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会盟了楚、陈、蔡、许、曹、郑六国,准备于宋国订立扶助周王室的盟约。宋襄公想凭功绩,楚成王想凭实力,谁都想在这次会盟中当个老大。于是,一场矛盾不可避免,而这场矛盾又将不可避免地上升为战争。

在这次会盟中,因为是宋襄公号召的,因此他已经完全融入了盟主的身份,走起路两袖摇摆,活像一个首长在巡视着下属。看到这一幕,坐在一旁的楚成王偷偷一笑。他心想这个宋襄公真是痴呆,难道还不明白自己的分量吗?早在赴约之前,楚成王就和他的臣子进行了一场议论。议论的结果是楚成王必须趁这次会盟将盟主这个身份给抢过来。看来,这场会盟注定有趣。

春秋战国时期令人笑掉大牙的仁义君主宋襄公

会盟的开端由宋襄公讲话。宋襄公像一个主持人一样将这次会盟的内容、目标等一一介绍,这都是会议的场面话,冗长而无趣。等到这些介绍结束之后,真正的重点才从宋襄公的嘴里迸了出来。只听宋襄公问道:“有功论功,无功论爵,我们该挑谁做盟主呢?”

宋襄公自帮助齐孝公登位以来便自认功绩之大无人可比,而楚国不过南方的一个野蛮邦国,对中原的发展并无任何功绩,因此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楚国也明白以威望来论地位,对于自己无疑是无益的,毕竟宋襄公跟了霸主齐桓公多年,而自己又和齐桓公争了多年,因此楚国并不愿意和宋国来以功论赏。但是,功不行,要论爵也不是很好。因为就爵位而言,楚国的子爵地位比起宋国的公爵地位,那也是输了一等。

春秋战国时期令人笑掉大牙的仁义君主宋襄公

这样分析来下,似乎对楚国都没有什么益处,但是,楚成王既然来到这个地方,他就做好了耍赖的准备。毕竟,在乱世中还讲礼的只能是宋襄公这类迂腐之人,对于楚人,他们不屑这一套。再者,就国力而言,在这里楚国还是可以排第一的,因此软的不行,不妨就来硬的。于是楚成王说:“我是王,你只是公,当然我来做。”

楚成王拿出自己的名号来吓吓各位诸侯,但是这个王的名号毕竟不是周天子承认的,宋襄公也不是笨蛋,自然不会被这个假号给骗到。但是宋襄公见楚成王的态度与春天那次会面大有出入,顿时恼怒不已,斥责楚成王不过一个充假王的子爵而已,竟然如此蛮横。

春秋战国时期令人笑掉大牙的仁义君主宋襄公

楚成王也不想再和宋襄公多说什么了,只见其撑起手中的旗子一挥,当时随着楚成王前来开会的那些家仆、侍者无不脱掉外衣,纷纷现出了里面的兵器。宋襄公一惊,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宋襄公向来以仁义自居,仁义之人岂能在盟会上偷偷藏着兵器?因此宋襄公此次赴会完全是不带一兵一卒。

就这样,宋襄公轻而易举地就被楚成王绑了起来。而那些参会的诸侯们,不说基本都是楚国一方的人,便是顺从宋国的,也碍于楚国的强大而不敢出头。所以,宋襄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盟主之位离自己渐行渐远,而自己正在被绑往楚国国都的路上。

春秋战国时期令人笑掉大牙的仁义君主宋襄公

宋襄公成了楚国的阶下囚,不久后,在宋国大臣的公关外交下,齐、鲁两国出面为宋襄公求情调解。楚成王对宋襄公也没多少兴趣,自己在中原盟会上大显身手的欲望已经实现了,这个宋襄公留在楚国也是个累赘。因此,算是给了齐、鲁两国的面子,楚成王放回了宋襄公。

宋襄公受此大辱,愤怒的心情已经无法平复。楚成王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他对此极其鄙夷,发誓一定要报这个仇!但是,宋襄公虽然一股气挤在心头,却难以发泄。为什么?因为楚国国力那么强大,并不是宋襄公想打就打的。想到这里,宋襄公委屈至极,看来仁义也有没用的时候。

春秋战国时期令人笑掉大牙的仁义君主宋襄公

但是,不久后宋襄公就想到了一个发泄怒气的办法。既然打楚国不行,那么就打亲楚的郑国。此时的郑国早已不复郑庄公时候的霸气,在郑文公时,为求生存,不得不在各大国之间来回往复。齐桓公死后,晋国又值多事之秋,郑国便毅然决然地倚向了楚国,打出了支持楚国称霸的口号。

宋襄公因为看楚国不爽,自然也就看支持楚国的郑国不爽。因此,宋襄公不顾臣子们的反对,派出大军讨伐郑国。郑文公见宋军大兵压境,自已难以抵挡,于是派出使者前往楚国求救。楚成王怎么会放弃这个管理中原事务的机会?一接到郑国的求救信后,楚成王立即派出了军队前往救援。

春秋战国时期令人笑掉大牙的仁义君主宋襄公

可是这支楚军却不是前往战事发生的郑国,而是直逼宋国,这使得宋襄公吓出了一身汗来。自己国家本就没多少兵力,此时又派出了一部分来攻郑国,实力空虚的国土怎么可能抵挡得了楚国的进攻。想到这里,宋襄公立即放弃了攻伐郑国的计划,鸣金收兵,赶回宋国。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十一月初一,当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经在对面等候着他们的来临。这时候,宋、楚之间一场决定性的争霸战争已经要打响了。

这是楚国主动挑起的战争,因此,楚军想要碰到宋军,必然要渡过泓水。可是宋军已经在对岸严阵以待,自己在渡水的过程中必然会失去战斗力,从而为宋襄公偷袭自己提供了便利。虽然考虑到这一点,但是楚成王也不愿意因为顾忌太多而失去这个机会。因此,他毅然下令楚军渡过泓水,和宋军决一死战。

春秋战国时期令人笑掉大牙的仁义君主宋襄公

这时候,宋襄公的右司马公孙固见状便对宋襄公说道:“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相信换成任何一个人处在宋襄公位子上的人,都会采取这个计策。渡水的楚军几乎毫无反击之力,此时,位于岸边的宋军只要几堆弓箭,便足以令楚军溃败。

但是,这个人毕竟是宋襄公,迂腐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宋襄公。面对这个大好时机,宋襄公竟然以“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呃”的仁义精神拒绝了公孙固的提议。听了宋襄公的话,公孙固两颗眼睛都快蹦得掉了出来,这到底算哪门子的道理。

既然渡水时不打,那么这下楚军已经渡过了泓水,在岸边开始列阵了,这个时候出手总不算不仁义吧。于是公孙固再次提议宋襄公,趁着楚军队伍混乱之时,杀它个措手不及。

春秋战国时期令人笑掉大牙的仁义君主宋襄公

但是,宋襄公还是一副淡定的仁者风范,他以仁义之师不打没准备好的军队为理由,再次拒绝了公孙固的提议。公孙固此时已经毫无办法,面对这么愚蠢的主公,他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可是,上天并没有赐给宋国太多的福气。待到楚军整理好队形时,宋军已经难以和这支军纪严明的大军相抗衡。很快,泓水之战彻底浇灭了宋襄公的理想国。

春秋战国时期令人笑掉大牙的仁义君主宋襄公

宋军大败,宋襄公的大腿也因此受了重伤。重伤在床的宋襄公还异常顽固,当国人皆认为泓水之战的失败是因为宋襄公不懂军事的时候,他像一个倔强的孩子,撅着他的嘴,硬生生地说出了这样的话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左传》)这些话的意思归结于一点,便是:君子不乘人之危。

说完这句话不久,宋襄公便带着他的仁义理想而逝了。可怜的宋襄公,既认不清自己,也认不清局势,一味拿仁义说事,到最后落了个这样的下场。无怪乎春秋时人会说“郑昭宋聋”,意思便是郑国懂得见风使舵,而宋国却只会死死地盯着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