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请多关注钢琴家公众号!!

  尽管我的孩子琴拉得不是最好的,但自己的心得还是很多。

  最初,孩子很喜欢钢琴,可许多朋友、同事为孩子买了钢琴后,没学多久便成了家中的摆设。我准备买架电子琴,先让他试试。当时正值幼儿园兴趣班选人,孩子被选在手风琴班。说实在的,我自己一直不是很喜欢手风琴,觉得它的声音不是十分悠扬,而且看起来也简单。说白了,就是没多大出息。但我的孩子却非常喜欢拉。看着他背上小小的手风琴,面前摆个谱架,心里也觉得很美。

  刚开始,曲调简单,他在每次学完琴的回家路上,就能背出当天所学的谱子,琴拉起来也就轻松多了。在十几个一起学琴的孩子中,他是最棒的一个。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了,我想他可能就不学了。可他的手风琴老师说,不学太可惜了。于是他学琴的第二次“生涯”就又开始了。

  学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甚至是很枯燥的“差事”。孩子学了一年多以后,就开始“厌琴”。一度厌烦的程度到了极点。他学琴的事情一直是由我管,但我的工作却需要经常出差。那时,我出差多长时间,他几乎就多长时间不摸琴。这样,当再上课时,老师一看他,他就紧张,有时紧张得手都发抖。这种情形让我很焦急。我曾经和好几个老师探讨过如何培养孩子学琴兴趣的问题。他们说,孩子学琴要有好几个坎,每遇到一个坎时,就需老师、家长的耐心帮助才能跨得过去。跨过去了,他就能上一个台阶。话虽这么说,可真做起来却往往无从着手。老师曾说考级能督促孩子练琴。

  于是我就在暑假里给孩子报了手风琴一级考级。为了考级,他每天的练琴时间几乎都超过三个小时,有时拉四、五个小时。因为我没时间陪他,他就自己拉,自己录音,反复听辨,然后改正错误,再录 我闲下来时,他就让我听他拉,我每次都认真地“欣赏”,并帮他找出好听的地方与不好听的地方,恰如其分地给以表扬和鼓励。没想到,短短的十几天里,他竟也能把琴拉好,考级时,好几个同学都说;“梁洋今天是超常发挥”。

  通过考级,渐渐地孩子又喜欢琴了。虽然每一天拉的时间不算长,也不是很乐意去拉。但他又开始摸琴了,这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毕竟他开始前进了。就如老师说的那个坎已经跨过去了。他走得很慢,很不稳,可他毕竟在前进。

  通过孩子参加考级,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自己始终很着急,要求孩子要很准确地拉琴,但他的心里并没有平静下来。我的期望太高,对他的要求太苛刻,要求他每个音都要准确,指法无误。他刚一拉错,我马上就指出其错误。这样一年多来,我总是在给他找错误,找缺点。试想,如果我们大人整天在指责与批评声中工作的话,能有心情干好吗?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一味地、认真地给孩子找错误。后来连他爸爸也没有信心了,总说:算了,别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可我还是希望他继续学下去,做事总不能半途而废。今天琴拉得不好,便放弃了,明天文化课学不好了,难道也放弃?再说,我让他学琴并不想让他走专业道路,只是想开发他的智力,培养他的业余爱好,提高他的自制力、主动性和毅力。我固执地不肯放弃。

  我曾经看过两则报道,一则是日本的家长要求孩子吃饭时用左手拿筷子,说多用左手可以开发人们不太爱使用的右脑,使人变得聪明。另一则说,人的大脑两半球之间有一根细小的通道连接,搞音乐的人,这根管道比其他人粗,管壁也厚,其次,他们抽象思维与形思维结合能力较高,通常情况下,反应更敏捷。是的,拉手风琴不仅要用左手,还要用右手,用眼,用耳,用心。如果这样练几年,收获能小吗?

  

  为了让他“有用武之地”,我想办法给他创造演出的机会。他们学校里开联欢会,我就极力地鼓动他去表演;春节,我们就在家里举行家庭春节晚会,让他表演一些好听的小曲子。我还有一个愿望,准备给他录制一个初级手风琴曲集的 VCD。

  陪孩子学琴几年下来,我感到学琴绝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家长的态度与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对孩子能否坚持学琴的影响很大。老师说,首先要使孩子长成一棵树苗,然后才有修剪的可能性。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坚持学下去 。于是,我先试着改变自己,多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有一个好心情再去练琴。每天练完琴后,都让他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表演一支曲;有时家里来了客人,也让他给客人表演。虽然也有不太情愿的时候,但他还是能拉。每当得到大家的褒奖时,他还是很高兴。我们全家都是他最认真、最执着的听众。

  《花儿与少年》的欢快,《三套车》的异域风情,《康定情歌》的淳朴,我们全家老少都十分熟悉,《草原牧歌》更能把我们都带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我发现,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学琴方面有了进步,在课堂上也不发言,到敢于举手发言,性情、心理都在发生变化。他的每个微小变化都说明他的进步与努力。虽然他有时还是有些不自信与胆怯,但他一直都在前进着。我想,他也许就像一只小小的蜗牛,走得虽然很慢、很慢,可他始终都在继续着他的前行之路。这不就令人十分欣慰吗?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看到他更大的进步。

  欢迎点击关注”钢琴家“公众号

  welcome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