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一直都是我国航空工业的软肋,这么多年以来,我国战斗机所配备的主要发动机都采购于俄罗斯。虽然说我们的太行发动机也会换装到我们的战斗机上。但是此前的一些发动机型号确实要逊色于俄罗斯的发动机。为了能够让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不再受制于人,也为了让我国军队的飞机都能够放心的用上国产发动机,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希望能在某一代产品上成功的追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能够满足中国当前的需求。

涡扇15何时才能买到登上歼20的“船票”?

中国WS15发动机何役歼20?

现在来看,涡扇15发动机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涡扇15发动机采用了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推力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展出了WS-15的静态模型,这表明了他的相关技术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空军的歼-20战斗机各个子系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直到现在还有可能装备着俄罗斯的AF-31,这些是因为WS-15之前并不成熟。

这使得歼-20并不具备四代机应该具有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与F-22相比,处于下风。但是如果装备了WS-15发动机,将会使歼-20拥有极强的机动性能,特别是高速机动性能。

之前一直有传闻称,歼-20换装了WS-15之后,最大飞行速度将会达到2.7马赫,成为人民空军有史以来飞的最快的飞机。

WS-15军用发动机代号“峨眉”,单台最大推力达到了18吨,不仅仅推力巨大,加上我国最新的三元推力矢量技术的加持,会让WS-15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要知道F-135并没有矢量推进技术,而F-22装备的F-119发动机是二元矢量喷口,只能改变飞机上下两个方向的推力。

去年7月7日,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在一次公开讲座中首次表示我国第四代军用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项目进展顺利,将在未来3至五年内设计定型,媒体认为,这是有关我国第四代军用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项目进展第一次有比较明确的报道,刘大响院士是我国航空动力发展的“泰斗级人物”,它主持完成了我国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主体设备设计、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和总体联合调试,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特别是负责完成了我国新一代发动机动力、以及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研和先进核心机技术研究等重要项目,是我国航空发动机进行先期预先研究策略和计划(类似于美国IHPTET计划)的主要推动者,他的发言极具分量,真实性毋庸置疑。

​按照目前所得的公开信息,涡扇15发动机预计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量产,最迟不会在2025年之后,并很快将装备到歼-20“第二阶段”量产型战斗机上。虽然此前网上曾有宣传资料显示,涡扇15发动机可能已经生产到03批次,但鉴于涡扇15一旦开始空中试车,一般会先在伊尔-76等运输机上进行挂架测试,而相关测试照一直未有曝光,2020年前装配歼-20的可能性并不大。况且,以配套F-15战斗机的F100发动机和配套苏-27的AL-31发动机为例,前者仅实验发动机就超过100台,而后者也有50台左右,单纯从03批次的数量来估计其将服役也并不妥当,况且它还要试验矢量技术。何时才能装配上?按照官媒的说法3-5年定型,最迟也就是2025年!

涡扇15发动机关系到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未来,关系到中国能否就此成功摆脱对俄罗斯发动机的依赖,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不容有一点儿疏忽。随便一个批次的改进就有可能是几十甚至是几百个故障的排除,最终才能够沉淀下来一款真正强大的航空发动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