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三百年——从安史之乱到澶渊之盟(71)

唐军顶风冒雪而来,贺鲁这会儿干嘛呢?

答:正在娱乐。

那会儿没有KTV啥的;贺鲁的娱乐,是跑到外面打猎去了(“沙钵罗与其徒将猎”)。

心可真大啊!

当然,贺鲁有他自己的想法儿,在他看来,这么大的雪,唐军大规模行动几乎不可能。因此他很放心的玩儿去了。

要说这就是大牛和凡人之间的差别;大牛之所以是大牛,就是擅长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唐军在双河停顿了一下,苏定方随即下达作战命令,全军将士按计划进击西突厥牙帐!

这可是西征的最后一战了;灭此朝食,在此一举;唐军上下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大军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西突厥牙帐。

大唐远征军突然出现,把负责守卫牙帐的西突厥军雷着了;这些全身是雪的人打哪儿冒出来的?

而就在西突厥军思考眼前这些雪人是谁堆的时候,雪人动了,抡着刀扑上来了;这一下儿可把西突厥军打的不轻,守军丢盔卸甲,尸横遍地。

当贺鲁在外收到唐军突袭牙帐的消息时,简直难以置信;赶紧带着部队回援。

但是已然迟了,牙帐已被唐军攻破,留守的部队已是分崩离析。

看着遍地尸体,贺鲁怒了;一咬牙,今天就是今天了;既然人都找上门来了,那咱就拼个鱼死网破。

这场大战的结果其实没悬念;一方得胜之师,另一方士气低落;因此两军一接触,西突厥军便被打的步步后退;战罢多时,贺鲁带回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与被俘人数有数万之多。

不得已,贺鲁再次当了逃兵;带着他的儿子、女婿等少数几个人,逃奔石国(“定方掩其不备,纵兵击之,斩获数万人,得其鼓纛,沙钵罗与其子咥运、婿阎啜等脱走,趣石国。”)。

石国,就是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贺鲁打算跟这儿先喘口气儿再做计较。

不过这会儿,苏定方倒也没急着亲率主力来追他;西突厥军已经被打残了,贺鲁一光杆儿司令,还能翻出多大的浪头来。因此,苏定方安排萧嗣业带偏师追击,而他本人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安抚西突厥各部上。

直接说萧嗣业吧,因为很快贺鲁的戏很快要结束了。

萧嗣业率军抵达石国,石国只是个小国,怎敢跟大唐叫板;因此,话里话外的就把贺鲁挤兑走了。想想贺鲁也是悲催,曾几何时啊,手下数十万大军,可现在却被人像狗一样赶来赶去。

从石国出来,贺鲁无处可去,暂时在石国西北苏咄城落脚。这会儿贺鲁手下仅有数百人,其中一大半儿还没马,只能腿儿着逃命。

可是,靠腿儿能跑多远;因此贺鲁命人把随身的珠宝划拉划拉,拢了一堆儿,打算进苏咄城买些马匹。

苏咄城的城主唤作伊沮;这货很鸡贼。听说贺鲁派人带着珠宝进城买马,这货动心了。

他让人带着美酒美食来到贺鲁的营地,把意思一说,我们城主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请大可汗进城下榻。

贺鲁这会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已然走投无路了;一看人这么客气,贺鲁感动的热泪盈眶;那还说啥,温暖的他乡也是故乡嘛;进城!

不料刚进城门,城门‘Duang’就关了;随后伏兵四起,将贺鲁一行全部拿下。

费尽心机从唐军的大坑中逃出生天,没想到跟这小阴沟里翻船了;贺鲁长叹一声,嗨,到了也没躲过被俘的命运,早知如此,跑这么远何必呢?!

而随着贺鲁被交到萧嗣业,曾经强横一时,威震西域的西突厥汗国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

不过,有组织的汗国消失了,并不意味着突厥人就彻底服软儿了;突厥人和大唐之间,还有好几十年的仗要打!

当然,这是后面的事儿,咱后面再说。

押着贺鲁回到长安,受命西征的苏定方使命宣告完成;接下来就简单了,听领导安排呗。

这个结果对于李治来说,也算是情理之中;因此该赏的赏,该罚的罚,不再赘述。而对于元凶首恶的阿史那贺鲁,李治秉承了大唐优待俘虏的传统,没深究,臭骂一顿之后赏了这孙砸一个官,命其随王伴驾。

朝中的事儿了解,对外,李治在西突厥曾经的土地上设置两个都护府:濛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阿史那弥射被任命为昆陵都护,封“兴昔亡可汗”,统领西突厥的左厢五部(五咄陆);而阿史那步真则为濛池都护,封“继往绝可汗”,统领西突厥右厢五部(五弩失毕)。二都督府隶属于大唐安西都护府管辖(“分西突厥地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押五咄陆部落;阿史那步真为右卫大将军、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押五弩失毕部落。”)。

多说一句,此时的安西都护府已经搬家了,新房子盖在了原先的龟兹国。

这事儿说来挺好玩儿,还记得前面咱们聊过,当年阿史那社尔击破龟兹之后,将国王布失毕跟宰相那利抓到长安。

再后来龟兹国内发生内乱,而布失毕跟那利在大唐表现不错,因此李治本着用生不如用熟的原则,便又把这二位打发回龟兹国担任国王跟宰相。

可是,这次,狗血的事儿来了;也不知怎么着,那利一回国就跟龟兹的王后,也就是布失毕的媳妇儿勾搭上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很快就让布失毕知道了;布失毕气的直挠墙,可是那利在龟兹权势很大,布失毕暂时又拿他没办法;想来想去,布失毕一状就告到李治那儿,那利不讲究,您管不管?!

万里之外,让李治咋管;这位爷边笑边又下旨把布失毕和那利两人召回长安,一番询问之下发现原来是这么档子事儿;那就好办了,那利勾引人妻,下狱;布失毕,你换个媳妇儿。得,家走吧。但是布失毕这会儿已经回不了家了;就在打完这场官司之后,有消息传来,龟兹国内发生了政变,大将羯猎颠控制了龟兹王城,并且向阿史那贺鲁投降,起兵与大唐对抗。

好在没过过久,贺鲁便被苏定方打的大败,最后被俘,羯猎颠就失去了靠山。公元658年,李治派遣左屯卫大将军杨胄率大军讨伐,阵斩妖孽羯猎颠。

此战之后,大唐在龟兹设立都督府,将其纳入大唐的管辖范围;后来,又把安西都护府迁到此处。

而在西突厥汗国被打灭火后,原本归附于西突厥的中亚各国,纷纷转向归附大唐。公元659年,李治下诏,在中亚的石国、米国、史国、大安国、小安国、曹国、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设置州、府、县等行政机构,彰显主权。两年后,也就是公元661年,中亚的吐火罗、嚈哒、罽宾、波斯等国也相继归附大唐;同样,李治在这些国家设立了都督府,统归安西都护府管辖(“以吐火罗、嚈哒、罽宾、波斯等十六国置都督府八,州七十六,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并隶安西都护府。”)。

表面上看,大唐的势力,跨过中亚,延伸向西亚;大唐的声威,如日中天!但是,不稳定的种子也悄然入土。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咱以前多次说过,凡事儿一旦到了顶峰,再往前走,不论往哪个方向,都是下坡路了——

公元659年,就在西突厥灭国后的第二年;原先一直臣服大唐的铁勒族思结部率先发动叛乱;该部首领都曼秘密联系了西域的疏勒、朱俱波、谒般陀等国,一同起兵。

从西突厥回来,老将军苏定方就被派往辽东去了;想想这事儿交给别人不老放心,李治就把苏定方又调回来了,给了个安抚大使的名头,全权负责平叛作战。

苏定方虎老雄心在,接任之初便统率大军出发了,一口气儿便走到了离思结部大本营马头川仅有300里的地方。

大军安营扎寨完毕,苏定方精选了3千铁骑和1万步兵;他本人亲率骑兵先行出发,1万步兵随后跟进。

一昼夜,唐军骑兵强行军3百里,于次日凌晨抵达了思结大军驻守的马头川。

唐军突然出现,让叛军首领都曼也是惊诧不已;这主要是这货对苏定方不了解。不过他很快便镇定下来,唐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怕个肾?!都曼指挥叛军拉开架势准备迎战。

两军大战一番,结果长途奔袭的唐军骑兵仍然击败了坐地户、都曼的骑兵。

都曼没辙了,赶紧退回大营,闭门死守。

唐军后援部队陆续赶到,将敌城团团围困,苏定方派人进城去与都曼谈判,表示只要都曼投降,可以确保其性命无虞。都曼考虑了半天,苏定方用兵如神,令他大开眼界,想要反败为胜也是不太可能,便同意向苏定方投降。

这场叛乱由于苏定方处理有方,很快便得以平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