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习惯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一场以爱为名的凶残鞭打

“欲望”、“欲望被覆盖”以及“欲望被强奸”

文/孙雪岗


——宇宙中的黑洞 吞噬一切靠近它的物质 连光也逃不过

家长习惯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一场以爱为名的凶残鞭打

我这里所使用的欲望,更接近英文里的desire,是一种由主体发出的、希望可以被客体满足的渴望或期待。

当欲望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主体就会处在一种焦灼的状态中。并且,会体验到一种巨大的空洞感。

于是,满足欲望就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追逐物质享受、进行创造的基本动机。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活下去的一个基本的驱动力。

当欲望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主体就会迫不及待的去寻找一个客体,去填补内心的空洞。

比如,买车、买房、买手表、买包包等等。买奢侈品和装饰品,其本质,基本上买的是对欲望的满足。但欲望,是永远不能真正被满足的。空洞是永远不能被填满的。

家长习惯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一场以爱为名的凶残鞭打

01

欲望的满足方式


有两种满足方式。


  • 不断地追逐


例如,不断的买买,不断地去追求成功、更高的社会地位、做更大的事业等等。

要么用现实中的物质去填满它,要么用心理的等价物去填满它。这种方式,基本上是靠外在的具体物质或者内在心理的等价物去满足,我们可以称为:一个物的具体的满足。


  • 紧紧抓住一个人,跟TA在心理上融合


这种模式,主要是见于母子关系,有时候也会在成年人中间出现,常见于恋人和夫妻等亲密关系中。

这种融合,常常是母亲通过覆盖孩子的欲望来完成的。简单的说,就是母亲占据了孩子的欲望。


比如,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婴幼儿期,可能还不太会说话,他偶然表现出对于画画的兴趣——

他可能会好奇画笔,于是爬过去观察画笔,用手抓取,填到嘴里尝尝。然后不知道怎么的笔帽被碰掉了,他拿着笔到处乱画。

这时候,妈妈恰好看到了,有可能很巧合的,他的涂鸦有一点像某些东西的图案,比如,像一条鱼,有身子有眼睛。妈妈就会很兴奋,会说:我的儿子真是个天才!将来一定会成为梵高、毕加索!

接着,她逢人就会夸赞自己的儿子喜欢画画,有绘画的天赋,还不会爬的时候就会画画了!他两个月的时候,自己拿着画笔画了一条鱼,活灵活现,有眼睛有尾巴,还有鱼鳞。许多小孩子学好几年都不一定能画的这么好!


这样,在家庭中一个神话就被创造了。

于是,在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误认为,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他的妈妈也会给他买许多绘画的工具,上绘画的辅导班等等。

母亲就是这样,一步步将孩子的欲望覆盖、占据己有,这样孩子在绘画的事业上取得的每一步的成就,就都是自己的成就,都是对自己自恋的满足。

这种时候,孩子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而是用来满足欲望的客体。


02

不能消化情绪的妈妈们

有不同的排解方式


如果,妈妈内心有很多不能消化的情绪,通常也有几种解决的方式。


  • 躯体化


就是情绪不能被体验,于是它就被转化为一种身体的感受,发展成为一种身体的疾病。

现在医院处理的绝大多数慢性病,往往都有心理因素。这样的人,平时对自己的感受都比较隔离,他们往往不太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 往外走,把情绪的张力外化、人际化


在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人,大家都不太喜欢他。一般都会比较躲着他,不太想跟他有任何私人关系。

我相信,几乎每个单位里,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人,就是会成为被大家排斥、疏离的那一个。

这样的人,在家庭中,往往也会搞的一地鸡毛。比如,夫妻之间总是吵架、打架、恶语相向,对孩子暴力等。这些人际上的冲突,都是源于,他没有能力在内心中形成一个心理的冲突。

内心的冲突常常是:我想要这样,但又有一个声音说——你不能这样!或者我想要这样,但我又很犹豫,拖着不想干。

这样的内心挣扎,往往会让我们觉得很痛苦、难以忍受,有的时候希望找个人聊聊希望能缓解一下。心理咨询中很多的来访者,就是这类在承受着内心冲突痛苦的人。

但我们前面描述的这类人,他没有能力承受一个痛苦,甚至都很难形成一个痛苦的感觉。他们稍微有一点痛苦的感受,就会被非常快的投射出去,转变成一个人际关系的冲突。

家长习惯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一场以爱为名的凶残鞭打

03

孩子会在无形中

承受妈妈排解的情绪


有一类妈妈,她们同样不太能承受痛苦,但她们也不太能承受一个糟糕的人际关系,她们不太愿意看到自己的关系,是一地鸡毛的。

所以,这样的人,往往会有一个看似正常的人际关系,比如,跟老公关系平平稳稳,跟公婆也没红过脸,同事关系虽然疏远,但也算说的过去。

这样的妈妈,不能把内在的痛苦转化为人际的冲突,她该怎么办呢?准确的说,是一些尚未成型的痛苦的感觉。

那么,她怎么去处理她的痛苦?她会通过强奸孩子的欲望,来释放自己的不舒服的感觉。

怎么理解“强奸孩子的欲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想象一下,你做了一个泥塑。你满心欢喜的拿给妈妈看。

妈妈会说什么呢?

她会问:“啊,宝贝这是你做的吗?真棒!你做的是什么啊?”

你可能说:“我做的是张飞见刘备。我想表现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那种久别重逢的激动之情。”

妈妈会说什么呢?

“啊,真不错!宝贝,你的想法很棒。但其实,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更为大家所熟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一件多么义气的举动!你不如做关羽见刘备,这样,你的主题极容易被大家理解,又能表达'义气'这个主题,因为关羽是义气的象征。你的主题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而你的立意也更丰富了。岂不是很好?”

于是你的泥塑《关羽见刘备》被放在家里最显著的地方。


妈妈强奸了你的欲望,既能处理自己的一些不能容纳的情绪,又满足了自恋。她感到心满意足,生活很美好。

而你总觉得哪里不对,似乎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

家长习惯性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一场以爱为名的凶残鞭打

04

看见人际互动的本质

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我


上面我花了一点时间,对“欲望”、“欲望被覆盖”以及“欲望被强奸”的现象做了一些分析说明,并不是为了将矛头指向对妈妈的批判。

而是希望,遇到类似情况的人,能看清这种人际互动的本质。从而可能会产生一个改变这种处境的欲望。

这样,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欲望,就有可能于此诞生。

如果这篇文章被你看了之后,成为你回去跟父母纠缠的武器,我将会很失望,因为,这完全违背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END-

作者:孙雪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百诚释心专职心理咨询师,个人体验超过300个小时,个体咨询累计2000+小时,带领动力团体600+小时。


如果,您有婚姻、亲密关系、亲子教育、个人成长、自我探索、职场心态等方面的心理困惑,欢迎参加由百诚释心举办的“自我探索”心理公益沙龙——【自我探索 | 释心汇心理公益沙龙】(时间为2019年04月14日(周日)9:00-10:30,本次活动仅限16人,每人只需19.9元!)。

您可以在这里,向我们的咨询师提出问题。这次沙龙不仅仅可以为您答疑解惑,还可以为您的困惑指明方向,让您实现自我的成长。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即可了解沙龙详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