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何平:让“微光”成为电子行业的“强光” 点击上方

“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20年间,何平把一个校办小厂做成了上市公司。这不得不让人想一探究竟:这家由校办工厂改制而来的企业,是如何在这改革开放浪潮中,发展成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电子元件行业百强企业,并做到成功上市的呢?

临危受命挑大梁

1986年,浙江电子工业学校创办校办工厂——杭州微光电子设备厂,何平兼任厂长。1995年,由于看好电机市场,微光电子引进人才,进行电机生产。可世事难料,引进项目的负责人突然离去,并留下一屁股的债,工厂的情况变得非常糟糕,有员工陆续离职。两年后,学校做出决定,将微光电子厂转制给职工。何平站了出来,和另外四位职工一起,出资把“没有一分地,没有一间房,仅有一本营业执照,几件简单的设备,还有一些应收款”的厂子买了。

改制后的微光,离开了学校。何平在半山平安桥村租用了一间400平方米的简陋厂房。“那段时间算是最艰难的日子,厂里的设备不完善,而厂房在下雨天还会漏水,时而还会有泥鳅穿过……”时隔多年的诉说,何平的语气神情显得云淡风轻,但彼时的艰难,是他和“微光电子”漫长缘分的开始。

脚踏实地做电机

往后的三四年,日子虽然依旧艰苦,但微光电子开始陆续接到一些单子,渐渐地有了起色。2002年,何平带领微光电子移师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何平只有一个原则,就是脚踏实地。“当时,有两块土地供我们选,一块11.3亩,一块40亩。我考虑再三,觉得以我们那时候的实力,拿大的土地会比较吃力,于是选了11.3亩,小一点没关系,从小做起嘛。”2008年,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微光在开发区昌达路新建厂区,用地规模37亩。这一年,微光生产各类电机、风机300多万台,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内的澳柯玛、意大利WHIRLPOOL、土耳其UGUR等著名企业。2009年,杭州微光电子设备厂改制成为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由于效益节节攀升,品质口碑与日俱好,微光继续顺应形势,上了76.8亩的三期项目。

心怀远大终上市

2016年6月22日,微光电子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码002801。也许,在我们看来,上市,是让何平最开心的时刻。他却摇摇头说,没有最开心的事,上市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其实上市,也意味着压力更大了,多了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在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中,微光股份位列第57名,并进入中国电子元件百强盈利能力最强的十家企业;在微电机领域,如今的微光股份是行业内的“隐形冠军”:外转子轴流风机,国内第一;冷柜电机,世界第一;ECM电机,技术国内领先。

企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何平仍然谨慎。“我们微光是1998年校办厂改制而来,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获利者,我们要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我们也要居安思危,所有事情都得从实际出发,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就不盲目扩张业务了。”

因此,微光电子至今还是以电机、风机为主业。谈到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何平说,梦想是到2020年能实现10亿元的销售额,让员工收入再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是一次永不停歇的远征,一路走来,“微光”实际上已成为了一束照亮行业的“强光”。我们也期待着,今后杭州能出现更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微光”式企业。

来源: 余杭晨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