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野网10月19日电(李守伟)中原腹地的周口市川汇区,处于贾鲁河、沙河、颍河三川交汇之处,历史上曾因水而兴,舟楫云集,航运昌盛,是与朱仙镇、道口镇、赊店镇齐名的河南四大古镇之一。

棚户区改造奏响最强音

川汇区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40%的区域为棚户区,待改善面积180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差,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2017年8月,川汇区在中心城区率先启动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工作。面对上万户的拆迁任务,区委、区政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扬以上率下、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精神,每周三次的棚改总指例会雷打不动,区领导日夜坚守在棚改一线,指挥调度棚改征迁;各分包单位负责人亲自上阵,带头宣传;工作队员想方设法,全力以赴进行动迁。全区党员干部形成了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促棚改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川汇区共完成1.6万户、400多万平方米的征迁任务,相当于之前20年的征迁量,直接腾出建设用地2300亩,间接扩展城市发展空间1.2万亩,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居民迁有所居,川汇区按照“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宜居宜业”的标准,规划建设了金海嘉苑、贾鲁家苑、建设嘉苑、高尚嘉苑、七一嘉苑5个安置区和兴业、银珠2个过渡安置区,新建安置房2.3万套、过渡安置房1100套,并且配备有幼儿园、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绿地、文化健身广场、社区服务等功能设施。

“两违”整治汇聚正能量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心城区违法建设、违法占地问题,川汇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自去年6月以来,先后集中进行了五批“两违”整治,共拆除5300多处违章建筑、130多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占地340宗,复耕土地1040亩,辖区内主次干道、居民小区、沿河河堤、城乡结合部的“两违”得到根本遏制,实现了“存量负增长、增量零增长”的治理目标。。

为了实现对“两违”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该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政府采购,面向社会购买服务,组建了100多人的“两违”防控专业队伍,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五城联创”创出新形象

去年8月以来,周口中心城区全面启动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五城联创”活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中心城区“一年一变样、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努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城、舞台宽广的宜业之城、生活幸福的和谐之城、井然有序的文明之城。

川汇区在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城区引领作用,对城区及周边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城区亮化美化等专项整治行动,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促进市容市貌和市民环境卫生意识大幅提升。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打通“断头路”,加快建设街头游园、绿地、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使城市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项目建设彰显内涵

川汇区把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按照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要求,统筹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围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生态环境治理等内容,科学编制了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库,储备了12大类、82个入库项目,总投资约542.5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24个,涵盖棚户区改造、城市道路、建筑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教育设施、综合片区开发等,总投资估算242.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1亿元;续建项目11个,总投资23.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5亿元。目前,已开工20个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

为了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川汇区投资4700万元完成了项目区472处的房屋征迁、2200个坟墓迁移、1.4万棵树木砍伐、720亩土地的租用赔补。目前,中心城区103个重点项目中,川汇区占49个,道路升级改造、安置区建设、游园公厕等项目正在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