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学科的教师招聘考试面试中,有的地区会以说课的形式来考查大家。完整的一个说课,具体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接下来我们将针对每一个环节,给大家提供一些经验。

为了给考官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正式说课之前,大家可以先说一些问候语和简单的介绍,如“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通过这些语言先引起考官的注意。

一、说教材

在正式说教材之前,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过渡句。如果考生的说课时间比较长,就可以选择一些较长的过渡句,如“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如果考生时间有限,务必选择精简的语言进行过渡,如“首先,我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其次,我们就要详细分析教材,通常可以将之分为四个角度,分别是说位置、说内容、说联系、说立意。位置包括介绍版本、模块、单元、课题等;内容就是本科的重要知识脉络;联系指的是本课与前后教材内容的联系;立意指教学立意,即说出一节课的中心或灵魂,及如何处理这些内容和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这些角度都可以展开去说,也可以视考试时间而进行自由组合。

二、说学情

为了保证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这里也可以加入过渡语句,如“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设计教学。因此要切实做好学情分析,理解学生。本节课所面对学生的特点有……”“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年级的学生……”

对学情的分析是相对简单的,但各位考生在说学情的时候需要注意:融入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也就是说清楚所面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结合教师拟采用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首先,考生还是需要积累一定的过渡句,如“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其次,各位考生需要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具体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最后,在说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落实到学生的能力方面,比如“通过小组讨论,提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分析史料,锻炼提取有效信息和综合归纳的能力。”而且,我们在说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出现“使学生”“让学生”“培养学生”的字眼,这些都不符合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四、说教学重难

这部分的过渡句不需要太过于复杂,如“本着新课程标准,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考生要注意教学重难点不宜设置过多,这样才能在说课当中有所侧重,把知识讲透,做到重难点突出。一般来说初中阶段,设置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即可,高中阶段可以设置两个重点一个难点。在说教学重难点的时候,最好能将重点、难点分开说(除重难点一致的情况),这样考官才能清晰明了。

五、说教学方法

在这一部分,考生只需将在教学过程当中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挑出几个极具代表性的一说即可。如“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在本堂课中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情景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必须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所体现。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说课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需要考生引起重视。在正式说教学过程之前,可以通过一些话语的强调引起考官注意力,如“接下来就是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此次说课最为核心的一部分。”

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导入、新课讲授(一般包括感知背景、深入过程、延伸影响)、小结作业三个环节。在说每一个环节的时候,可以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三个角度进行阐述。考生在说课的需要注意突出本课的重难点。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比如以《经济大危机》为例,就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阐述:

其次是新课讲授环节,比如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为例,就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阐述:

最后就是小结作业环节,在此环节中,考生的表达需要言简意赅,但也需要阐述清楚设计意图。以《辛亥革命》为例,可以采取如下的阐述形式:

七、说板书设计

在说教学过程的时候,考生就应该一边说一边将板书呈现出来,最后就是完整的板书设计了。因此,考生简单说明即可,不用再将知识点一一说出来。如“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说课完毕之后,为了表示自己的礼貌,可以加上一些问候语,如“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辛苦了!”

在考试当中,一定要沉着冷静,考试不光考的是我们的知识能力,而且还考查我们的心理素质。只要我们在考场上说课流畅、有自信、思路清晰,一定能成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