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六十年代以后,美国对农产品采取了一定的价格管制,农产品的价格非常低迷,农产品期货的交易也变得比较低迷。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作为一个农产品的交易所,就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他们需要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合约来谋取生存。

在这个过程中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出现了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他的名字就叫利奥.梅德梅拉。利奥梅德梅拉是一个犹太人,非常具有经商的天赋。在帮助交易所开疆辟土的过程中间,他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既然期货是用来对冲风险的,在风险最多的市场上就应该是期货运用最广的市场。

那什么市场上风险最多呢?毫无疑问,是金融市场。所以从那以后,梅德梅拉就一直想着要怎么把期货引入到金融的领域里面去。这个机会,一直等到了七十年代初。

战后全世界都采取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决定的一个货币体系:美元盯住黄金,然后其它的货币盯住美元,是一个固定的汇率制度。

但是到了六、七十年代以后,各国的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不均衡,所以这种固定汇率制度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固定汇率维持不下去,汇率的市场、外汇的市场就开始出现大幅地波动。换句话说,也就是当时对冲外汇风险的需求就大为增加了。

但因为前面经过了那么久的固定汇率制度,所以市场上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尤其对于个人和小机构来讲,完全没有办法有效地来对冲自己所面临的外汇风险。

这个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小事。大名鼎鼎的货币专家、芝加哥大学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是浮动汇率最有力的支持者,一直批评固定汇率制度。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他预测到英镑会贬值,他就想去做空英镑,结果被银行拒绝了。这件事情被当地的一家报纸知道了,然后进行了大肆渲染,说著名的货币专家想做空货币而不得。

结果这篇文章被利奥梅德梅拉看见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马上找到了弗里德曼,跟他畅谈了一次,说在浮动汇率时代,推出货币期货的必要性,然后希望弗里德曼能够从学术的角度对这种创新交易进行加持。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当时在金融圈里是一个非常边缘化的小交易所,按照梅德梅拉的话说,“我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是弗里德曼教授不一样,他当时是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很多朋友、同事都占据着美国的财政部、美联储等重要的岗位,也就是说是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所以如果货币期货这么一个创新的概念能够得到弗里德曼的加持,这绝对是如虎添翼的事情。

梅德梅拉没有想到的是,他跟弗里德曼教授谈完以后,弗里德曼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货币期货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新,就爽快地答应来替这种创新金融工具站台。

但是为了彰显自己是一个“资本主义者”,他还要求梅德梅拉为此付5000美金的报酬给他。后来,梅德梅拉说,这是整个期货的发展历史,上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识|从“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的第一步——对冲波动

文章来源:香帅的北大金融课        作者:唐涯       编辑:张茜楠

城市金融网| 智造新闻 专注金融

城市金融网

金融热点的追踪者

金融合作的推动者

金融政策的解读者

金融平台的搭建者

免责声明

本公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与本站(微信号:csjrbs)联系。

微信号:csjrbs

投稿及其它事宜: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