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由无数个细小的情节与碎片组成,正是这些精彩纷呈的细节成就了电影的多样性,使之成为了在任何时代都永不过时的经典。但电影复杂的背后,也有它循规蹈矩的规则,当我们把电影当作一个整数来分解公因数时,你会发现每个电影分到最后都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某人+某事=某主题。公式虽然简单,但发挥的空间却巨大,在好莱坞近30年的历史上,有一个简单的公式被反复用了三次,但每一次都能给人带来震撼,每一次都能获得奥斯卡大奖。

公式就是电影的基本结构,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了具有特殊意义的事,这个屡次征服奥斯卡的公式却极其的简单:“积极主动的A君+守旧保守的B君(两个完全相反的人物),在一段机缘巧合的旅行之后,彼此改变成为了对方最信任的人。”故事相当老套,但却总能收到奇效。因为这个公式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的事实,电影通过不同人之间的相处,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来构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世界。而三部通过这个公式获奖的奥斯卡影片分别是:1988年的《雨人》、1992年的《闻香识女人》和2019年的《绿皮书》。

《雨人》:兄与弟的相逢,唤醒沉睡多年的亲情

《雨人》是达斯汀·霍夫曼与汤姆·克鲁斯倾情合作的一部奥斯卡经典电影,故事剧情完全符合上述公式:汤姆·克鲁斯饰演的查理是一个心高气傲只顾眼前生意而忽略了身边亲情的年轻人(A君);而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雷蒙则是天生性格缺陷孤僻自闭的弱智(B君)。两人因为查理父亲的去世而相遇,彼此竟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查理为了平分父亲300万的遗产,强行把雷蒙带出了疗养院,开始了前往洛杉矶的公路之旅。一路上两人由开始的磕磕碰碰到后来的相互关怀,彼此成为了对方最亲近和在乎的人。

电影获得了第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四项大奖,并且唤醒了当时美国社会对自闭人群的关注。达斯汀·霍夫曼凭借自己超强的演技,演活了一位自闭人的孤独与善良,他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自闭人群渴望尊重与交流的内心世界。电影最精彩的部分是雷蒙与查理在相处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尽管两人格格不入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雷蒙的善良唤醒了查理的亲情,而查理的奔放,也让雷蒙体验到了真正的生活。电影的最后,雷蒙把自己最亲近人的名字由9年的护工弗恩变成了相处7天的查理,这让我们看到了亲情最温暖的魅力。

《闻香识女人》:老与少的相识,点燃人生的希望

《闻香识女人》是伟大黑帮教父阿尔·帕西诺唯一的一部奥斯卡影帝作品,电影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弗兰克是一个退伍的盲人军官(A君),他高傲自负脾气火爆,因为双目失明而对生活失去了最后的期望;而克里斯·奥唐纳饰演的查理则是一个朴实单纯老实得有点懦弱的学生(B君)。查理因为贫困而来到了弗兰克家做兼职,但弗兰克却悄悄的带着查理来到了纽约,打算享尽人生最后的奢华之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几天的相处之下,小毛孩查理竟然成功地开导了弗兰克放弃轻生的念头。

该片获得了第65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电影最大的看点在于失明的弗兰克如何找到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而查理给了他两个:开得一手最酷的法拉利和跳得了一曲最美的探戈。弗兰克与查理,一老一少完全不是同一个世界里的人,但在几天的相处之中却形成了深厚的友谊。弗兰克真正缺乏的其实并不是面对黑暗的勇气,而是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正是查理的陪伴,让他重新品尝到了生活的滋味,点燃了弗兰克新的生活希望,而弗兰克也扫除了查理在学校里的阴影。电影最后弗兰克的欢笑的身影那是对生活最好的祝福。

《绿皮书》:黑与白的碰撞,打破种族间的隔阂

黑与白的种族问题向来是好莱坞电影里比较沉重的一个话题,但《绿皮书》却用相对轻松和温暖的方式击打着人们的心灵。电影由维果·莫特森和马赫沙拉·阿里主演,其中维果·莫特森饰演的托尼是一个狂妄自大又贪图利益的种族歧视者(A君);而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黑人唐则是一个自律保守但软弱自卑的一流钢琴师(B君)。托尼因为钱而担任唐的保镖进行南方巡回演出。这本只是一桩简单的雇佣买卖,但在巡演路上的点点滴滴,却完全巅峰了托尼对黑人的认识,两个相互排斥的人,最后成为了一生的挚友。

《绿皮书》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电影的成功在于用最极端的方式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托尼是一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他是一个连黑人用过的杯子都要扔掉的白人;而唐则是黑人世界里最成功的黑人,超一流的钢琴家,两次进入白宫表演,尽管如此,在种族歧视主义面前,他仍然是一个连上厕所的资格都没有的黑人。这是白与黑两个极端的典型,竟然能在旅途的相处升华彼此的感情,电影要表达的不仅是去种族歧视的批判,更重要的是对人与人相处中,爱的包容与伟大的赞颂。

《雨人》《闻香识女人》和《绿皮书》,一个讲述的是正常人与自闭者的故事,一个是盲人老头与青年学生的故事,一个是白人流氓与黑人钢琴家的故事,三部电影八竿子都打不着,但却有一个相同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这三部电影都能给予我们一种莫大的治愈感,那是因为它们都触动了我们最敏感的神经: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人组成的世界里,每一天我们面对着无数的人群,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地走进我们的内心,我们习惯了用固有的眼光去评判别人,同时又把自己裹在了保护自己的套子里,从而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为了世间最遥远的距离。只能拿着电影里的感人结局,来慰藉一下自己空虚的心灵。

三部电影虽然故事结构相同,但真正的成功却与这个电影公式没有太多的关系。《雨人》让我们看到的是达斯汀·霍夫曼的专注,《闻香识女人》让我们看到了阿尔·帕西诺的癫狂,而《绿皮书》则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国文化的真实。成功岂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搞定的,那些真正伟大的电影永远都无法复制,哪怕他们只是用最简单的故事来给人最深刻的感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