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和赵春阳是在打工认识的,那时候工厂里都是一些年龄比他们大很多的人,只有他们两个是18岁,那些老工人对他们并不照顾,因为玲玲和赵春阳很能干,他们手脚麻利,又心灵手巧,做的活多,挣的钱也比那些老工人要多,所以他们俩的处境并不是很好,但是两个人齐心协力,后来竟然走到了一起。

玲玲跟赵春阳回老家的时候,她被那里的环境震惊了,她从小到大没来过农村,而眼前的景象比书本上描述的那样还要差,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玲玲不得不学着赵春阳那样脱掉皮鞋,赤脚走路,但是那泥巴路里掺和着石子和沙土,玲玲的脚被咯的生疼,脚底还被扎破了,似乎还冒着鲜血,最后还是赵春阳把她背回家。玲玲非常后悔,她甚至想过以后再也不要跟这样的人交往了。

到了家,玲玲的脑子还处在短路的状态,她这才知道嫁给一个人不是看男方个人人品好不好就行了,还要顾及到方方面面,赵春阳的母亲看到她来,既是兴奋,又有些局促不安,那天,她把家里的鸡蛋拿出来,给玲玲炒了一个普通的青椒炒蛋,那也是唯一可以算得上荤菜的菜了,吃饭时,他们把鸡蛋挑出来,放在玲玲的碗里面。临走时,他母亲还从衣服里掏出一块包着东西的布来,然后交给玲玲,玲玲打开一看,顿时泪流满面,那里面有三张一百块,还有50的,20的,甚至五毛,一毛的,玲玲知道这是他母亲攒了很久的积蓄,她自然不能收,她把钱退还回去,他母亲却说道,“我们家里条件是不好,但是这是我的一片心意,无论你和我儿子能否在一起,都请你收下吧。”

就是这句话,玲玲义无反顾的嫁了过来,他们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但是玲玲觉得只要一家人一起努力,到时候什么都会有,婚后,玲玲和老公去外地打工,他们住在一间小出租房里,日子过得虽然很艰苦,但是老公对她很好,尤其是玲玲怀孕生孩子时,老公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玲玲觉得自己没有嫁错人,她现在对那些钱也看的淡了,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够吃够花就行了,最重要的是平安快乐。

可是没想到,天不遂人愿,老公因为一场车祸,当场去世,得知这个消息的玲玲崩溃了,她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时候,周围的人劝她想想孩子,想想在老家的婆婆,玲玲慢慢的振作起来了,她知道,她不能倒下,她必须好好把孩子抚养长大,替老公好好孝顺婆婆,她每个月的工资并不多,平均下来一个月能挣2200元,她毫不犹豫的把1000元寄回去,留下1200元供自己和孩子生活,交房租,水电费,生活费,她有时候没钱了,就给孩子买俩馒头,让孩子吃,自己饿着肚子,老家的婆婆也会打来电话,问他们过得好不好,玲玲不敢将老公去世的消息告诉她,怕她接受不了,所以总是报喜不报忧,当婆婆问起春阳,玲玲总是说他工作忙,去加班去了。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玲玲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说婆婆不行了,玲玲顾不上请假,赶紧买了车票带着孩子回了老家,可还是没能见到婆婆最后一面,玲玲失声痛哭起来,她怪自己没能早到一步,其实这些年她也想着把婆婆接过去一块住,可是一来婆婆不愿意离开老家,二来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婆婆说老公去世的事。这时,有人给了玲玲一袋子东西,说是她婆婆生前留下来的,玲玲打开一看,失声痛哭起来,里面有两件小孩子穿的新衣裳,是婆婆亲手做的,还有一封信和一个存折,这封信是婆婆请人代写的:“玲玲,其实我早就猜到了,春阳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他和你一样是个孝顺的人,就算工作再忙,他也会抽个时间打电话给我,我知道你不想我伤心,所以我也没问你,就当他还活着吧。你给我寄的那些钱我一分钱都没用,一想到你以后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工作赚钱,我就难受的吃不下饭,睡得也不踏实,是我们家对不起你啊,你就带着孩子再找个好人家嫁了吧。别伤心,我去陪我儿子去了,我一点也不痛苦。你要好好的,照顾好我孙子,照顾好自己呀。”

玲玲哭着点了点头,她哽咽的说道,“妈,你就安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的。”玲玲做了一个决定,她这辈子都不要改嫁,守着老公,守着婆婆,带着他们的爱坚强的活下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