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金融净利增长992%背后:后发先至与逆势突围


截止目前,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7家(乐信、拍拍贷、趣店、简普科技、小赢科技、品钛、360金融)相继发布了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

从财报上可以看出,在2018年行业动荡的前提下,7家公司业绩均取得增长,逾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360金融多个财务数据上夺得头筹:净利润和营收增速上保持第一,逾期率最低,机构资金占比最高。而在20号发布财报当日,360金融股价大涨4.48%,市值达到24.8亿美元,成为在美上市的中国互金公司市值排名第一。

放眼国内消费金融领域,不少平台都是开场高歌猛进,如今一地鸡毛。而当初被质疑进场太晚的360金融,起步仅仅两年多,就成为赶超BATJ成为互联网巨头系金融科技第一股。如今在国内信贷行业整体预冷的背景下,业绩又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真正做到了“后发先至”与“逆势突围” ,狠狠地回应了质疑者的目光。

而回顾360金融这两年的迅速崛起之路,我们也会发现这家互联网巨头系平台增长的背后力量。

后发先至:互联网巨头系Fintech第一股

360金融净利增长992%背后:后发先至与逆势突围


360金融净利增长992%背后:后发先至与逆势突围


2013年,余额宝一声闷雷,打响了互联网金融高歌猛进的第一枪。随后三年间,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高峰时期仅P2P平台的数量就超过6000家。在草根系平台蜂拥而至的时候,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风投也不堪落后,赶场加入行业混战。

同样作为互联网巨头,周鸿祎的360却迟迟没有动静。可能立足安全领域,周鸿祎对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有所敬畏。他曾公开表示,“不打算涉足互联网金融”。但在2016年四季度,经过长期酝酿和深度考量,360金融上线了第一款产品——360金融借条,为用户提供小额借款服务。但此时,阿里系的刻蚂蚁金服、京东旗下的京东金融均独立运营了两三年。不少业内人士不看好360金融的发展,笑称其“360赶了晚集”。

2017年下半年,国内互金公司出现了赴美上市高峰,信而富、乐信、趣店、拍拍贷相继如愿上市。但2017年底,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对放贷机构的利率、牌照、催收等业务进行规范。上市系平台的业务也受到冲击,股价一路下滑,市值严重缩水。

进入2018年,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延续了2017年底的监管势头,消费金融市场遭遇寒冬,不少弱小、无资质平台不堪监管重负和资金短缺,只能黯然离场。而头部机构也受到冲击,几家出现业绩增速放缓或下滑、逾期攀升。

在这两年间,360金融却并未收到多少冲击,业务量稳步增长。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360金融累计贷款超过940亿,贷款余额达到347亿,远远超过上市系的其他平台。

2018年底,360金融一鸣惊人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互联网巨头系的金融科技的第一股。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巨头系平台,360金融体量不占优势,但能在短短两年就成功登录资本市场,可谓奇迹。

逆势突围:净利润增速992%

360金融净利增长992%背后:后发先至与逆势突围


360金融净利增长992%背后:后发先至与逆势突围


回顾2018年全年,尽管国内信贷市场遭遇寒冬,无资质平台受到打击,但从侧面上看,消费金融市场也得到净化,资金、资源不断涌向上市系、巨头系的平台,行业头部效应愈加明显。

但作为互联网巨头系的平台,360金融就是头部效应的获益者。2018年四季度和全年,360金融躲过了腥风血雨,安全驶出风暴区,并向市场交出了一份傲人的答卷。

财报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360金融净收入为人民币15.66亿元,同比增长261%;净利润为5.95亿元,同比增长300%;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6.72亿元,同比增长352%。

从全年来看,2018 360金融净收入为44.5亿元,同比增长464%;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增长624%;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为18亿元,同比增长992%。

992%意味着什么呢?增速排名第二的乐信,年净利润增速为723%,垫底的趣店,年净利润同比增幅仅为19.7%。

再从业务上看,四季度贷款发放330.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季环比增长23%。四季度末未偿还贷款余额430.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季环比增长25%。

而在业务量大增的基础上,360金融的资产质量仍保持稳定。据360金融CEO徐军介绍,360金融目前的 M3+不良率是0.92%,M6+的损失控制在1.5%左右。

徐军对此表示,“不管是141号文还是P2P暴雷,都对整个行业资产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我们很骄傲的说,我们的资产质量能够维持在一个非常好的水平,就像大家看到的我们我们经受住了市场波动的考验,这为我们未来可持续的快速的增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市场环境里面,我们强势增长,同时保持了风险的稳定性,新接入了很多金融机构,这是我们很骄傲的一点。”谈到2018年公司的业绩表现,徐军如是说。

高速增长背后:金融科技持续助力

360金融净利增长992%背后:后发先至与逆势突围


360金融净利增长992%背后:后发先至与逆势突围


360金融高管

自左至右分别为360金融CFO吴疆、360金融总裁吴海生、360金融CEO徐军、360金融副总裁郑彦

在近日召开的媒体沟通上,徐军提到,360金融区别于中国消费金融公司,有四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我们在很短时间里面做到了规模的最大。第二,我们不仅规模最大,而且我们增速是最快的。第三,我们资产质量最好的。第四,我们认为我们是最可持续的。”

徐军强调了“最可持续”。这个“可持续”,其实揭示了360金融后发先至的力量:持续不断地投入,产出便水到渠成。

可持续的表现之一,就是对金融科技的不断投入。借力网络安全技术起家的360集团,360金融在风险管理和诈骗预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积累了千万级别的黑灰名单和数亿的白名单库。360金融在工具层面,引入了复杂关系网络分析;在算法层面,引入了无监督机器学习;在系统层面,实现了全自动化建模。通过三重风控科技手段,在新用户源源不断涌入的同时,360金融实现了更好的用户风险区分,从而更为高效地管理风险、预防欺诈。“欺诈的损失率依然保持在行业最低的千分之二的水平”,徐军介绍道。

正是源于360金融强大的金融科技实力,使其在互联网金融合规时代,能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深入合作。2018年第4季度,360金融撮合贷款资金的78%来自金融机构。目前,360金融已与银行、持牌消金、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建立了广泛合作。这保障了360金融稳定的资金来源,也是其抵御行业动荡的一大利器。

在与机构合作的同时,360金融还不断输出金融科技实力,赋能传统金融机构。据了解,凭借360金融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核心技术领域的优势,为金融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借款用户获取、借款人风险评估与匹配、工作流程自动化、先进的风险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为传统金融的数字化升级提供坚实的金融科技助力。

除了发力金融科技,360金融对用户的持续投入和培育,也是保障其高速增长的内在力量。徐军表示,他最关注的增长指标是新增授信用户数,这代表未来的发展潜力,“去年新增加了920万新授信用户,这些用户他们的价值在未来的几年里面会持续的去释放。体现在我们的业绩当中,这是一个先行指标,是我们未来增长的强大的基础。”

而检验平台客户的粘性和吸引力,复借率是最重要的指标。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360金融累计授信用户数为1254万人,同比增长280%。截至2018年12月31日,通过360金融服务获得贷款的借款用户累计828万人,同比增长262%。2018年用户复借率为57.9%,高于2017年的53.9%。

可以看出,360金融的用户和平台正在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客户通过360金融平台获得授信、满足资金需求,得到良好的用户体验后,遇到资金需求,往往会复投:这种信用的积累帮助用户获得更多金融服务,也是360金融稳定发展的根基。客户的成长,也就是360金融业绩增长的来源。

拿徐军的话来说,“我们处在一个具有结构性优势的竞争地位,资金的来源、风险的管理、获客,我们底层结构性的优势驱动了我们2018年逆势的表现,同样的因素我们认为是可持续的,我们对2019年充满了信心”。

基于2018年优秀的业绩表现和消费金融万亿市场规模,徐军给自己定下了2019年的“小目标”:“201年我们预计核心业务依然会保持快速的增长的势头,2019年预期营收介于80-85亿人民币之间,2018年应该是44亿人民币,也是接近翻倍的增长速度。”

那么,在2018年实现逆势增长的后来者360金融,能否实现这个“小目标”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金融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