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高成儿

本文来源于时拾史事(ID:historytalking)

17世纪40年代

世界历史上的两件大事几乎同时发生

在欧洲的不列颠群岛

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而在遥远的东方

八旗铁骑浩浩荡荡,杀入了山海关

对于满清南下的影响,坊间议论纷纷

有人对它抱以肯定态度,有人则怒斥:

「误中华三百年」

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

那就是为中国清宫剧的发展

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三十年来

清宫剧一拍再拍,屡屡登上荧屏

你看过清宫剧吗?你喜欢看清宫剧吗?

/高潮迭起/

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那时,许多老百姓刚刚有了彩电

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了清宫剧

经典作品有《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

《戏说乾隆》讲的是乾隆皇帝微服出巡的故事

该剧将冒险、英雄、爱情三大元素

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观众印象深刻

《宰相刘罗锅》描述刘墉的一生

从科举考试到告老还乡

一辈子与和珅斗智斗勇

上演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然后是《还珠格格》

《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

同样掀起了收视狂潮

特别是《还珠格格》第一部、第二部

收视率都在50%以上

最高时甚至有60%多

每年暑假,湖南卫视几乎都会重播

如果实在是无聊,又没有更好看的电视剧

可以回味回味,打发时间

以上提到的电视剧基本都是戏说

离史实非常遥远

这时,所谓的「正剧」来了: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

《乾隆王朝》陆续播出

它们都是以帝王为主角展开剧情

但要说符合史实,那真的远远谈不上

比如《康熙王朝》,孝庄皇太后竟然会说:

「我孝庄如何如何」

「孝庄」明明是死后追封的

生前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还有,康熙与苏麻喇姑青梅竹马

甚至想封她为妃

可事实上,苏麻喇姑是太皇太后的陪嫁丫鬟

长玄烨四十岁,一个奶奶辈的人

根本不可能和康熙谈什么恋爱

否则康熙的口味得多重呀

《雍正王朝》里,雍正是个大劳模

一辈子忧国忧民、勤勤恳恳

最后积劳成疾,累死在办公桌上

这也有过度美化的嫌疑

不过,当电视剧看看还是很不错的

时至今日,康、雍两剧

仍然被许多电视台重播

进入10年代

穿越题材的清宫剧突然火了起来

在此之前,穿越剧也并非没有

但故事背景很少发生在清朝

比如《寻秦记》

讲的是项少龙和秦始皇的故事

万万没想到:秦始皇原来是个「冒牌货」

项羽是项少龙的儿子

焚书坑儒另有原因……

再比如《穿越时空的爱恋》

小玩子与大明皇孙朱允炆谈了一场恋爱

怪不得朱允炆不知所踪了

他来到了21世纪……

10年代比较火的穿越剧

是《宫锁心玉》、《步步惊心》

晴川先爱上四爷,后爱上八爷

若曦先爱上八爷,后爱上四爷

八阿哥的生母良妃也是穿越的

还给康熙生了个孩子……

再往后,就是宫斗题材的清宫剧

《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等

几年前,雍正皇帝在后宫忙得不可开交

天天和妃嫔们卿卿我我,你侬我侬

今年换人了,乾隆突然忙了起来

在花丛中身心俱疲

说到这里,许多人就有疑问了

能火爆三十多年、推陈出新、长盛不衰

清宫剧到底有何魔力?

投资方也不傻呀,他们愿意花钱拍

看中的是回报,如果收视率惨不忍睹

市场上也不会有那么多清宫剧了

归根结底,还是观众们喜欢看、爱看

/康雍乾的特殊性/

每次清宫剧播出

总会有许多其他朝代的粉丝抱怨

怎么不拍拍大唐?怎么不拍大明?

怎么不拍春秋战国?

清宫剧虽然名为清宫剧

不是清朝每个时期都能获得编剧的青睐

担任男主最多的,还是康熙、雍正、乾隆

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

登上荧屏的次数明显更少

之所以如此,在于这三位帝王的特殊性

第一是时间近,康熙死于1722年

乾隆死于1799年,距今只有两三百年

时间越近,能够保存下来的资料越多

编剧更容易上手

而且时人的思想、观念、服饰、言谈举止

也更易被今人接受

第二是知名度高,提起这三位皇帝

老百姓多多少少都知道点

不管是正面的的「康乾盛世」

还是负面的文字狱、闭关锁国

第三是发生的故事多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有擒鳌拜、平三藩

攻台湾、御驾亲征、雅克萨之战等事迹

雍正在位十三年,亲历了九子夺嫡、整治亏空

诛杀年羹尧、摊丁入亩、大义觉迷录等

乾隆执政六十三年,也有「十全武功」

宠幸和珅、英使访华等经历

轰轰烈烈、跌宕起伏,都是良好的素材

/满足好奇心/

皇宫里是什么样的生活

绝大多数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

正因为神秘,所以感兴趣,想要一探究竟

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有朝一日走出宫门

会经历哪些离奇的事情,也是大家疑惑的

紫禁城,还有一个更加鲜为人知的地方

——后宫,对此,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攻打紫禁城

有两三个武装分子潜逃进了后宫

侍卫们正要搜查,被一帮太监拦住

他们说:

你们不能进,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可以

可见常人是没有机会进入后宫的

再说,后宫是什么地方?

是皇后、妃嫔们住的地方

皇帝和他的大小老婆发生了什么

涉及到两性关系,容易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清宫剧的出现,正好满足人们的需求

哦!原来清朝皇帝住这样的地方

妃嫔们穿这样的衣服

侍寝前,要泡个花瓣澡,然后被子一裹

由太监背到皇帝的寝宫

完事了,还要做记录,避免被戴绿帽子

《甄嬛传》里,那些争宠、滑胎的手段

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想要生个皇子真是太不容易了!

此外,清宫还留下了许多历史疑案:

顺治皇帝有没有出家?

孝庄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

康熙是不是被雍正害死的?

乾隆南巡期间,有没有寻花问柳

导致皇后剪发?

传说中的香妃,到底是何方神圣?

同治皇帝英年早逝,真得了梅毒?

对于种种问题,后人也是非常想了解的

但这些都属于宫闱秘事,难以定论

清宫剧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

对谜题作出相应的回答

虽然未必客观,但也是一种揭秘

使观众心内心的疑惑得到了解决

/老百姓的呼声/

「当朝大学士,总共有五位

朕不得不罢免四位

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

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班白

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

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

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

却搞成了这个样子

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国家

愧对祖宗,愧对天地

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

你们,就那么干净吗?

朕知道,你们有的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

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

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

「朕刚即位的时候

以为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鏊拜

灭了鳌拜,又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吴三桂

朕平了吴三桂,台湾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

啊,朕收了台湾

葛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

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

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

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

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

咱们这儿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

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

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

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

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了!

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

天天的盯着你们呢!」

《康熙王朝》

陈道明扮演的康熙怒斥贪官污吏

有的大臣虽然没落马,也被当场吓哭了

《雍正王朝》,唐国强扮演的雍正推行新政

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他们跪在门口,要求皇帝妥协

但雍正毫不畏惧,怒喊道:

「你们上的折子

朕一个字也不看!一个字也不批!」

《宰相刘罗锅》

李保田扮演的刘墉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

最终邪不压正,清官取得了胜利

《康熙微服私访记》

张国立扮演的康熙深入民间

感受底层疾苦,将欺压百姓的官僚绳之以法

虽然是电视剧,虽然讲的是清朝的事情

惩治贪污腐败

打击为非作歹、鱼肉人民的官员

却是古往今来老百姓的共同愿望

两三百年后的今天

这样的事情依然时有发生

电视剧借古人之口,喊出了今人的心声

看过以后,直呼过瘾

至少在精神上得到了一种宣泄

但是,这里面也存在问题

一个小女孩被官府欺压

跑到京城卖豆腐脑挣钱告状

这时,恰好被康熙遇到了

于是皇帝写了个条子,让她交给官府

小女孩不大懂,问周培公:「这有用吗?」

周培公说:

「全天下没有比这个更管用的了!」

冤案的解决,不靠制度,不靠法律

靠的是「明君贤相」

靠的是统治者的良心发现

有意无意

电视剧宣扬了一种「人治」思想

看多了,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误导

/出色的演员/

郑少秋、赵雅芝、张国立、张铁林、王刚

唐国强、焦晃、陈道明、孙俪……

出色的演技、实力派演员

为清宫剧增色不少

焦晃老师是话剧演员出身

但他的演技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甚至有人说:

「陈道明演的是康熙,焦晃就是康熙」

一个老皇帝晚年的纠结、无奈

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道明也是位非常出色的演员

不知您有没有印象,《康熙王朝》中

当得知大阿哥曾被葛尔丹俘虏

康熙狠狠扇了胤褆一巴掌

在原先的剧本里,是没有这个情节的

当时演大阿哥的演员一脸懵逼

是陈道明自己加上了这一段

把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完美展现了出来

十几年前,纪连海老师

在《百家讲坛》正说和珅

播出后,反响非常大

对此,王刚老师笑着说自己也有功劳

因为他扮演的和珅

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们看多了戏说的和珅

自然会更有兴趣了解史实中的和珅

虽然王老师的体型与真实的和珅格格不入

可凭借出色的演技,大家早就把两者划上了等号

/职场·家庭·情感/

甄嬛是甄远道的女儿,她最初参加选秀

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没想到被皇帝看中,一入宫门深似海

从涉世不深的「小白兔」

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后宫一把手

魏璎珞的入宫也是阴差阳错

但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令妃

儿子后来也当上皇帝

甄嬛、魏璎珞的升职经历

与当今社会的职场很大的相似性

进入公司,你会接触到挑剔的上级

遇见嫉妒你的竞争者

每当卷入利益旋涡

往往身不由己,尝尽人情冷暖

安陵容、华妃、太后、沈眉庄、陈常在……

很多人物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她们的影子

就拿安陵容来说,她的父亲安比槐

是松阳县县丞,和普通百姓比,家境不错

但是,放在偌大的后宫里

就显得非常低下,摆不上台面

每当提及出身背景,安小主就会感觉自卑

正因为上面没人

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实现野心

她攀龙附凤,成为别人的棋子

在日常生活中,安陵容善于

用歌声、颜值取悦上级,获得领导信任

又会因为利益,背弃自己最初的朋友

甚至反目成仇,伺机陷害

职场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呢?

正因为相似,观众才会产生共鸣

与主角同呼吸、共命运

许多人厌恶职场,反感里面的尔虞我诈

可到头来,又不得不留在职场

因为要生存

房贷、车贷、教育支出、医疗开销……

沉重的生活压力使人们喘不过气来

急需放松心情

一些清宫剧幽默、诙谐

为都市百姓释放了压力

《还珠格格》,小燕子效仿香妃吸引蝴蝶

没想到引来的是蜜蜂

《宰相刘罗锅》,大臣们都说麒麟下凡了

实际上就是条狗而已

《李卫当官》大部分

都是《雍正王朝》的原班人马

主角徐峥,自带喜感

一个个滑稽的情节

使观众忍俊不禁、开怀大笑

心中的压力自然而然获得了缓解

工作之余,就是爱情、家庭

清宫剧对这些内容有细腻的演绎

让人感觉真实、贴近生活

《康熙王朝》尽管是部男人戏

也存在许多爱情故事、家庭纠葛

苏麻喇姑喜欢伍次友,最终却无法如愿

伍次友哪敢与天子抢女人呀!

太后让苏麻嫁给皇帝

她抗旨不遵、出家修道

宝日龙梅为了报父仇

拒绝大阿哥的追求

一心想要嫁给康熙

康熙深爱容妃,却因为太子问题

不得不把她一贬再贬,可是在容妃死后

又下令将看过她洗马桶的太监全部殉葬

蓝齐儿是康熙的掌上明珠,同样因为利益

被迫嫁给了葛尔丹,丈夫死后

与父皇渐行渐远,令人唏嘘

《孝庄秘史》,大玉儿在丈夫皇太极

情人多尔衮、儿子福临之间

进退维谷,纠结万分

《金枝欲孽》、《大清后宫》等电视剧

讲的就是后宫

家庭戏、感情戏更是少不了的

/批评之声/

对于清宫剧的热播,也有许多观众并不买账

讥之为「辫子戏」

满人南下时

规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汉人头上的辫子,就是一种被征服的象征

清宫剧的泛滥,传播了奴性意识

面对妃嫔,宫女、太监天天喊

「奴才,奴婢」

面对皇帝,大臣们也以自称「奴才」为荣

李卫和小翠生了孩子,取名「李忠四爷」

不光他自己,李家的世世代代都要为主子尽忠

雍正听后大喜过望,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建议改名为「李忠」

还有,对历史不了解的人

容易把清宫剧当作史实

从而对人物的理解产生偏差

比如看多了《雍正王朝》

会认为雍正是个难得的劳模皇帝

看多了《甄嬛传》,会以为雍正

天天忙碌于后宫,是个风流的天子

《还珠格格》看多了

会觉得乾隆就是张铁林那样的

常常瞪着大眼

忙于老婆、女儿那摊子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