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说到电动车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反正作为一个日常工作就是接触汽车的媒体编辑,见过太多造车新势力各种跳票、浮夸宣传、甚至欺诈行为,也接触过各种只有追求速度没有操控、虚标续航里程的电动车,让我对新时代下的电动车并没有太多好感。

所以一开始让我体验轩逸•纯电我内心是拒绝的,但想到可以节省一周的油费,还是笑嘻嘻的接下了这个任务(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先简单给大家抛个结论:轩逸·纯电确实给了我一个很大惊喜,一周下来花费比燃油车实惠是必须的,而且这辆车在驾控方面完全可以媲美燃油车,熟悉了它的续航能力之后也逐渐打消了我的里程焦虑。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一周用车体验

为了尽可能的模拟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用车,也为了更好的体现现在纯电动车的经济性,当然要多安排各种活动:除了日常上下班,带女友出去兜兜风是必须的;作为一个漂流在广州的青年,刚好一周跨城回佛山一次,和家里人聚一下;还有周末到处溜达溜达(就大学城吧,车少路宽,广州车媒试车圣地)。

▶先来聊聊日常通勤

小编家离公司10公里,距离不算远,跟大多数上班族一样选了离公司不远的“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中村;但跟大多数上班族不一样是的,公司位于天河区的边缘,环境优美,绿化丰富,基础设施完善,高新企业林立的广州天河软件园,所以就算是早晚高峰也一路畅通。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最为一辆通勤的车,最重要的当然是舒适感。这一点轩逸·纯电还是没得说的,毕竟有日产大沙发的加持,坐上去软硬程度适中,包围感很好。就是座椅有点高,可能是电池的原因,这辆轿车的座椅即使是调到最低,还是给人一种开SUV的感觉。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如果遇上堵车,频繁的刹车和起步让工作了一天的身体更加疲惫,如果动能回收还让你的车像船一样前仰后合,这大概就是路怒症的“病因”之一吧。而且目前市面上的纯电动车为了续航里程,大多采用这种调校,一松油门动能回收马上介入,而且是生硬的介入,让你有种突然来了一脚急刹的感觉。但是轩逸·纯电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在D挡下,轩逸的动能回收调校的很线性,完全没有拖拽感,已经非常接近燃油车的驾驶质感。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带女朋友兜风

正当我准备约个小师妹出来逛逛街看看电影的时候,同组的编辑熊老板抢过钥匙:今晚这辆车归我了,我带我女朋友出去兜兜风。于是我心生一计,这车拿来约师妹还是不够拉风,就让给熊老板吧,随便让嫂子出出镜。并且还交给他一个任务:明早上班前把电充满。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于是熊老板带着嫂子去了公司附近的万达广场,逛了一圈地下停车场后发现找不到充电桩,然后就带着嫂子逛超市去了。还好路程不远,来回也在10公里以内,不然把一辆没什么电的车扔给他,还真担心他回不来。所以即使是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还没有实现可以随心所欲的开纯电动车出去。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跨城体验

虽说在广州已经漂流了四、五年了,但还好我家就在隔壁城市佛山,开车来回也就100公里左右。但对于一辆官方续航300多公里电动车,而且还是要跑高速,对电动车续航没什么信心的我还是先把它喂饱才敢开回家。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小编也有幸开过国内造车新势力为数不多量产车型——蔚来ES8,并且正好是高速之旅:满点状态下续航里程显示为335公里,跑了150公里后剩70公里左右的续航能力,并且后半段续航里程掉的越来越快。所以,里程焦虑对于跨城用车来说真的不仅仅是过分的顾虑。没有变速箱的电动车,有电动机直接把功率输送到轮胎上,跑高速天然上就没有优势,高速续航能力要打一个很大折扣也不足为奇。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作为一个专业车媒小编,当然不能错过这次回家的机会记录一下轩逸·纯电的高速续航能力。充满电后,回家50公里;顺便还在附近找了一下充电桩,走了20公里;第二天上班又是50公里,总共用去了46%的电量。由此可得轩逸·纯电在跑高速的情况下续航能力大概为260公里左右,跟标显数据并无太大差异。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本来想在佛山里附近体验一下充电服务,但是很无奈,转了附近的几个商场,要么就是没有停车位,要么就是充电车位被占用。打开APP,附近的充电桩要么要别人公司里面,要么就在政府单位。夜越来越深了,佛山充电体验也只能就此作罢。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但是回到家里的车库,意外的发现我们这个超过15年的小区地下停车场已经有人装上了私人充电桩。这也说明了老旧的小区停车场安装充电桩还是可行的。至于要怎么安装,日产无忧出行服务体系包括了免费的家庭充电桩,相信只要物业点头,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日产推出纯电动车也搭配相关的用车服务,以弥补不成熟的城市配套设施。

▶广州大学城试车

虽然前面已经有同事试驾过这辆车,也测试过各方面性能,但为了更好的表达小编的用车体验,小编还是邀请了几个同事一起去广州大学城试车,结合大家的意见更好的表达驾乘体验。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驾驶体验方面,轩逸·纯电确实给了我很大惊喜,日产在调校这台车时基本保留了燃油车的驾驶质感,油门的响应、操控、加速等等依然保持着燃油车的质感。唯一不一样的是刹车的给驾驶者的反馈感:轩逸·纯电刹车前半段基本上是依靠动能回收来降低车速,所以没有了踩下刹车后刹车片阻止车辆前行的拖拽感,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平顺的减速。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轩逸·纯电在空间方面的表现在同级电动车中也还算得上优秀,但因为电池布局原因,后排乘坐舒适度确实有所牺牲。值得一提的是,尾箱的尺寸与燃油版相差无几,塞下两个人不是问题。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用车报告

所以一周下来,尽情的体验了这辆轩逸•纯电,该回到整体聊聊成本这件事了。也先抛个结论:电动车的最大限制不是电池,而是充电设施。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用电成本

轩逸•纯电在这一周中共跑了222公里,所以说充满电跑一周完全没有问题,但小编在这一周里,充了四次电。并不是电池的的续航问题,而是看到续航里程表低于150公里的时候,虽然电量还有60%,还是不放心的插上充电线。四次充电电费按平均1.5元/kW·h,用了大约35kW·h,电费成本也就50元左右,平均每公里电费为0.22元。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采用快充可以在1.5小时内充满,普通的充电桩也可以在3-4小时内充满,所以充电时间成本也并不高,看个电影逛个超市出来就满点了。但因为没办法一充完电就去提车,所以将车继续停在停车场,等下班后再拿。而这四次充电,用去了差不多60元的停车费。当然,如果你装了家用充电桩,或者公司提供充电桩,这笔费用可以省去,而且燃油车的停车费也同意不可避免。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充电的时间成本并不算高,看个电影、逛个商场的时候,就可以增加100多公里的续航。

▶看不见的成本

用车习惯的改变可以说是最大的成本之一:燃油车可以给你提供任意的点到点的服务,到了就把车停下;而电动车则只能提供固定的点到点,要先规划好行程,要考虑电量够不够用,到了能不能充电。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圈、生活习惯都将受到影响。当然,只是作为上下班通勤使用,轩逸·纯电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里程焦虑:不得不说轩逸•纯电的“用电经济性”做的还是挺好的,一周使用下来,百公里耗电16度左右。况且这一周的使用跑了不小高速,只是日常通勤的情况下,续航能力会更高。或许是燃油车留下的习惯,还有就是对电动车的信心不足,看到续航里程只剩150公里左右就会很不安,即使实际电量只用了40%左右,必须找个地方充电。但到了后面几天,对这辆车的续航能力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焦虑的程度并没有刚开始那么严重。相信如果你长期使用这辆电动车,你的里程焦虑也会慢慢缓解。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充电焦虑: 如果家里没有安装充电桩的调整,公司停车场也不提供充电服务,找充电站将成为最大的用车焦虑。因为你在APP上看到空闲充电桩可能正好停了一辆燃油车,亦或是你面前的3的充电桩没一个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没错,这一周的用车体验中小编就遇到了这些情况。当然,如果你是真正的车主,相信这种焦虑发生的情况应该很少。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轩逸·纯电试驾一周体验,结果令我焦虑的不是它的续航……

充电桩故障率高的惊人,基本上每3个充电桩就能遇到1个故障的。

用车感悟

1.有路痴症、健忘症等等影响续航里程的症状的司机,使用纯电车时一定要慎重。并不是车的问题,而且很多地方的配套设施确实不够完善。使用燃油车时,油表亮了再找加油站也不迟;但如果是纯电动车,提示续航里程不足时,快速的在附近找到充电桩并不那么容易。

2.特斯拉的带动下,纯电动车朝着电子产品的方法发展,大谈智能化设备、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等等,以至于很多厂家忘了它首先应该是一辆车,所以消费者也像对待电子产品一样对待纯电动车:即使购买了纯电动车,家里还是有一辆燃油车作为常用的出行工具。这完全违背了纯电动车经济性、环保的初衷。

日产是最早推出纯电动车型的车企之一,旗下的聆风在海外早已成为最畅销的纯电动车型。轩逸•纯电也是这样一辆车,并没有过多的花俏的智能设备,无论是从驾驶质感、还是内饰外观,都像一台实用的家用燃油车。在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我国,也应该有一辆更加贴近生活的电动车出现了。

3.新能源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一点是无可反驳。但现在购买一辆电动车,在法律法规、配套服务、购车成本都没有优势的现状下,真的值得吗?

小编并不是不支持环保,也期待着更美的环境更蓝的天空。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生活的成本让我更倾向于从一个小市民心态出发,在上面那些成本的影响下,有什么能让我选择轩逸•纯电呢?

答案是有的:固定的点到点的生活、相对较小的生活圈、城市中心完善的充电服务、第二辆经济性用车……如果你是符合其中一项,并且能够很快的接受新鲜事物,调整自己的用车习惯,轩逸·纯电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