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山脉(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昆仑山脉(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脉(西王母娘居庭、女娲炼石补天)。在这种文化和时代背景下,春秋时期的诸国君主便命人在泰山顶上筑起圆形地坛,作为祭祀天神的场所,称为“封”。

三山有三种说法

一、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天山,昆仑山。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山脉(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昆仑山脉(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脉(西王母娘居庭、女娲炼石补天)。

二、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道教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

三、三处旅游胜地,黄山,庐山,雁荡山。今人所喜欢的三座旅游名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五岳指泰山、嵩山、衡山、华山、恒山。

五湖:指洪泽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洞庭湖。

四海:指东海、南海、黄海和渤海。

因为中华民族对五岳有一种自然崇拜,所以皇帝要时不常祭祀一下五岳。

祭天需要选择“国内”最高的山,而在鲁国境内,最高的山就是泰山,所以泰山就成了祭天之地。渐渐地泰山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就占了一席之地,被誉为“五岳之尊”,成为儒教的圣山。

在这种文化和时代背景下,春秋时期的诸国君主便命人在泰山顶上筑起圆形地坛,作为祭祀天神的场所,称为“封”;又在泰山脚下筑起方形祭坛,作为祭祀地神的场所,称为“禅”,合称“封禅”。

君主们到泰山封禅,其目的是祈求天地保佑,年岁丰登,国家太平,君权安稳。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后,这一文化被延续下来,所以秦始皇也成为第一个到泰山“封禅”的皇帝。

此后,“封禅大典”逐渐演变为最高级别的国家礼仪,除了祭祀天地外,还先后加入了狩猎、游览、仪仗巡游、歌舞表演等,以至封禅大典的规模成了国家强盛的标志。从此,泰山在皇家仪式中的地位变得崇高无比,各朝皇帝想要成就一番都会亲临泰山,举行规模宏大的封禅仪式,以求得到百姓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