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夺天下的战役中,龙湾之战是朱元璋的翻身战,他以少量的兵力大败陈友谅的军队,极大削弱了陈友谅的实力。朱元璋所部军心大振,且为即将到来的鄱阳湖大战做好了准备。

01

在朱元璋占领应天(南京)之后,张士诚和陈友谅都很震惊,因为他们小瞧了朱元璋,朱元璋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成为三大阵营之一。

龙湾之战:决定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

一山不容二虎,何况是三虎,最终留下和元朝决战的只有一家,在先对付张士诚还是陈友谅的问题上朱元璋思考了很久。张士诚是个私盐贩子,也就是个商人,他割据在江浙一带。张士诚的特点就是没有远大理想,只是想割据一方过好自己的日子。

朱元璋了解张士诚,所以他要先打陈友谅。陈友谅兵强马壮,但是一旦开战,张士诚必定是坐山观虎斗,不会出兵。如果先打张士诚就很不安全,陈友谅可能趁机出兵造成双线作战,这样对朱元璋极为不利。所以朱元璋决定先解决陈友谅。

02

1359年,常遇春攻克池州,这原本是陈友谅的地盘,于是陈友谅派兵来征讨,在常遇春和徐达的联合阻击下,陈友谅在九华山大败,并且有3000军兵被常遇春俘虏。

龙湾之战:决定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

陈友谅

常遇春是明初最喜欢杀降的将领,在未经过领导同意的情况下,常遇春擅自杀掉了这3000俘虏。杀掉俘虏之后,常遇春还放了几个让他们回去送信。这个举动激怒了骄傲的陈友谅,于是陈友谅组织军兵,准备大军进攻朱元璋所部。

这就是龙湾之战的主要原因之一,起初因为朱元璋水军装备差,所以朱元璋极力避免和陈友谅在水上发生冲突。陈友谅处于湖北、江西一带,是长江的上游,他可以顺流而下,直接冲击朱元璋的军队。

在陈友谅大军压境之时,朱元璋手下的谋士们慌了,有的说建议弃城逃跑,有的说退守钟山。这个时候刚刚投奔朱元璋的刘基表明的态度,大声呵斥众人:“主降及奔者,可斩也。”朱元璋听到刘基的话也下定了决心,就在应天和陈友谅决战。

龙湾之战:决定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

(刘基故居)

刘基的这句话,和土木堡之变后的于谦如出一辙。正统十四年,于谦曾面对满朝文武,大声呵斥:“言南迁者,可斩也。”在危机关头,总是需要这样的勇士挺身而出,才能转危为安。

龙湾之战:决定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

(于谦)

朱元璋百番思量之下,决定在龙湾这个地方迎战陈友谅的军队,龙湾这个地方地势窄小,不利于陈友谅的大船行动。

03

朱元璋命令手下大将康茂才,假意向陈友谅投降,因为本来陈友谅和康茂才关系比较熟,所以陈友谅的就同意了。并且陈友谅知道消息后很高兴,他想利用康茂才把朱元璋一网打尽,免除祸患。

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在江东桥会面,然后内应外合击溃朱元璋的军队,陈友谅大喜。江东桥本是个木头桥,在陈友谅的大船的冲撞下,可以轻易通过。朱元璋得知陈友谅上当后,马上命人用铁皮包裹江东桥,不久江东桥就变成了铁石桥。

龙湾之战:决定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

(陈友谅铜像)

在约定的时间内,陈友谅率领的强大的舰队,来到了江东桥。不过却发现这座独木桥现在变成了铁石桥,陈友谅心思谨慎,觉得其中一定有诈。在呼唤康茂才多次之后,无人应答。马上命人戒备,因为他觉得江东桥可能有人埋伏。

但是过了很久并没有伏兵出现,这就让陈友谅很纳闷了,在他多疑性格的驱使下,还是决定另选地点进攻。此时陈友谅的弟弟已经在龙湾地区登陆了,于是陈友谅命令船队驶向龙湾,然而这正好进入朱元璋的陷阱。

04

龙湾的朱元璋军队早已经埋伏好了,就等着陈友谅上门。朱元璋的实力在张士诚、陈友谅之下,尤其是水军,更是比如陈友谅差得远。陈友谅的大船就类似航母,而朱元璋只有少量的渔船,这样硬拼肯定是拼不过的。

龙湾之战:决定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

所以只能依靠伏击,出其不意攻击敌方的软肋。朱元璋采用的是刘基的建议,引敌深入,然后包围突袭。在陈友谅军队正在登陆途中,且大量船也已经进入了伏击圈。朱元璋挥动手中的旗帜,发动了进攻的命令。

第一路是朱元璋亲自率领的,军队并不多,目的就是让陈友谅的再次发出错误的命令。果然陈友谅又上当了,他见到朱元璋的兵力不多,就下令主力部队开始登陆。这时的部队是比较混乱的时候,朱元璋马上抓住了时机,命令徐达、常遇春、冯胜开始进攻。

龙湾之战:决定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

(朱元璋)

陈友谅的大多数军兵还在船上,少量部队登陆,三路大军直接包围了陈友谅的部队,加上张德胜的水军,陈友谅的船体宽大,在窄小的龙湾无法施展。只能被动挨打,朱元璋的水军以小船为主,也发挥了其作战优势。

不久陈友谅的军队就支撑不住了,有大量的士兵被杀,还有大量的军兵跳了河中被淹死。在陈友谅准备逃跑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此时是退潮的时间,很多大船已经搁浅,已经没有退路。

龙湾之战:决定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

明史中记载“战于龙湾,大败。潮落舟胶,死者无算,亡战舰数百,乘轻舸走。”就这样陈友谅大败,在慌忙之中也顾不得面子问题,只能找到了一艘小船逃跑了。此次陈友谅大败,不仅仅伤兵损将,还把几百艘战船都给了朱元璋。

搁浅的大船无法行动,陈友谅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的角色,朱元璋缴获的战利品极大得补充的他的水军,也为后来的鄱阳湖水战,争取了必要的时间和战争物资。

这次战役的胜利是朱元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成就了刘基的第一谋士的美称,稳固了朱元璋的政权,也为之后成立明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 《明史·刘基传》
  • 《明史 卷一百七十》
  • 《明史 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