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王朝》中,主要展示了康熙雄才伟略的一生,但是康熙的成果却离不开一个女人的支持,这个女人就是他的皇祖母孝庄太后。孝庄太后的一生非常不平凡,他总共辅佐了两个娃娃皇帝,一个是顺治皇帝6岁登基,一个是康熙皇帝8岁登基。

康熙王朝:孝庄临死前赶走任何人,并脱掉朝服,这个细节表达什么

孝庄太后在临死的时候,赶走了任何人,包括苏麻喇姑。自己一个人呆在平时端坐的龙椅之上,她脱掉庄重的朝服,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地上,直到去世。

孝庄太后临死的这个细节,她想表达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

康熙王朝:孝庄临死前赶走任何人,并脱掉朝服,这个细节表达什么

孝庄太后辅佐顺治登基

孝庄太后原来是蒙古人,据说年轻的时候她非常漂亮,由于皮肤像美玉一样,孝庄太后年轻的时候又叫“大玉儿”。孝庄太后十几岁就嫁给了皇太极,皇太极建立了后金,奠定了清朝的基础。可是皇太极英年早逝,留下了孝庄和幼子福临。

康熙王朝:孝庄临死前赶走任何人,并脱掉朝服,这个细节表达什么

皇太极没有立下遗嘱,皇位之争就在多尔衮和豪格之间展开。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孝庄太后最后却取得了胜利,让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在这场斗争中,孝庄太后也牺牲了自己,他委曲求全于多尔衮,以求多尔衮支持顺治。

顺治要叫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可以说多尔衮生前只是一个没有加冕的皇帝。孝庄太后的忍辱负重,让顺治帝非常心疼。等到顺治继位以后,就下旨把多尔衮从坟墓中扒出来。

为了辅佐年幼的顺治,孝庄太后操碎了心。一方面要和多尔衮周旋,另一方面还要培养顺治的能力。可是等到顺治24岁的时候,又要出家为僧,大清的重担再一次落在了孝庄太后的肩上。

康熙王朝:孝庄临死前赶走任何人,并脱掉朝服,这个细节表达什么

孝庄太后辅佐康熙登基

顺治出家以后,年仅8岁的康熙登基,孝庄太后再一次扛起了重担。康熙年幼,朝政都由四位辅政大臣处理。其中收服索尼为人精明,以称病为由明哲保身,不问朝政。排名第三的辅佐大臣遏必隆投靠鳌拜。整个大清的权势集中在鳌拜和苏克萨哈手中。

孝庄太后巧妙的利用鳌拜除掉苏克萨哈,大权全部集中在鳌拜手中。孝庄太后再一次发挥了女人的隐忍能力,她同时也告诉年幼的康熙,要学会忍。终于等到康熙亲政的那一天,孝庄太后和康熙联手除掉了鳌拜,夺回了皇权。

康熙王朝:孝庄临死前赶走任何人,并脱掉朝服,这个细节表达什么

康熙裁撤三藩,打败吴三桂,御驾亲征打败葛尔丹。每一次成功的背后,其实都是孝庄太后的支持。没有孝庄太后的三千家奴,周培公怎么能训练出来一支虎狼之师,就不能打败察哈尔王的侵犯。

在每一次巨大的困难面前,都是孝庄太后给了孙子康熙力量,让他重新振作,直到胜利。

康熙王朝:孝庄临死前赶走任何人,并脱掉朝服,这个细节表达什么

孝庄临死的时候那么做,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孝庄太后要赶走任何人,想要自己独处。是因为她从来都没有一个人独处过,正所谓“天子无私事”,孝庄太后从来都没有自己的私事。她作为一个人,就想在临死之前,得到一点点自己的空间。

康熙王朝:孝庄临死前赶走任何人,并脱掉朝服,这个细节表达什么

第二个原因,孝庄太后脱掉庄重的朝服,其实是想做回自己。孝庄太后的一生都是在奉献,而且她作为一个女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她之所以脱掉朝服,是因为她一生都要假装坚强,她也是一个女人,也有脆弱的一面。她想在临死的时候,脱掉朝服,展现自己作为女人柔弱的一面。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您认为如何呢,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