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社长中岛康辅鞠躬道歉

近日,据新闻报道,日本的KYB工业株式会社被曝出了减震装置产品数据造假。这些质量不合格的减震装置已经大量流入市场,很多公寓、医院均已安装。日本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家,减震装置造假,简直是不要命了,此事引发了全民愤慨。

图:看你软弱的道歉姿势,你是躬匠吧,要知耻!

最近日本制造业的“神话”频频曝出丑闻。2015年,高田汽车安全气囊质量不合格。2016年,东芝公司财务造假,三菱汽车油耗和排放数据造假。2017年,日产和斯巴鲁汽车出厂质检程序出问题,神户制钢数据造假,东丽轮胎材料质检数据造假……这些社长们齐刷刷地鞠躬道歉,日本的“工匠精神”恐怕是“躬匠精神”才对吧。

图:三峡

日本制造的钢材曾经差点给我国的三峡工程造成巨大损失。2000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热轧钢板,打算用于三峡工程的引水钢管。我国又检测了一遍抗压强度、延伸性能等几个项目,发现均没有达到合同上要求的那种强度,而且跟日本提供的性能测试数据相差很大。如果真用了这批钢板,后果不堪设想。

图: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

日本制造曾经风光无限,一度是质量高、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我们对日本制造的印象也不错,因为每年去日本旅游的,经常组团疯抢电饭煲、马桶盖,甚至还有大米。

图:日本工业区俯瞰图

二战后,日本从一个亏空的战败国到工业崛起,几代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扛过了两次石油危机、日元大幅升值、国内劳动力不足、周围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等一系列难关。制造业的企业通过创新技术、产业升级等,让日本始终处于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当时日本对产品质量把控得很严格,对造假的惩罚力度非常大,一旦违反诚信原则,后果十分严重,企业主就算自杀谢罪也不一定会得到原谅。

图:工业微笑曲线

近年来,日本制造业的没落是一个不难理解的现象。众所周知,产品的核心科技和品牌效益是最有价值的。在制造业领域中,位于顶尖的是最终制成品企业,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都位于下游位置,利润空间很小。

图:炼钢厂

制成品企业总是不断追求自己的产品升级换代,随着工业原材料的成本不断增加,材料和零件企业自身负担不起研发新材料的经费,它们越来越跟不上制成品老大哥的脚步。再加上内部管理不当、企业高管品行不佳、业绩压力过大,以及缺乏监督等原因,在种种压力之下,最终导致了日本大量制造业企业数据造假、检测手续不合要求、篡改质检结果等问题。

图:日本社会老龄化

除了制造业以外,日本的其它行业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名单上,1996 年有99家日本企业,企业数量当时跟美国不相上下;2006 年只有70 家上榜;2016 年就只剩52 家了。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日本社会的深层问题,没有上进心的“平成肥宅”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缺乏劳动力……

图:中国制造2025海报

日本一些学者认为,日本制造业没落的原因在于中国制造崛起,因为中国制造物美价廉,抢走了日本的市场。这不是典型的“碰瓷”行为吗?市场竞争本来就很残酷,与其说中国抢走了自己的市场,不如好好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作者:仙人掌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