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导演对色彩美学的极致追求

最大的亮点便在于形式和内容上的强烈反差

看似《影》是一幅优雅的水墨画

实际更凸显了人心的残酷血腥

这里有震撼的八卦图

这里有精致的山水画

这里有阴谋

这里有单纯

这里也有绝望

以一种的独特的视觉美展现在荧幕上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美术团队幕后的努力。

今天wuhu就邀请到了《影》的美术指导马光荣老师来为我们讲讲幕后那些事吧!

代表作品:《影》、《胭脂扣》、《太平轮彼岸》、《三国之见龙卸甲》、《杀破狼2》。

第24届(1987年)台湾金马奖获得最佳艺术设计奖

(《胭脂扣》)

 第24届(1987年)台湾金马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

(《胭脂扣》)

第8届(1989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胭脂扣》)

第28届(2009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三国之见龙御甲》)

第34届(201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太平轮(上)》)

第35届(201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太平轮·彼岸》)

这里特别感谢参与《影》概念设计之一的赵财梁(微博@赵财梁zcl)以及美术统筹杨帆帮助wuhu联系到了这次的嘉宾马光荣老师。

wuhu专访第204期

嘉宾|马光荣

采编|白白酱

赵偲懿

Q1

这次可谓是中国电影史上又有一次创新,比起之前的合作,这次参与有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呢?张导要做到中国风的极致,要“两色一色,看黑白灰深浅”,在这样的要求下要想拉开层次,在黑白基调下却又不显得单调,这无不很具有挑战性,这其中您做了哪些努力呢?

马光荣

《影》是用一个主子及替身的故事,类近三国时代,群雄争夺境州的虚构历史故事。对人性的刻画,剧情的开展,都要具备高度的象征性,隐喻性,基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理念上,在美术表达上,比起较真实性的历史性的电影,有不一样的要求,很值得探索和发展。

张导强调不要重复他以往的作品套路,要求全新意念和风格,制作上极度严谨。经过和导演反複研究探索和测试,最终落实了"中国水墨风",用黑白灰为主导,加上真实人体皮肤颜色及血色综合表达,无论在色彩风格,摄影光效,象徵元素,空间构图,场景、服装、道具设计,都要做到贴题及独特,贯彻实践导演"中国水墨风"这个指导性方向。

为实现在电影呈现影片画面的水墨画特点,美术部采用的方

选择恰当物料和材质

为配合黑白灰色系,各场景、人物、道具、陈设都要有其风格的统一性和细致性,要达成这个良好效果,美术部须把所有搭建的布景材料及材质事先配置好,使其更符合色系要求,其中不同材料自身本色、反光度及透光度都是重要考量,各种材质在画面上得和谐呈现,要布局得宜,不可偏差,加上摒弃后期调色加工,选材相对十分苛刻严格。

透过布景及装置结构排列组合,留白

呈现景观的节奏感和层次,呈现水墨画丰富的诗意

一些不同场景透过不同屏风的排列,制造出多层次又有变化的景象。例如沛国大殿列阵之书法大屏风,用以增强空间的透视感。

大殿主位设计图 美术师:王湧慷

屏风纱透度、打印效果反复比较

小艾起居室迷宫式屏风排列,制造了画中有画,变化万千的空间和层层迭迭的影像。

极简的陈设,只用最象征性的家具用品,就是有效地利用中国水墨画家的留白手法,使画面更有精简性和聚焦性,使影像带有浓厚的诗意。

参考中国山水水墨佳作的艺术特色技法

中国文学的诗词不同的意境来设计画面

参考⽔墨画的笔墨神韵,笔法的平圆留重及多变,墨法的浓淡、破泼、渍焦、停宿。模仿其造型,节奏和笔法,设定各场景的氛围及背景,设计气氛图,让后期特效能作电脑布景扩展,如山峦起伏的境州山城,乱石峭壁的河道,雄伟险要的城关,华丽气派的水上宫阙建筑群,使影片中山水,建筑和景物,呈现山水意境之韵味。

制作以各种自然气候现象

制作独特水墨画氛围

现场特效组参考美术部概念图气氛,拍摄时制作下雨,吹风,放烟,产生山水云雾,风雨雷电的气氛,能有效表达剧情的氛围,如鬼域竹林的雾雨苍茫,境州石板路的暴雨狂风,沛良大殿细雨怪烟,子虞地下室及地下练武场的淫雨霏霏⋯⋯一系列表达了中国水墨的不同意境,也推进了故事的发展。

Q2

在影院观《影》无不是一次非常宏大的视觉盛宴,国画风的东方美学很令人惊艳,早已被作品中的庞大场景折服,据说太极场景等都是实际搭建的,在这些匠心的幕后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马光荣

《影》的太极场景共有两个,两者面积完全一样,以太极符号为主体,但场景形态材质有所不同。一个是子虞训练境州的密室练武场,设定为密封式圆拱型天然崖石洞,洞顶有透天的夹缝,作采光下雨用途,地面用黑色及白色细条花岗岩镶嵌成太极阴阳图案。

另一个就是开放式的竹制太极决战场所,其占据双体大战船整艘船面之上,以长方形竹排作甲板,其中央也镶嵌了用深色和原色竹片编成的太极阴阳图案。而太极图案有其影子阴阳象征的意义外,制作同样大小面积环境,说明了子虞为训练境州击败杨苍的苦心。

大战台本是戏中最大的战争场面,根据早期剧情设定,大战台是航母的尺度,在河道两旁各有百匹战马牵引攻城,除了有境州和杨苍的决战外,还有骑兵对战,场面浩大。

后来导演为突出境州和杨苍的单打独斗,弃用马战,所以规模及造型设计都回归较简朴自然,底部双体船的设定功能是能躲开河道中央的木桩障碍,40米高的船身是超越峭壁上的箭楼雕堡的攻击,竹排吊桥成为境州城关的连接点。这些都是造型跟随功能发展的设计。

这两个场景因体积庞大,除太极图案为原大小实际搭建,其余部分为拍摄方便,予布景打光撮影,设计下雨,动作吊钢丝的须要,布景只搭建演员演戏区域和特定部位,其他都交由后期原先慨念的气氛图做布景延伸,互为交错。

例如密室练武场㡳部6米高崖石是实搭,顶部是空的留给拍摄操作用。

大战台是分区搭建实景,大平台及吊桥,局部平台和立面竹棚支架,双体船内景,都是实搭。背景的水道,山峡就是后期电脑布景延伸,两者合一,原先的水墨山水风得以完整完成。

Q3

在影片中是如何将中国真正“美”的艺术设计运用好,提炼出来并且在国际上又是如何避免和日本的美学相碰撞,不会给外国人带来误解呢?

马光荣

水墨画就是中国艺术其中一个最珍贵的宝藏,一个凸出独有的美学表达手法。《影》的"中国水墨风”是根据大量传世水墨画作,经过反复研究发展测试而确立的。

正因为它有中国真正"美"的最好元素和最佳的表现手法,这水墨风为中国所独有,与日本美学分别明显,绝不雷同,就是外国人也能感受到这是纯粹的中国美。

水墨佳作很多可供参考,使场景表达多样化且充满意象。透过水墨的浓淡及留白的表现手法,近处能写实,远处能抽象,色彩虽然单调,但意象丰富无尽

大量利用自然界的风雷雨雾,应不同场景的设定,也可营造优美独特水墨画中的意境情怀:

如沛良水中的宫殿楼台,波光泛照。

如境州的城关天险,参考中国水墨画的笔墨韵,模仿墨法搭建场景山石,去呈现"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

境州石板路层层叠叠,是民居错落有致的山城

烟雾迷离的竹林废墟

幽深莫测的子虞密室⋯

都可由水墨画中得到很多的启发和參考。

透过对剧本的深入了解,研究探索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艺术,文学,文化,音乐和生活精萃,以画意,诗意入景,提炼理念,贯彻始终地实行,就是中国真正的“美”。

蔡建国老师所书写的1-7号屏风内容

大殿主位屏风内容线稿 美术师:王湧慷

Q4

您和张艺谋都算是电影届的名人了,但之前都没有合作过,这次是什么契机让您参与到《影》以及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的制作中了呢?

马光荣

在2016年5月,经由中映黄宝荣先生引荐予导演,久仰张导的作品无论在美术、摄影、创意上已是世界级水平,这真是个难得的合作机会,本人先研究剧组交来之剧本,构思创意及搜集资料,方与导演会面,述说自己对"影"的美术概念想法及交上一些山水意念之参考资料,导演初步认同我的主要想法,大家有着良好的互动交流,承蒙导演赏识进入剧组,开展了《影》之美术指导工作,由筹备至拍摄,历时一年多,其间也参与了纪录片的制作,以自己真实身份述说拍摄《影》之苦乐过程。

Q5

那您是什么时候加入剧组的,拍摄过程期间您又是怎样的工作投入,在与服装道具灯光等等细节您是以什么样的频率跟进,又是怎么沟通的呢?

马光荣

我是在2016年6月成立美术部门,首先以概念设计组先行,约用四个月制作概念设计,循序确立《影》美术风格,初期导演有一段时间在美国制作《长城》后期工作,我们利用网络视讯设备沟通,其间保持起码每周一次的讨论及方案修定,无论美术及道具,兵器及祥本等都定期提交,逐步修正。

黑衣人长短剑

小艾起居室平面图

最后经确定场景及兵器设计,后期特效组研究方案,确定制作电脑3D预览,根据预览而定下场景制作规模和范围,道具,武器的种类和数量。经制作预算通过后开始制作。

第一组美术负责在北京怀柔中映的棚景。棚景布景道具,兵器设计和制作。

张导演对材质要求很高,配搭及质感也力求逼真,所以置景组先制作各搭景材质,色调祥本,如各种崖石、石板、屏风、大殿各屏门、屏风、柱子、竹制大战台及拜寿船等等给导演确认通过,方才展开搭景工作。

小艾起居室概念图

小艾起居室模型

搭景照

另外有二组美术组分别负责寻找外景及设计,分别为搭建在湖北省的废墟竹林(咸宁)及境州石板路(枣阳)的佈景,二组置景在两地同时进行。

《影》的道具和陳設要求是非常精致和简约,富有象徴性(象征性)。“境国”以雄浑简樸(简朴)

“沛国”秀丽精考作为创作主调。

道具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原创性的兵器“沛“国的沛伞,整把伞都是由小刀片组合而成,造型特别,功能非常复杂,能开能合,能挡能射,还能滑行。与特别道具组不断努力了多月的测试和研究,加上后期视觉特效的协助及修正加强,才能达到如今电影上的效果!

《影》在服装和布景的配合是最为重要,大家都在创意上经常有深入协调研究和交换资料,使布景、道具陈设和服装能无缝的接合,达成美丽的“水墨风格”。

例如在子虞“地下练武场”上,以嶙峋山洞,黑白阴阳的太极符号,流动著小艾、境州、子虞轻软混染山水色彩服装造型的身影,夹著细雨微风,光影流转,这就是大家的努力的成果。

在摄影方面,美术组提供了每个场景的气氛图,平面图给摄影灯光参考,在摄影空间,演员走位,布光设定,布灯位置,大家经常沟通研究。而在布景搭建中也需实地考察,做合适调整改动,使拍摄时更顺利。

Q6

在《影》整个电影制作过程中,您个人觉得遇到困难的地方主要有哪些?

马光荣

怎样能创作一个有意义全新的理念,然后完整地执行,做到“知.行.合一”的高完整度,就是最困难和艰巨的工作。因《影》是一部虚构而架空了年代背景的故事。所有画面上的事物都要重新设定和制作,也要合得理念传达的原则。工作量可不少。如天险城关理念就是经过不断研究设计,排除固有观念而成。

密室设计图

又如制作更真实符合电影水墨感山石材质,也经过无数次失败,一再研究修正而成。

密室概念设计图

从子虞密室通道,子虞地下练武场,至天险城关,境州石板路等,也是美术和置景同寅(同僚)夜以继日的改进和努力才能完成的。

密室走廊

密室实景图

因须符合剧情要求,每天必须不断的下人工雨,水位才能达到潜入天险城关内,长期雨景拍摄,对美术置景维护场景的完整性,也增加了不少的工作困难。如竹林废墟,就须每天大量人手补充大量植物和青苔,重置及调动大量的颓垣败瓦,困难不少。

因《影》的风格是讲求意境的"水墨风",情景虚渺而又场景庞大,美术组只能根据摄影角度和内容,配合制作预算,权衡利弊,搭建主要演戏区域范围的场景。其他的部分交由后期制作予以布景延伸,修定环境气氛效果,达到今天银幕呈现出来之震撼场面。

窥视孔设计图

Q7

这次《影》的参与,让您该感触最深的几点是什么呢?

马光荣

在《影》的制作给我很大的震撼,能参与其中,使我有很大的领会体验,得益匪浅!

张艺谋导演对创意要求极高,工作严谨,计划精细周详,既虚怀广集各方面意见,又强势指导各部门工作,成功的领导者原来如此,这给予我很大的启发,也感谢张导给我努力及学习的机会。

而美术部同寅都体现专业及团队精神,无论在创意创作,设计制作,特效配合,现场完整的理念执行,让人感动。

Q8

在这里请老师您结合这么多年的美术指导经验,给新兴的美术设计师们一些建议吧。

马光荣

虚心学习,努力求真,永不放弃,知行合一,无忘初心!

如果喜欢

分享给你最心爱的小伙伴吧!

你一定还喜欢:

张艺谋新作《影》的水墨风格效果原来是这么做的!

《影》幕后概念图惊现,原来幕后......

张艺谋新作《影》幕后海报设计者是他!

—END—

近期热文

《影》的水墨风格的幕后原来... |2019年奥斯卡动画短片名单!|CG+古风这么玩?|日本动画大神进阶读物  |皮克斯渲染技术免费? |《海贼王》来中国啦!|管理动画公司的奥义 |「开学第一课」热血专题  |快来看!别人都已经在用科技做动画了!!! |「火影忍者」中国动画人|法国惊现作画天才|一出好戏幕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砖雕动画!|日本定格动画天才|逆天三维软件 | 啊!心动的妖怪 |

想了解更多后续的介绍要锁定wuhu哦,微博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wuhu动画人空间,对了!如果你想看更多动画作品,去b站搜索wuhu动画人空间看看?

新加入的小伙伴们请注意!往期精彩内容在平台里的wuhu主页上,可别错过哦!欢迎小伙伴们的投稿!

如果你喜欢,请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欢迎留言和wuhu三侠互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