印钱有四种套路。

基础货币M0,俗称撒钱,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影响的都是这个基础货币的存量。

中国过去十年强大的贸易能力还让央行多了一种撒钱的手段,叫外汇占款。央行一手把各家银行当中,外贸企业的外汇盈余收上来,一手把等额的人民币放下去。中国有多少顺差,央行就投多少人民币。前十年,顺差高得惊人,央行唯恐水放得过块,于是不断加高堤坝,通过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把过量的水蓄在央行自家后院的堰塞湖里。

钱到了银行行长手里,他们就开始放贷,属于狭义货币的活期贷款叫M1,属于广义货币的长期贷款叫M2。

过去十年,M1有两个高速增长期,分别对应了两次房价暴涨:09-11年和15-17年。

M2的增速则是从四万亿的年增30%的顶峰逐年下滑,

今年已普遍低至8%左右,9月也没什么起色。

如果说房价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房地产的下半场论正是基于一路向东南的M2增速

M0、M1和M2是国际上通用的计量货币的指标。美国、日本等发达已有连续几十上百年的数据。中国也积累了连续近30年的数据,尽管头十几年的数据质量比较堪忧。

社会融资总额则是中国特色,它诞生于7年前,那正是影子银行大行其道的时候。

3. 影子银行

有规则以后便有潜规则,有统计则必定有统计不到的跑冒滴漏。

每年从地下钱庄明的暗的搞不清楚缘由出去的钱达到数千亿美元的规模,统一记在央行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中。

过往中国的M2、银行的信贷统计不到的是各类明股实债,拐着弯借出去、投出去、弄出去的钱,这在2010年四万亿泄完洪,收闸之后变得尤为明显。大坝上千疮百孔,涓涓细流汇成水流如柱,让地产商继续逍遥快活。

社融总额来了,银行的各项非标产品,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全部一网打尽。从2014年起,白套了三年监管红利的信托首先遭殃。

每月新增信托贷款(2013-2017)

点击横屏看大图

房地产企业借款的最后一个通道被掐死,恰恰是最严调控出现松动的前奏。

2016下半年后,信托贷款随房价全国暴涨重新一路狂飙突进,2017年全年的平均每月新增信托贷款达到188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与信托贷款相比,委托贷款的好日子一直过到了去年3月,平均每月2000亿的新增规模,近乎正常信贷渠道的四分之一!

每月新增委托贷款(2013-至今)

点击横屏看大图

2017年3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郭树清从山东省长任上调任银监会主席,这个曾经的证监会主席,建行董事长,央行副行长,重回银行系统,他的任务是 --

4. 拆雷

2012年以来,委托贷款生意做得最欢的是四大不良资产公司。这四大不良资产公司成立于90年代末,本业是承接了20年前四大行的所有坏账,从“债转股”起家,直到今天仍然手握一众地方国企的股权。这四家公司犹如四大行的干儿子,分别是工行的华融、农行的长城、建行的信达和中行的东方。

郭树清还曾在05-09年兼任信达的党委书记。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情况,郭主席可以说是门清。它们本质上就是完全靠天,吃政策的饭,做银行不方便做的生意。

2012年后,银行不方便做的贷款全给了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做成了委托贷款,简单地说他们的业务就是皮包高利贷。没注册公司的叫黑社会,注册了有牌照的民企叫信托,国家队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2013年,信达在港股上市。

2015年,华融在港股上市。

从2018年1月的高位至今,信达跌去了45%,华融跌去了65%。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今年3月,郭树清更进一步,兼任小川退休后留下的央行党委书记一职。

此后,信托委贷两手抓,不仅牢牢卡死了两个口子,甚至还捣毁了过去的存量。

2018年新增信托贷款

点击横屏看大图

民企彻底蔫了。

过去银行给民企正规渠道放不出款,理财资金池跟各路信托资管公司一对接,钱照样能流出来。现在甭管民企老板跟银行行长再怎么勾兑,郭树清已经把两个蛋蛋彻底捏死。

今年的社会融资增长全靠信贷填补缺口,这也正是近一年多来银行监管的新思路,严控影子银行风险,表外融资要回归表内。然而,信贷的增长流向的主要是不差钱的国企,所以才有内松外紧,上一片歌舞升平,下处处流浪哀嚎的景象。

5. 调整口径

央行7月跟财政部掐完架,大伙儿眼巴巴地都等着开闸放水,开粮仓赈灾,结果等来的是口径调整后的社融总额增长。

央行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7月社融总额的口径新添加了两项,分别是存款金融机构支持的证券和贷款核销,9月又增加了一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这三项当中,除了第一项规模比较小,我们忽略不计以外,后两项的增速都特别快,如果扣除它们的影响,还原到原本的统计口径,9月的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速就只剩下9.0%

数据出处: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646140/index.html

贷款核销增速快,是因为曾经借钱投出去的资产真的“不良”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就指着它能漏点出来,拯救那些背锅的PPP了。

有趣的是,国债和中央代地方发行的债券是不算入社会融资总额的,因为那是“政府”的财政政策,不属于央行货币政策管辖的“社会”融资范畴。这次央行新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额数据强行把地方政府的定向债券拉进来,冲高自己的功劳簿,财政部的专家一定会为若干年后的说词记上这笔。

统计是门技术,处理处理,拐点就出来了。

还是渴,都快干死了。

只闻水声,不见水深~

今天的内容是5斗赢家会宏观政策面九大模块中,货币模块的开胃菜,其它详情戳阅读原文,咨询加小助理:joudou001,报名最后三天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