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界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争,都避不开英国打败无敌舰队的战争。1588年,西班牙派出一支130艘船只组成的无敌舰队向英国海岸进发,在激烈的海战中却被英军击败。铩羽而归的舰队仅剩下去时的一半,两万多水手和士兵葬身大海,再也没有回到他们的故乡。

英国为何能打败无敌舰队

英国海军胜利的因素很多,包括宗教、军事、经济等等,并不是我们历史教科书中寥寥数语。英国海军的胜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辉煌,因为当时西班牙的海军虽然庞大,但它的战术是非常原始的,就是靠上敌舰,然后再让步兵往上冲,实际上就是把陆战那一套搬到海上。

英国海军虽然规模小,不过它的战术真是海军战术,靠灵活性和火炮来打击对手。但是尽管如此,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并不是因为被英国海军硬碰硬地打沉了多少船,而是它自己指挥混乱,被英国海军打退以后天气不帮忙,绝大多数军舰最后是被风暴刮沉的。

英国为何能打败无敌舰队


英国海军战术

英国海军是真正的海上作战,是靠机动性和火炮。这就是英国努力改进造舰技术的结果,1580年英国造出一种新式大帆船,吨位不大,但速度快,装炮多,更重要的是火炮射程有了很大提高。这就使英国海军可以用一种真正的海战方式来打无敌舰队。

但和这些相比,更重要的是数量和规模。因为在初创阶段,英国海军真的没有多少家底,所以这个时候量的快速增加可能比质的提高更重要。但是英国政府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扩建海军,怎么办?在制度上发掘。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私掠船制度。说白了就是海盗合法化,并且有女王颁发营运许可证,可以抢外国的,不能抢自己人。

英国为何能打败无敌舰队


这样一来,政府没有花一分钱,英国海军规模一下子大大增加了。迎战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时候,英国方面主要就是私掠船,正规海军只占一小部分。

英格兰一直是英吉利海峡的主人,他们拥有更好的船只,并且始终让主战舰队保持动员状态。精明的海军将领约翰·霍金斯执掌着这支舰队的建造和修缮工作,他的海战理念更是领先于那个时代,同时期的战船一般都比传统船只宽大,航行起来阻力也大,而霍金斯将英格兰的盖伦帆船建造得更狭长,打造了一支航速更快、更适宜抢风航行的全新战斗舰队。

英国为何能打败无敌舰队


同时战船搭载的炮弹更多、射程更远、打击精度更高,主战部队有25艘火力凶猛的盖伦帆船,全都采用新式工艺建造和武装,战斗力比大洋上的任何一支舰队都要强。这支舰队由出身海军世家的霍华德勋爵担任总指挥,而我们之前提到的德雷克爵士则担任副总指挥。这么看来,无论是军舰、武器还是指挥,英国人已经全面领先。

名不副实的无敌舰队

在西班牙的官方记载中,舰队的名字其实叫“最幸运的舰队”,“无敌”是街谈巷议中人们冠以的称号,被击败后这个诨号仍被嗜好反讽的西班牙人保留至今。

英国为何能打败无敌舰队


为了打造这支对抗英国海军的无敌舰队,腓力找到了西班牙海洋舰队总司令圣克鲁兹侯爵,一位屡立战功的海军老将。不过遗憾的是,这位侯爵在筹备阶段就因为过度劳累而撒手人寰,无敌舰队的筹备因此陷入了混乱。

急于出击的腓力立即委派了一位新的总司令,他就是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他为人谦恭温和,工作尽职尽责,而且是天主教之子,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短板,就是毫无海上作战的经验,还会晕船。在腓力的坚持下,公爵不得不挑起重担,开始筹备无敌舰队。

英国为何能打败无敌舰队


糟糕的运气

无敌舰队刚一出发就遇到了一次大海难,2.2万名士兵中减员了6000名有效战力,而剩下的船员中又产生了很多病号,多半是因为吃了腐坏的食物染上坏血病和痢疾。这次海难后,船只也受损严重,或被吹散下落不明,或出现漏水和部件丢失的情况。

西多尼亚公爵向腓力及时汇报了损失,并且建议撤销战争行动。但腓力坚决地否定了公爵的请求,他盲目而自信,执拗地发出命令:“前进,以上帝的名义!”

英国为何能打败无敌舰队


西班牙衰落的真实原因

很多历史书中会说,经此一役英国超越西班牙,成为海洋上的霸主。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经过这次战争,反倒是英国舰队有所削弱,而西班牙舰队仿佛在灰烬中重生,腓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直面问题,弥补疏漏,他立即开始忙于征兵、制炮、造船、筹资,扩大西班牙的火炮制造业,打造出了一支更加强大的舰队。

英国为何能打败无敌舰队


最主要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西班牙衰落呢?宗教。此次的战役导火索也是宗教,都铎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在位时推行了宗教改革,他尝试打破天主教教皇凌驾于国家政权之上的局面,在英格兰推行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的新教主张,创立英国自己的教会,并逐步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世俗君主的权威。因此引发了苏格兰、法国以及天主教势力代表西班牙的外交难题。

英格兰人用勇气和实力不仅捍卫了自身新教信仰的自由,更使得天主教对其他西欧国家的控制力也开始松动。西班牙这个天主教帝国已经从威望的顶峰滑落,不能再充当罗马天主教会的无敌打手,人们都彻底意识到通过武力实现欧洲的宗教统一已经不可能,也不会倒退至中世纪天主教会凌驾于各国政权之上的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