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摇滚客!!!!!

这些天,自从百事可乐《这就是原创》播出后,小编整整跟了三期。

原因很简单,这档节目由《中国好歌曲》的原班人马打造作为大家曾经心中最优秀的一档音乐节目,消失近三年来,很多人都在怀念它的风采。

如今到也不负众望,不套路、不搞噱头、专注原创音乐,这档新节目每期都能看到意外。

图片来源微博@这就是原创

比如第二期的霓虹花园,从那首迷幻感觉的《但我爱你》中,滚君听到joy divsion的后朋克旋律、山羊皮Suede乐队主唱那要死要活的唱法,以及看到Blur乐队在舞台上洋溢着年轻、且不可一世的摇滚明星范儿。

但这档节目,依旧还有让滚君反感的点。曾经写出风靡网络的《学猫叫》原唱小峰峰也去了,还在网络投票环节拿下第三名……

记得在第一期的时候,霓虹花园就曾diss过这首歌:“可能我们是做摇滚乐的,觉得喵喵喵这个不是好的音乐。在我世界观里边,我觉得那种东西连歌曲都不算。”

这让滚君不得不期待一下,在一档原创节目里,能写出这种口水歌的人,到底能走多远?

看完第三期节目,滚君要强调一点,这个节目居然一点套路都没有。

假如,当round 2组合被质问的时候;在萧敬腾和王嘉尔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在《学猫叫》原唱小峰峰落选的时候。

其他节目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只会大力做噱头,吸引眼球。而并不是像这样,任由几个好的噱头从嘴边溜走。

真希望这个节目能够多点套路,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后期剪辑下。

这么脑回路清奇的做法,对收视率没有任何帮助。

从第一期开始,小编的注意力,就渐渐转移了一部分到字幕上。

别人家的字幕,平平无奇,一期节目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样的模板,字幕组同事工作轻松,兴许可以按时下班。

但反过来看,这档节目的字幕组煞费苦心,可用戏精来形容。

每个选手歌曲风格不一,他的字幕也五花八门,为歌词量身定做。

就像袁野夕空灵一点的《微光》,精致的配上羽毛。

卿卓茜唱跳的那首《不必》,配上一个能动的小人。

Winky诗一首古风的《声声醉花阴》,字体特效都诗意化。

就像网友说的,这档节目最大的原创就是的字幕,要不叫成“这就是字幕”吧。

而在特效上,导师、选手互动时,节目的后期剪辑真的皮。

萧敬腾在和王嘉尔对话时,两人之间的来电特效,堪比悬疑大战。

陈粒和玛斯卡互动的更是如此,爱心、害羞,又是一部偶像剧。

再到王嘉尔这边,后期剪辑在特效上更是钟情,更要剪辑师把他表演的翻跟头加上特效。

论歌曲和字幕,人物和动作的契合度,高达百分之百。

现在想想,之前有人吐槽节目组穷,原来钱都花在了戏精字幕

第三期节目播出,小编期待的基本都上了。

40位原创音乐人抽签依次演唱,拿到三票支持的,就有资格挑战前十名,赢的人可以直接换位,取代名次。

这些选手的原创歌曲五花八门,流行、古风、说唱、雷鬼等应有尽有。

但是选人难,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位导师各选各的,想拿到挑战资格,必定很难。

前两个出场的选手,因为紧张、爱好等瑕疵,都以一票之差与名额失之交臂,进入待定。

直到第三个出场的袁野夕,一首原创的《微光》,才打破僵局,为之后的选手埋下胜利伏笔。

只见节目中,她一身黑色礼服,幽暗神秘,前奏一起,开口便惊艳全场。

整首歌曲风空灵,颇有磅礴大气的之感。特别最后一段副歌,一种打破禁锢的气势从主歌开始凝聚,沿着节奏点一路高涨呐喊,用空灵嗓音把人层层包围,让你陷入希望之中。

仔细听,你会感觉到电影的画面感:

一个规矩陈旧的世界,有个热血战士正在打破枷锁,拯救那些挣扎不安的人。

这正好与上一期海选时,她没唱完的那首《星河》相映衬,处于梦想边缘,对生活无奈的呐喊。

而她挑战的左颜,歌曲《风》是另外一种风格,相对于前者的磅礴大气、迷幻呐喊,后者更像是置身都市情爱之中,爱与被爱。

虽然作品挑不出瑕疵,但作品格局上稍逊一筹,这也是落败待定的原因。

第二组PK的是玛斯卡和徐良,两人都是乐坛的资深前辈。

一个曾经凭借专辑《MATZKA》拿下过台湾金曲奖最佳乐团奖,是中国雷鬼第一人。

另一个曾经在网络歌曲时代截断80、90后的记忆,是网络歌曲三大代表人物之一。

两人站在一起,从外形到风格,反差很大:粗犷对文雅,雷鬼对古风。

单论舞台效果而言,这次对决玛斯卡是完胜无疑,他带来的《melevlev》,在整体气氛上活泼,再加上他独特的嗓子,只要听到这首歌的律动,就不由想跟着摇摆。

就凭这点,小编就深深感受到了大叔撩妹的刺激,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而徐良的作品《何慕卿》,则显得内敛,在旋律上更讲究情绪交融。

很明显的感觉到,徐良在歌词和旋律上采用了古风和流行结合的方法,在配上徐良的戏腔转换,让这首古风原创很有丝丝入耳的韵味。

但很可惜,即使这么多年过去,徐良还没从网络歌曲中走出来。好曲、好词,但情感上很难在一瞬间打动大家。

结果,这次玛斯卡挑战成功,徐良遗憾待定。

第三位PK的是小峰峰和卿卓茜,一个甜美女生对战萌男。

但这个舞台还是以原创作品为主,卿卓茜带来的《不必》,很有特点。

这首歌适合唱跳,是一首偏电音的编曲。可很显然,她在舞台上很放不开,跳舞别扭,造型怪异,唱歌的声音和平时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但好在,当一切不和谐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在卿卓茜独特的嗓音下,反而出现了化学反应。

一首动感的歌,在此时反而有了异样的感觉,让人有种迷幻的体验。

而她这次挑战的小峰峰,是滚君今晚最关注的人。

别的不说,先说音乐。

小峰峰带来的《土情话》,还是一如既往的洗脑旋律,除了节奏加快了,唱法加上了一些蹩脚的rap。

这首歌在旋律上,还是很商业化。再看歌词:情话、手背、baby……

很俗套的用法,大概这就是市场上的口水歌吧。

结果很显然,相比之前的两组,卿卓茜或许不是很出色的选手,依然取胜这场对决。

其实小峰峰很火,准确的说,他的歌《学猫叫》很火,一度火到大街小巷全是这首歌。

但这首歌的粗制滥造,我们必须承认。

在小编看来,这就是一首市场上很典型的“赚快钱”的歌曲。

如果市场上全是《学猫叫》这种口水歌会怎么样?

滚君无法想象,或许乐坛会向后倒退二十年吧。

年轻人都以这样的音乐为目标,或者下意识认为,这样的音乐才是主流。

就好比《学猫叫》,曾拿下过7亿的播放量,比节目前三期播放量总和还高。

昨晚在节目上,萧敬腾问他,想知道这首歌的故事。他说这写的是他家的猫。

之后不久,他又在一条长微博,絮絮叨叨讲了很多。

总结来看,写这样的歌,都是为了挣钱,为了孝顺父母。

小峰峰谈学猫叫,图片来源微博@小峰峰

换句话说,在他的认知里,难道只有口水歌才能挣钱?难道明知不高级,还要继续写?

对于这样的说法,小编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我们并不否认口水歌的存在,但千万不要觉得口水歌才能挣钱,这几乎否定了所有的音乐创作者,还有无数经典歌曲。

他们写的不是口水歌,却依然能够创下让人望尘莫及的销量纪录。

说白了,无非就是那句老话:“人一旦挣了快钱,就不太可能回头挣慢钱。”

迎合市场没错,但为了迎合市场而一步步降低自己的标准,也就失去了对音乐的敬畏之心。

一条挣钱的康庄大道就在眼前,你能指望一个对音乐毫无敬畏之心的人,回到原点再来一遍?

永远不可能。他们只会虚伪、自诩原创音乐人,打着“梦想”、“赚钱”的旗号,乐此不疲的向大众输送的市场口水歌。

艺术追求?音乐理想?挣不了钱的生意,全都免谈。

当别人几年写一首歌的时候,他们一年就能写好几首,每首都能赚个盆满钵盈。

20%的“伪装者”占据了高达80%的市场,而剩下的绝大多数、有态度有思想的歌手,却被挤压一丝皮毛也分不到。

更重要的是,当口水歌多了,偏偏有人觉得音乐就该是这样。

劣币驱逐良币,流量驱逐作品,好的歌曲被口水歌挤开市场,就像郑钧说的:“躺在屎堆里生活,人们以此为乐。”

如此这样,《学猫叫》还有必要存在?

这样粗制滥造的口水歌永远走不远,也许若干年后,时间就会做出筛选。

要知道,唯有让那些优秀且用心的作品大放光彩,才能让音乐圈迎来一丝曙光。

而不是让口水歌占据市场,强行灌入大家耳中。

最后,真希望这个节目可以多点套路,多火几首优秀的原创歌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