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北塔坪到观音桥公园

慢慢走,需要半个多小时

每周一三五的清晨

有一位老人都会步行来到公园里

风雨无阻……

▲刘运素(着绿色大衣)

她就是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刘运素

刘运素唱歌,坚持了十几年

20年前,一场疾病让她双目失明

如今,那段没有色彩的时光

也早已随歌声消散

喜洋洋唱歌队

歌声相伴,“我就很快乐”

在观音桥公园里,有一支由爱唱歌的人自发成立“喜洋洋唱歌队”,每周一三五上午9点~10点半,队里都有活动。活动不提前通知,但风雨无阻,一到这个时间点,队员们便从城市各处赶来。

刘运素最爱唱《月光姑娘》,“草原上的月亮静静地挂在天上,星月相望依恋着彼此的星光......”早上8点出门,刘运素就这样拉着阿姨的手,在公园里散步。一边走,一边唱,手指打着节拍,脸上扬起笑容。

回到家中,刘运素择菜、收拾屋子的时候也爱唱歌。她还学会了弹琴,常常邀请朋友们来家里打“音乐麻将”,朋友们打麻将,她就在一旁弹琴唱歌。

那场车祸,她双目失明

刘运素是一名退休工人,一场车祸,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她右腿膝关节多处骨折,视网膜脱离。

“站不起来的时候,我就在想,只要能站起来,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可谁知,通过康复训练恢复了行走能力,但因视网膜脱离,她的视力却每况愈下,最后竟双目失明了!

“看不见,我什么都做不了!那个时候,心里的挫败感只有自己知道。”渐渐地,她整个人变得自闭、敏感,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家人争执。直到有一天,刘运素下定决心,用头撞向了家里的玻璃门。

重新来过,歌声改变了生活

“那一次,我开始想,是不是应该改变了?”在这时,单位帮她联系了盲校,50多岁的她,成为了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

“孩子们都叫我’婆婆同学’!”刘运素笑着。印象最深的,是盲校里的祝老师,她经常带着大家弹琴、唱歌。刘运素年轻时就爱唱歌,温暖的歌声,仿佛渐渐拨开了她心中的阴霾。

半年后,盲校学习结束,刘运素回到了江北塔坪的家中,偶然一次路过观音桥公园时,她听到有人在公园里唱歌。“我就站在一旁跟他们一起唱,问,我能不能参加?”就这样,刘运素成了“喜洋洋唱歌队”的一员。

快乐唱歌,仿佛”重见光明“

“喜洋洋唱歌队”有一名指挥老师,一名二胡伴奏和笛子伴奏。每个月,老师都会教唱两首新歌。可刘运素看不见歌谱,怎么唱歌呢?

教唱歌的袁树清老师在每次学新歌的时候,都会先读一遍谱子,用U盘把歌录下来,插在收音机上让刘运素跟着唱,多唱几遍之后,便学会了。渐渐地,她还能将听到的歌译出简谱来。

队里的几个好姐妹看刘运素爱唱歌,陪着她到乐器城买了电子琴。刘运素渐渐学会了弹琴。“到花卉园演出,我还可以给他们伴奏呢!”队里时不时受邀演出,刘运素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是唱歌,改变了我的生活!”刘运素说,十几年来,她和大家一起快乐地唱着歌,有一种“重见光明”的感觉。

这里有一群爱唱歌的人,寻找着快乐

在“喜洋洋唱歌队”,像刘运素一样与歌声结缘的人不少。

67岁的蒋小莉介绍,唱歌队2005年成立,在此之前,就有一群爱唱歌的人在这里唱开了。“我们唱歌,不拿音响、不要话筒,只有一把二胡、一把笛子,就这样清唱。”

大家都是都是爱唱歌的人,年龄相仿,兴趣相投,聚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范光碧加入“喜洋洋唱歌队”只有一个多月,但早已经爱上了这个大集体。

唱歌队的指挥江秀英,3年前搬家到了人和,但每周一三五早晨,她都会回到观音桥, 和大家一起唱歌。“我站在最前面,大家的变化我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有的男同志,上了年纪,大腹便便、不修边幅。但如今,因为唱歌, 个个都讲究起来,人也精神了”

90多人的“喜洋洋唱歌队”里,还衍生出不少小团体。爱运动的,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登山;爱热闹的,不时聚个会唱唱卡拉OK……还有好几对给力的,迎来了迟到的“夕阳红”。

来源:上游新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