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欧亚地区,由于行为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该地区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秩序模式。同样属于欧亚地区,之所以高加索和东欧次区域的套娃秩序远没有中亚次区域稳定,主要原因在于,高加索和东欧次区域的国家往往会借助西方国家的力量制衡俄罗斯,而中亚次区域的国家则倾向于对俄罗斯采取对冲或追随战略。

原标题:【欧洲研究】曾向红:欧亚秩序的套娃模式:地区分化及其影响

摘要

在欧亚地区,由于行为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该地区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秩序模式。最外层的“套娃”是俄美在全球层面进行的竞争和合作,第二层“套娃”是俄美在欧亚地区的互动以及该地区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分别与俄美两国所形成的互动关系,第三层“套娃”则是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在国家层面形成的关系模式。欧亚地区三个层次的“套娃”是相互影响的,俄美在第一层次的互动会传导和影响第二、第三个层次,反之亦然。同样属于欧亚地区,之所以高加索和东欧次区域的套娃秩序远没有中亚次区域稳定,主要原因在于,高加索和东欧次区域的国家往往会借助西方国家的力量制衡俄罗斯,而中亚次区域的国家则倾向于对俄罗斯采取对冲或追随战略。前者容易导致高加索和东欧次区域出现以俄罗斯及其追随者(包括地区内的非国家行为体)为一方,西方国家与地区国家为另一方之间的激烈对抗;而后者则会出现俄美与地区国家联合反对非国家行为体,或俄罗斯联合地区国家反对非国家行为体以及这些非国家行为体与西方之间形成的松散联盟。由于实力对比的差异,中亚次区域出现的更多是各方行为体之间的摩擦或龃龉,很少上升到集团对抗的高度,从而能有效保证套娃秩序的稳定。

关键词

欧亚地区;套娃秩序;俄美关系;乌克兰危机;“颜色革命”

作者简介

曾向红: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亚研究所教授。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年第5期。

GIIS

GIIS20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