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 阮煜琳) 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19日向广东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显示,汕头市对练江污染问题视而不见,练江至今仍是广东省污染最重的河流,水质仍呈下降趋势。而且敷衍整改问题较为常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一些大型企业投标抢标积极,但中标后项目推进不力,甚至“绑架”政府。

资料图:练江部分水面被大片水浮莲所占据。洪坚鹏 摄

2018年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东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统筹安排专项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

督察指出,广东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平衡问题突出,部分整改任务未达到预期目标,敷衍整改问题较为常见,表面整改、假装整改问题突出。

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仍然存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工作上忽视的现象,以致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汕头市对练江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汕头市及潮阳区对练江污染问题视而不见,对治污工作能拖则拖。练江至今仍是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流,水质仍呈下降趋势。

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担当、不碰硬。部分地区在推进整改时遇到阻力就畏缩不前、遇到问题就绕着走。茂名市粤西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危险废物处置重点项目,但历时15年仍未建成。在打击固体废物污染犯罪方面不担当、不碰硬的问题尤为突出。

督察发现,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黑臭水体整治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漏报、虚报、谎报问题时有发生。有些地方在管网建设中弄虚作假。在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一些大型企业投标抢标积极,但中标后项目推进不力,甚至“绑架”政府,导致工作被动。

专项督察发现,广东省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处置问题多发频发。处置能力结构性失衡明显。针对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各地政府主动谋划不够,很多地方应建未建。非法转移倾倒十分猖獗。2015年以来,全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达200余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生活污泥违法倾倒更为猖獗,深圳、东莞等6个地市均存在非法转移倾倒污泥问题。违法违规处置问题严重。一些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企业常常“空手套白狼”。

督察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要以推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对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监管。(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