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的王奶奶从抗张初期就生活在四川,

至今已有64个年头,如今家里开枝散叶,

已经孕育了14个人四代同堂。

而让人羡慕的儿孙满堂,正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消失殆尽

老旧大宅的传统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生活需求

生活品质问题正严重干扰着,四世同堂的温馨气息。改造前

王奶奶家最初修建于清末民初,

以庭院式为主要形式,

是典型的川西穿斗式居民。

老宅的基本组合单位是“院”,

由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的“四合头”房,

院内有通风天井,并用柱廊来联系各个房间。

厨房没有供水和排水系统,

靠手动运水,地面非常潮湿。

储物空间严重缺乏,到处堆满了杂物。

卫生间内缺少排污系统,生活非常不便。

百年老宅,早难以满足现代生活。

为了庆祝王奶奶89岁大寿,王家决定爆改老房,提升14人口的生活品质。在与设计师的最终商议后,最终决定让老房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些许现代元素在里面。

房子装好了,一起去看看改造后的样子吧~改造后

①:一层空间划分为奶奶房、女儿房、厨房、客厅和休闲室。

房子正中央的空间被预留出来,

使得整个房子有了一个中心点,

这一个中心点也将是这个大家庭未来团聚的空间。

入口西侧的空间被改为麻将室(休闲室),

摆放了修复的老家具,

挂上了一家人不同时期的合影,

预留的储物空间也可以让一家人方便储存。

屋顶采用纯木头结构尽量,

以中华最传统的榫卯结构进行木屋顶的搭建工作,

还原川西民居的结构特点,

同时又巧妙地将现代居住模式引入整体空间。

房子正中央空间被预留出来,成为大家庭未来团聚的空间。

餐厅白色的墙面让整个空间显得简洁干净,

纯手工的墙绘寓意开枝散叶,为整个空间带入了生动的活力。

客厅镶嵌式壁柜和电视,节省空间,

分散的射灯代替了聚焦的大灯,

再加上原木色地板的映射,让整个空间温柔缓和。

沙发和茶几柜子是老旧物件,

保留了原始的特色,

有一种复古的味道在里面。

王奶奶的卧室被保留在原来的位置,

预留独用卫生间,方便老人起夜使用。

老人喜欢安静,所以整体颜色以原木色为主,营造柔和气氛。

床下人性化的设计—夜灯,

老奶奶从床上下来一迈腿的时候,

灯就自动亮了。

女儿房也被保留在原来的地方,

并且预留了大量的衣柜,

满足她要有大柜子的梦想。

床头放一个小小的梳妆台,

简约方便不占地方,

满足日常照镜子等的小需求。

厨房也被保留在原来的位置,

天然气、自来水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

方便王家人以后烧饭做菜。

入口西侧的空间被改为麻将室(休闲室),

摆放了修复的老家具,

也挂上了一家人不同时期的合影。

②:二楼的隔层空间

为了方便第二代回来看望奶奶,设计师在二层空间也设立了四个房间,分别给孙子一家、孙女一家、大儿子以及二儿子。

二层新增的回廊空间被改造成公共书房,

南北两侧的柜体均可作为书桌使用。

二层回廊设计大量柜子,可作多种收纳使用。

大儿子房,整体设计比较简单,

床腿和床一侧分别都有柜子,

满足了不同受案的需求。

地板和窗帘都是偏棕色系,适合睡眠。

二儿子房,相比大儿子房少了些柜子,

用百叶窗代替了窗帘,光线比较通透。

棉麻的床品简单舒服,无形中提升了品质感。

孙子房间被预留在二楼西侧相对较矮的空间,

榻榻米的设计迎合了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同时也在下方预留了大量的储物空间。

孙女房也被预留在二楼西侧相对较矮的空间,

儿童木马充满童趣,粉色床品尽显公主少女心。

③:三层的阁楼空间

三楼阁楼的空间比较简单,被用作外孙房和阳台。

外孙卧室,独立厕所、榻榻米床垫、

大衣柜的设计让整个空间非常舒适。

露台,设计师在铺设三楼屋顶时,

特意缩小了一段空间,

预留了一个小阳台给全家人。

放一张椅子,几把凳子,

再放一把大伞,就是一个美美哒露台。

楼梯的位置被改到北面,

原本一段式的直跑楼梯改成了两段式楼梯,

让楼梯没有那么垂直陡峭,

让老人也能经常上到二层空间。

楼梯旁边的柜子,

是用特殊的五金做的,

既可以作为鞋柜,

也是楼梯下方空间的遮挡。

成都冬天天气阴冷、湿度大,

考虑到王奶奶平常的起居活动,

儿女们让工人在一楼铺了全屋地暖。

王奶奶有在院子里乘凉的习惯,

全院的地坪也特意嘱咐重新做了修整。

工作不忙的时候,儿女们私下相约,

一起来奶奶家吃个晚饭,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最好的天伦之乐也不过这样,儿孙绕膝、四世同堂。

设计改变生活 ↓↓↓ 点下方“了解更多”,测测你家装修花多少?还有“免费全屋设计”惊喜等着你哟~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