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讯】10月18日消息,在2018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智慧物流高峰论坛”上,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事业部中西部大区后台总经理吴雷发表了演讲致辞。他指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正处于健康稳步上升的环境,无论是从国家还是省级层面,也都在出台跨境贸易的扶持政策。全世界对电商的依赖度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商的氛围将是主流的方式。

据悉,本次会议以 “智慧物流,开创电商新时代”为主题,将突出关注数字经济、智能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新零售、大数据等热点领域。在本次会议中,京东、云鸟科技等多家企业出席并发表演讲。

阿里巴巴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事业部中西部大区后台总经理吴雷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雷:再次感谢台下的领导和嘉宾,以及来宾,感谢大家,大家下午好!

阿里最核心的价值观,马老师说无论在哪儿看到我们的客户,一定要表示我们深深诚挚的感谢。所以我先给大家鞠躬。刚才干货满满的19招,非常的好。我再次借大家的掌声感谢一下我们的亿邦动力,谢谢大家!

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不太认识我,刚才主持人报的时候我的头衔比较长,国际贸易事业部,我们一般简单理解就是国际站,我是整个中西部后台的负责人,我们在后面出谋划策,很难站到台前,这次非常感谢我们的主办方,邀请我到这来跟大家做分享。

我很小就随父母移民美国了,我在美国读书、创业,有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了。讲到跨境电子商务,比起从业的经验,我个人更多的是作为生长拥有一手的提感。下面进入到演讲环节。2018年跨境电商新的趋势。

我们看一下这个数据,全世界GDP这个词从2012年才进入到正规的统计当中,这个数据是告诉大家全世界的GDP,互联网相关的GDP占总GDP的占比,GDP的计算方法不管包含互联网的教授,也包括接入相关的政策,政府的投资等等的费用,所以不只是纯纯的费用,韩国是有别的费用,除了这个,我向大家表明一点,以互联网的就业也好,创业也好,中国毫无疑问未来一定会继续是最好的环境,中国有最给力的政府的支持,我们有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人才。所以说相信大家一起,我们可以在这片沃土上,在互联网的这个领域上不断的一起前行。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我们的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占比35%,9.2万亿,占比从这个数据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交易额是一直持续在正增长,所以大家放心,外部现在可能有一些情况的变化,但是我们一定是持续稳步的增长。

在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当中,我们的进口和出口是什么样的比重呢?下面深红色是进口,浅一点的红色是出口,中国一直是以出口为主,我们的进口也不断的在增加当中,近两年习主席也是在讲,我们要进可能的做进口的贸易,所以我们要变成全球买,全球卖,不仅做出口还要做进口。

刚才聊到在整个出口贸易当中,当地是B2B还是B2C,C2C,虽然我们看到对C类,对一般消费者交易的规模一直在增长,但是在整个对外贸易中B类的市场依然是绝对大的占比。

我们来看一下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的新机遇,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上,都在出台一些我们做跨境贸易的扶持,包括省级也在不断的发力帮助我们。整个土壤,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我们中国产品的品质在不断的提升,而且中国品质被认可度和接纳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在逐渐的提升。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加功了,已经是逐步的被认为是包括整个的社会,这个就不用讲了,全世界现在对电商的依赖度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C类,电商的氛围绝对是主流的方式。再讲科技,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我们真的是要非常有自信,现在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绝对是世界领先的我们一定要有这方面的自信,不用担心,如果中美贸易战会不会影响我们在技术方面的,比别人差什么的,绝对不会。

我们看阿里巴巴,阿里一直在做全球化的探索,我们的全球化一直是在阿里的重要板块里边,包括G20峰会也在讲,全球化一定是阿里的核心之一。在全球化的探索当中,不仅有阿里巴巴的国际站从事贸易,像阿里,还有LAZADA,它只是我们的一个代表,我们在全球各个国家区域合作、收购也好,跟当地占有率最高的电商平台做深度的合作。包括天猫国际,速卖通大家都知道。

如果大家从事跨境的贸易都知道,跨境最大的痛点就是它的供应链的服务、物流、金融,因为国内单一的,关汇税大家知道,它受国家意志的影响我们也有支付宝、菜鸟、以及一达通,我们旨在这方面帮助更多的客户,甚至买家感受跨境的体感都能够更方便、便捷。阿里云,是我们的土壤。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阿里巴巴,绝大部分国内用户对我们的国际站Alibaba.com。阿里巴巴国际站成立于1999年,是阿里最新成立的业务,所以看到我们是阿里最早的一个业务板块。我们从持续16年,在领跑行业,在中国电商B2B的市场,我们也是占到了一半的份额。可能在普遍大众对阿里巴巴国际站没有太多的认识,但是在B2B的业务我们一定是首屈一指领跑行业的平台。

我们的体量,现在覆盖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有1.5亿的注册会员,以及一千万活跃的海外采购商,我们的货品有40个行业内类下,5900个品类,日均有30万的订单询盘。

刚才讲到不光是我们中国的商品受到关注,我们阿里巴巴我们在亚马逊优质平台的机构,它把我们评为同类网站的全球第一,其实这个很不容易,亚马逊从某一个意义上来也是我们的某一个竞品,福布斯也是把我们评为最好的B2B的网站。包括谷歌也评说,我们是最受粉丝热爱的平台,包括在官方测评上来看,我们也是达到了最顶级的口碑。

我们来看一下阿里巴巴国际站最新的数据趋势。我们从2016年到2018年上升了80%,毫无疑问,截止到今天全球的跨境贸易依然是在一个指数性增长的状况。中美贸易战会不会影响?会,但是全球的跨境贸易是一个大势所趋,不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体,或者是一个国家所能阻挡的,这是历史必然的洪流。

在跨境贸易的数据增长,我们沉淀下来的数据来看,我们真正可以帮助到商家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很精准的定位到,比如说我们看到的美国和加拿大哪些商品是最受欢迎的。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土耳其的市场、印度的市场最受欢迎的是什么产品?即便中美贸易战会对我们的卖家在一定市场内的市场受到冲击,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我们的大数据、借助我们的服务,可以帮助我们的卖家把它的货卖出去,有大量需求的其它国家,这也是我们可以为中小企业所做的事情。

新外贸,新兴市场的崛起,通过“一带一路”可以看到,“一带一路”的活跃卖家度提高到了43.4%,随着国家深入的“一带一路”的政策推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跟我们的贸易会持续的加温升级。

刚才讲的是新外贸,新外贸确实是有很明确的一些模式变化,具体的体现在哪儿呢?有三点,一个是交易的片化,一个是交易频次高,一个是麦加小型化,在我们的传统当中,B2B的贸易,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大单,而且这个大单无论是间隔时间还是下单时间都还很长,买家都是很指明的采购商,或者是当地的一些龙头企业,但是从我们的数据上看到,随着深入的全球贸易发展,未来的全球化对B类的贸易会呈现C类的征兆,首先交易会更加的碎片化,单会变得很小。传统的单我们看到的是几千万,但是现在可能是几百万。还有交易量,以前可能是一个季度采购一次,现在可能是一个月采购一次。买家小型化,可能大型的采购商变成中型的采购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趋势呢?

其实这个图还原了在B端采购的图。比如说英国当地的店铺,他的货源可能来源于区域的代理商或者是分销商,那么这个区域分销代理商又可能来源于国家的分销代理商,可能的分销代理商可能是来源于荷兰的分销代理商,荷兰的分销代理商可能又来自于香港的,就这样层层的递增下去,那么一个商品直接落到厂家手里边,确实是一个大单。随着跨境贸易的发展,本地的店铺、零售商他只是一个小的分销商,他可以直接跟我们的厂家下单,这样一个单就会变成一个高频次的,碎片化的单。

在新的环境下,阿里国际站是怎么样帮助我们的中小企业适应外贸易的格局呢?四个方向:第一帮助买家体验的升级,我们持续在做买家体验的提升,我们的买家可以通过,像早先提到在B2B的业务里边信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像说我在网上下一个小单,买一双耐克的球鞋,不喜欢可以退,现在我们国家,真的是电商无论是服务、物流边界便捷性,包括相互的信任,我认为我们是做得最好的,买了之后觉得不好就可以退。但是在全球B2B里边其实它还是有这样的困难的,我在下单的时候,我在审核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还是非常纠结的。所以我们持续在这方面优化买家的体验。包括怎么样帮助他能够快速的建立跟卖家的联系,快速的达成信任,我们还有很多很详细的功能,包括厂家的360度的全景图,基于阿里信任的体制帮助买家做验真、标准的验证等等,我们都在持续的做。

多元化的营销矩阵,我们也在不断的帮助买家在全球构建,能够更好的帮助他去触达有需求的,最新的这些流量、算法、大数据以及产品的推动,买家的赋能,我们帮助买家做更好的规划,以建立更好的买卖家的信任链接。建立了信任链那么就是供应链了,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以上的四点是我们不断在发力,以促进国内中小型企业国际化贸易的进程。

我给大家讲一个实际的案例,为什么讲这个案例呢?这是一家绍兴制衣的公司,他在当地其实还是非常有名气的龙头企业,从94年开始做男士衬衣,最高的出口额能过亿,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下滑,明显能看到它业务模式的萎缩,这个厂子从龙头企业陷入到非常窘困的地步,企业的第二代,一个八零后开始接班,他接了班之后就开始接入互联网,接入互联网之后就看到这个企业有明显的好转,他联系到一个瑞士的买家,以前你都是下大单,但是为什么现在不是大单了。这个企业家说我把我的企业交给我的女儿了,所以我女儿有了新的思考了,所以就从大单变成小单了。

周边一些老牌的企业,逐渐现在都在从创一代到创二代过渡,这些年轻人是绝对深入互联网的模式,绝大部分都是海归有很高的教育背景,其实在他们的心目当中,他们未来要接棒的企业,跟以前完全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企业面临着挑战,其实也是一个机遇。那么这个制衣厂,它开始做小单话的柔性生产线,以前要上万件的服装,然后变成了一个定单只有几千几百件的定单,它现在的交易额一年也回到七八千万的量,虽然说交易模式变了,但是业务还在,量也还在。

希望大家在新的结点上去拥抱变化,去找到更合适的模式,感谢大家,我今天就分享到这儿,谢谢大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