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律师认同专业化,并且多次暗下决心往这条路上走,但最终仍延续着万金油式的老路。在与一些律师同行的交流中,我也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我真的很想走专业化路线,但是案件太多,分身乏术,自己真的感到很累,没有时间去研究专业问题。

  同为律师,对此我非常能够理解。律师没有时间走专业化,固然是因为事务缠身,分身乏术,时间大量被法律咨询、准备材料、开庭、判后释疑等琐碎的事务占用。

  

  专业化真的就那么玄而又玄,遥不可及吗?自然也不是。要实现专业化,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停止抱怨,学会做减法,破自己“心中之贼”

  律师走专业化路线,不要去抱怨时间不够、没有精力,也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诸如专业化只能在一线城市,小地方都是关系和套路,不需要专业化云云。

  如果律师整日案牍劳形——有的律师顾问单位到了20多家,在办案件也有30来件——自然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充实理论知识和深入研究案情。我们需要学会适时、适度地清空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做充分、彻底地回顾与总结。

  

  “学而不思则枉”,我们需要不断地停下来进行反思。不能已经走得很远,却忘记为什么出发。因此,专业化的前提是学会做减法,将自己不感兴趣的案件交给事务所其他同事去做,或者干脆舍弃不接。

  只有经历去粗取精的过程,经历化茧成蝶的蜕变,才能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站在新的理论高度,去深入研究案情,既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能把案件办得出彩,赢得当事人的口碑。尽管舍弃意味着收入的暂时减少,一旦华丽转身,你也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2

  精读专业教材,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容易以碎片化、不成体系的方式出现。如果没有一条贯穿碎片化知识点的主线,显然难以形成部门法知识体系。

  找一些专家学者的书籍进行研究,并检索一下司法判决。甚至去查阅一下台湾是怎么规定的,日本是怎么规定的,做一些比较法的分析。这样,你就会形成新的知识认知,使自己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

  

  所以一旦你构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你就会发现这个雪球会越滚越大,你在这个领域也会越研究越深入,甚至将这个领域的“专家”都甩在身后。

  3

  要有深厚的中文写作能力,勤于写作

  构建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还必须外化并表现出来。适度地张扬自己以使得自己标签化,脱颖而出并异于其他律师,是律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否则,“才美不外现”,别人自然不知道你是一匹千里马。

  开卷有益,办案之余增加阅读量,增强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非常重要。否则,自己满肚子话想说却无法说出来,谁会相信你是一个专家呢。

  如同一个案件,事实和法律我们都清楚,但却不能用简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代理词或者辩护词冗长重复,法官作为我们的读者,阅读感非常差,自然不能进入我们设定的语境,其后果也自然表现为观点不被采纳。

  

  表现和张扬自我的方式就是写作,如开设专栏,增加曝光率,对自己所办理的案件以及现实生活中本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们就可以进入一个相对封闭且设有藩篱的体系中。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律师同行和潜在委托人的认可,别人自然会慕名而来。

  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1.别人都说内向的孩子做不了好律师

  2.据说,打官司赢了的都这样选律师

  3.律师和律师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4.好律师的暗黑人生

  腾瑞法之家,四年专注律师自媒体推广宣传,并协助律师、律所网站及小程序建设开发。现诚邀全国优秀资深律师入驻“腾瑞法律网”众多黄金广告位、律师品牌打造,案源推荐尽在腾瑞法律网!

  回复:地区+姓名+电话,快速抢驻腾瑞法律网!

  联系电话:0531-69958376

  投稿/商务合作电话:0531-69958376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