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地教养孩子

从小到大,不知道大家对于父母教养自己的方式是不是满意?

“一边玩去,小孩子懂什么?”当父母在忙时,他们有没有用过这样的话来搪塞你?或者当你做得不如父母意的时候,就免不了受到他们的责骂:“你怎么这么笨?”“你再做不好,我就不要你了”……或者是,父母答应你下周培你去某个地方玩,可是最后他们却没有说到做到,没有带你去……

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造就了孩子不一样的性格,也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有的孩子长大后还会因为父母小时候不合理的教养方式而耿耿于怀。

所以,合理的教养方式真的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是优质的教养方式呢?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总结归纳孩子成长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 ,将教育原则与实践案例、实用窍门、教育工具和策略相结合,介绍了教育子女的主要原则,解答了众多一直困扰父母的教育问题。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的作者——艾丽卡·雷斯切尔是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毕业生。她不仅是麦肯锡前咨询顾问,雷斯切尔博士也是"幸福健康宝贝“的顾问委员会委员,曾在加州大学、哈比托特儿童博物馆等学校和机构创办了广受欢迎的父母教育研讨班;撰写了大量关于孩子和家庭教育的文章,并且发表在《今日心理学》《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大西洋月刊》等诸多杂志。

1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全书围绕优质教育的三个关键点:接受、界线和一致性展开。

接受:是指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爱他们的,不管是语言、行为还是举止上,都是几乎无条件的爱,不会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改变。

接受包括能用同理心尊重孩子的世界,接纳孩子的世界和孩子本来的世界;他们并不会急于去改变孩子 的感受,明白孩子的大脑与成人不同,视孩子的行为是探索学习的过程;对孩子既温暖又关爱,不会因为孩子的行为就给贴上标签,重视亲子关系。

界线:是指有既定的合理规则,也不会随意变更。

界线包括教孩子体会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指明方向,具有掌控力,希望孩子尊重、关心和友善地对待他们;懂得利用自然后果的力量,会给孩子开罚单;会设置”减速带“;与孩子有纠纷时会暂停行动,会重放孩子的行为等。

一致性:是指说到做到,行为和言语具有一致性。这样,孩子才不会因此去挑战界限。

言出必行,对孩子保持专注,培养自我意识,重身教多于言传,以理服人,孩子犯错时会严正警告孩子;行为连贯一致;尽可能实事求是。

如何合理地教养孩子

2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纵观自己的成长经历,会不会费解于父母的一些管教方式呢?

对于我自己来说,小时候,妈妈的脾气比较暴躁,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那时听到妈妈很多刺耳的言语:”你真是个没用的人!"“你把我惹火了!”你有毛病吧。“……成年后的我,自身也比较自卑。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说,长期遭受这种责备批评,更容易患上抑郁和焦虑症,社交能力更差。

而优质父母会专注于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孩子本人身上。理解孩子的目标,并和孩子讨论为什么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并探讨不同的行为方式,依旧会保持良好的情感关系,并教会孩子管控情绪。

另外,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错误认知,只有你听话懂事我才会喜欢你,才会爱你。包括我自己父母也是这样。所以我总是希望自己把事情做好,忍耐、乖巧,这样才会讨人喜欢,不然父母就不会爱我了。可是长期以往,我也似乎形成了讨好型人格,总是怕自己做得不好,让别人不希望,有时更是委屈求全。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指出,只有你按照我希望的方式去做时,我才会爱你。这是有条件的爱。而优质父母是:即便我不喜欢你的行为,我也会永远爱你。父母应该区分孩子 本身和孩子的行为。

如何合理地教养孩子

3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很重要的一点,提到要运用同理心对待孩子,这也适用于成年人间的人际交往。同理心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这还能缓解不愉快的事态和冲突的关系。结合书中提到的各类法则,通过以下这个例子一一说明。

例如:当你在做饭时,孩子用不礼貌的语气对你说:”老妈,我不喜欢把酱料和面混合在一起吃,让我感到恶心!"

这时,你可以实事求是地对孩子说:”你用这种不礼貌的词语和语气(规则)。我知道,你不喜欢我做的某些饭菜(同事心),但你表达看法的方式不合适(方法VS目标),请你把要表达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再说一遍(重放)。"

接着,通过引导他采用你能接受的方式表达他的抱怨,或直接告诉他怎么做(适用于年纪小的孩子)。

艾丽卡·雷斯切尔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提供了75条法则以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会能力,帮助父母通过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引导孩子成为幸福、友善、和有责任感的人,从而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幸福的家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合理地教养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