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收藏藏品历史背景

帐钩,实用之物,在古代,用于遮挡蚊虫的帐幔。富贵人家的纱幔轻柔曼妙,挂钩亦不可粗俗碍眼。再将喜庆和美好的愿望与祝福置于其上,自是挂钩虽微物,寓意深远矣。

红色收藏馆藏品本文版权归作者彭胡湾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红色收藏馆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功能!【文革时期毛主席诗词帐钩一对 红色收藏馆藏品】

老彭说故事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这是他第三次返回故乡韶山。如今家乡已今非昔比,毛泽东不禁感概万千,于是深夜饱含激情写成了千古绝唱《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这次在家乡一共住了两天,与父老乡亲欢聚畅谈,韶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七律 到韶山】

1959年,是建国后的第十个年头,这次毛泽东返回故乡,感触颇多。这首七律,是他在6月25日深夜写成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主席还是有很多忧虑的。那时共和国还正年轻,刚经历抗美援朝,元气大伤,加上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国家还是陷入了困境,他老人家虽然回到故乡,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忧心忡忡。不过回到故乡见到亲朋戚友以后,他仿佛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对于暂时的困难又无所畏惧了。诗中回顾了韶山人民的革命历史,人民公社社员又喜获丰收,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毛泽东于是饱含激情,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体现了伟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细节图】

这对帐钩是我偶然收藏到的,本来我一般很少收藏这种类型的藏品,只是没想到还有主席诗词的题材,我是如获至宝。整体是纯铝制作的,材质较软,要是不细看,还以为是银的。帐钩一面是七律到韶山的诗词,另一面是韶山全景图案,描绘的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整个帐钩制作非常精美,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这在同时期的日用品中算是精品了。原主人每天睡觉和起床时,都会用到这个帐钩,他一定是毛泽东思想的狂热追随者,他要用这种主席语录帐钩来表示忠诚,并且激励自己奋斗上进。他希望睡时满怀希望,醒来就是美好的明天。我们在欣赏艺术品的精湛的同时,对于主席的诗词也更加理解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全诗的精华,歌颂了中国各族人民英勇斗争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也充分表现了革命者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的崇高精神。

本文版权归作者彭胡湾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红色收藏馆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功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