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北斗航天汽车有限公司今天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启了航天车融创新的新形式。从天空到地上界限正在消失,造车的梦想成了北斗人的梦想。这一行业有更多的进入者不是坏事,它们将共同为汽车业的变革贡献一份新的思想。

文丨AutoR智驾 YCC

中国的新造车运动依然炙热。

一直仰望天空的北斗航天也加入了中国的新造车浪潮。

2019年3月26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北斗航天汽车有限公司召开“北斗航天车融创新时代”新闻发布会,宣布北斗航天汽车正式开启新能源品牌战略新时代。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对于北斗航天可能有些朋友还不太清楚,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北斗航天。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是北斗航天卫星应用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从事新能源车的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整车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那么北斗航天卫星应用科技集团在中国科技界的地位想必了解的人会多一些,就是打造北斗系统的那家中国高科技企业。

也就是说在导航和高精地图方面天然具备优势。

从在太空布局卫星到打造地面行走的汽车,北斗航天汽车有哪些优势呢?

在发布会上,北斗航天汽车表示自己拥有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核心零部件三大产品体系。拥有“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轻量化”四项核心技术。申请专利3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30%以上。

简言之,涵盖新能源汽车制造的整个环节的技术。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而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北斗航天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车相融合,建设“车桩网”一体化运营体系,可以将装有北斗智能终端的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管理平台链接起来,向政府、企业、用户提供高效、精准、便捷的服务,这被北斗航天汽车称之为可以开启新能源车运营的全新生态。

可以说,北斗航天汽车是我国正入新造车运动的一支国家队。

而它背后站立着这个国家的众多知名人物。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前任总设计师孙家栋、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胡德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赵元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中国智慧交通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杜平、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以及数十位专家,共同见证了北斗航天新能源车品牌发布的一刻。

说它含着金汤匙出生并不为过。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在发布现场,北斗航天汽车董事长刘贵生表示:“我们秉承北斗精神,通过整合集团内部的优势资源,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智能终端、智能汽车充分结合,围绕新能源车建设’车桩网‘一体化运营平台,打造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城市绿色物流生态体系,真正把融合创新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他说,对于制造新能源汽车,北斗的理念是以“融合”之势聚新能源车产业新业态。众所周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范畴,新能源车属于汽车电子领域,两者虽然在导航、定位等功能上有所交集,但仍分属两个不同的产业。

在商业化方面,北斗航天汽车表示,将打破产业的界限,以北斗技术为核心建设北斗汽车云平台,下设“产品创新平台、商品制造平台、智能营销平台、衍生业务平台”等四个分平台,在平台上重新架构新能源车。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在产品布局层面,北斗航天汽车将在未来推出轿车、SUV以及轻卡、物流车等多款新能源产品,并在未来5年内投资20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为30万辆的生产基地。在具体车型方面,北斗航天汽车未来将陆续推出H、C、Z三大系列产品,包含纯电动高端SUV、A00级轿车等多款乘用车以及纯电动轻卡、物流车等商用车;此前,企业旗下两款车型已在2018年11月进入了工信部颁发的314批次公告,并于同年12月下线。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北斗航天汽车表示拥有“电驱动系统、电池PACK和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整车轻量化”等四大核心技术,各项技术指标均获得国家权威认证。申请专利3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30%以上。

对于核心技术,北斗航天汽车非常自信表示完全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电池安全管理系统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等发明专利,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形成完整的“三电”解决方案。北斗航天的创新技术核心促进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有效转化。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另外,北斗航天“车桩网”一体化运营平台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北斗大数据平台及各类应用服务平台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将新能源物流车、充电桩与管理平台链接起来,通过云存储和计算,实现对新能源物流车、充电桩、货物运输、仓储管理等的有效匹配和实时管理,为用户、企业、政府等提供高效、精准、便捷的服务,其平台还将提供车辆租赁运营等金融解决方案,加速推进城市绿色物流生态体系的建设。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发布会现场,北斗航天汽车还表示将深度参与百度Apollo计划,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及智慧交通技术,打造适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终端器。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联合研发精准定位导航地图技术和适于国内整车厂前装的精准定位导航系统等。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北斗航天汽车背后的产学研资源强大,它将分别与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湖南理工学院、一汽、百度等业内资源合作,致力于打造新能源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综合创新体,努力成为核心三电产品供应商及三电方案解决商。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在今天,这个创新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即便备受追捧的新生事物如新能源车,没有定力就只是浮萍一抹。

北斗航天汽车从在天空盯着地面,到以导航为切入,走车桩网的布局,不能不说有不小的心意。

做为一支造车国家队,北斗航天汽车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显然经过了长足的思考。不过时至2019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确定性在增加,就在今天政府确认了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补贴综合减少近50%,随着众多合资品牌将在今年推出纯电车型,这一市场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北斗航天汽车如果意图在这一市场胜出,需要更加专注和更雄厚资金的支持。当然也需要更有市场化的操作手段。

智驾精选

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一直在天空布局的北斗航天加入造车大潮,它的小目标是年产30万辆

关注汽车的智驾时代上智驾网(http://www.autor.com.cn)

合作or新闻线索提供,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