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頭二十年馬上就要過去,我們發現逗笑一個人成爲了當下最難的事情,而當新的一羣喜劇人懷揣的夢想被“麪包”一次次擊碎後,僅存的這波人咬着牙將自己的段子擠出來供人享樂。《脫口秀大會》作爲一個現象級的綜藝,依託網絡時代創造了曾經《今晚80後脫口秀》無法達到的高峯,迎來第二季後的他們開始探索如何挖掘新人,如何讓這羣熱愛脫口秀的年輕人找到活路······

1.新人當自嘲,生活即素材

很難得這一季的《脫口秀大會》讓人有些耳目一新,無論從段子內容還是嘉賓效果都要好於過去的《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1》。最重要的是在老的一波脫口秀演員依然強勢的情況下,力推幾個嶄新的面孔試圖給節目帶來話題和活力。

而事實證明這一次的做法效果還是不錯的,五期節目裏有兩期的爆梗王都被新人帶走。細數幾個新人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出生農村且段子極接地氣的楊笠,依靠重口味,“大尺度”的另類女風讓衆人看到除了思文,普通女子依然可以說段子,講爆梗;來自於大型製造行業的女藍領趙曉卉,所有段子出土於她看似枯燥的車間生活,但每次依靠她平鋪直敘又帶有濃濃山西口音的普通話會給人一種欲罷不能的既視感;開場燃爆,大放異彩的豆豆讓人看到專業播音高材生的無限潛能;雙胞胎姐妹花的另類表演風格也是讓人眼前一亮。

這些新人依靠紮實的段子,接地氣的風格迅速獲得關注,讓人看到了這個行業的迷茫也讓人看到了這個行業與生活不可分割的關係。他們無疑不是在用自黑化解心中的疑問,在用段子詮釋生活的無限可能。

和我朋友長得極像的姑娘

2.老人當自強,瓶頸即段子

新人的橫空出世也給了脫口秀老兵不小的壓力,王建國、王思文、龐博、張博洋和呼蘭等這些經歷過無數比賽的職業脫口秀人在這一次無疑都遭遇了不同的瓶頸。

而他們也用自己的方式化解模式化帶來的苦惱:建國大有放飛自我,諧音梗滿天飛的趨勢,但是他還是在保留自己“秋褲男神經“的同時尋找突破瓶頸的方法,就是不停創作;思文陷入了婆媳、爹媽和老公的圈子不能自拔,似乎”睡在她上鋪的兄弟“還是其久久不能忘懷的心魔,但是她似乎沒有選擇逃避,或者可以改變,純女性視角依然是她創作的動力與源泉;龐博上一場令人刮目相看的一搏大有破釜沉舟之勢,可以看出他成名後的迷茫與缺乏動力,但是他需要的正是重新找到追逐段子的慾望;張博洋和呼蘭則一直在保持自己原有風格的基礎上試圖改變自己的語言狀態和段子內核。

這羣已經成名的脫口秀演員並沒有辦法完全安於現狀,以爲內這個行業極不成熟,也很不穩定,所以,這反倒讓他們時刻都伴有危機感,並通過這個平臺在不斷精進與蛻變。

就像段子裏說的那樣:這樣一個沒編制的工作是配不上我們的車間一枝花的。《脫口秀大會2》在反應每個人的焦慮的同時,也在尋找一個輕鬆的出口。生活本不易,可是又要解構自己的生活寫出讓人一聽就懂的輕鬆段子,這同樣是中國脫口秀需要面臨的“婚姻大事”呀。

五險一金,有房有車,父母健康就是我們嚮往的生活,可是我們還要通過嘲笑這種傳統來獲取片刻歡樂,因爲和抨擊娛樂圈是一樣的,嘲笑生活是最安全的方式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