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子入太庙,每事问

在讲3.15则内容的时候,我给孩子们举例讲了电脑操作中每次都会提醒,尤其是在删除资料的时候,电脑总是会提醒“确定要删除?”有了这样一次看似多余的确认,有时却能挽救重大失误,我有好几次这样的经历,因为有电脑的double check而避免了误删的错误。

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像电脑一样傻乎乎的对同一件事不厌其烦的做反复确认。所以孔子在每次入太庙的时候,都要对习以为常的惯例每次确认的行为被其他人认为是不知礼的表现。在别人看来,如果知道入太庙的礼仪规矩照着做就是了,不用每次确认,每次都问,好像有健忘症一样,每次都不记得规矩。听起来好像好在理,实则不然。其实人们犯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太熟悉了,产生路径依赖,按照惯性走了。前几天发生的事让我对这则内容有了深刻的体会。

小长假最后一天,《论语》班的家长们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地点是一个我经常去的生态园,所以早上看好时间,掐着点就出发了,准点到达,然而进了大门就傻眼了,找了半天没看到人,才在群里问,根据同学们发的定位一看才发现他们去的是另外一个入口,而我常去的是正好和他们相对的另一个门,由于这个生态园很大导致我又花了十几分钟才赶到,路上还碰到另外几位和我一样路径依赖的家长。

真正是:入太庙,每事问,是礼也!

为什么中国人称生意人为“商人”

为什么是“孔子对曰”而不是“孔子曰”

《诗经》为什么反复在《论语》中出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