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对于魏国的贡献也是无人能比,但是对于曹操来讲他这一生最想做的就是当皇帝,那么他在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皇帝之前却把皇位让给了他的儿子也就是魏文帝曹丕。

曹丕直接逼迫汉献帝让位,还让汉献帝改名为山阳公,于是自己登上王位且正式改为魏国。那么在这里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曹丕能够轻易的把汉献帝逼的禅位,野心十足的曹操却没这样做?反而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曹丕,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

要知道曹操和曹丕想比较曹操虽然对魏国的贡献做出不可磨灭的成就,但是曹丕要比自己的父亲要心狠手辣的多,曹丕坐上王位是不断的靠欺骗自己的父亲和迫害自己的手足兄弟而成功的,当然也不可以否认曹丕之后是一个较为合格的君王并且能文能武,以及在他掌握大权的几年日子里,也做出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但是一到曹操去世的时候,青州就开始发生了反叛军的叛乱,这也侧面突出了他的能力还是有限与曹操相比是差好几个层次的。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分析曹操是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一个人,但是一个虚名是无法真正满足他内心的愿望的,他其实真正的目标是一统天下。如果曹操会选择当上这个帝王,他很有可能会被人们说成是乱臣贼子,不论是从看《三国演义》还是看一些相关的历史文献来看,曹操非常喜欢给那些出身贫寒确有一生本领的那些人机会,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的性格与天性是更靠向潇洒与随性的,如果他登上的王位,他就会被一些条条规规所束缚,甚至会被一些言论所约束,而且曹操也并不想整天被囚禁在帝王的权力中,相比与此曹操更喜欢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还有一个原因,曹操其实内心对周文王十分的敬重与崇拜,早年间曹操曾经说过如果自己登上王位的话希望自己能像周文王一样。说到周文王大家可能不是那么的了解,周文王在当时作为一个诸侯,对于自己国家的子民十分的爱戴以及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十分的看重。

当他的实力扩充到很大时候,他是完全有实力把昏君商纣王给打到的,因为百姓们已经受够了商纣王的残暴体制,但周文王并不想这么做,因为他对商朝仍然充满了感情,所以一直到周文王生命结束他这一生也没有背叛过自己的国家。

虽然周文王的儿子在推倒商朝的过程中没有反对但周文王确实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周文王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在大多数眼里是愚忠,但在曹操的心中能做到这种地步,能坚持自己作为国家忠臣,太值得让人学习了。

曹操对周文王那种精神境界可以说是十分的向往,曹操很清楚自己也是在汉年间出身,究其根曹操还是属于汉朝人,那么到了当曹操完全有实力推翻旧制度自己当君主的时候曹操得心中还是退了一步,曹操希望知道自己死的时候还是以一个汉朝臣子的身份而死的,他并不想去打破这个局面以及扣上背叛国家的罪名,这也是曹操没有迈出这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其实说到底,为什么曹丕能够轻易的把汉献帝逼的禅位,曹操却没这样做?就是因为曹操就是一个充满智慧一个眼光长远的人,不管是从他从一介草民的身份变成一代枭雄的过程中,还是自己没有逼退汉献帝下位的举动中,都可以看出曹操虽有做帝王的全部要素,却没有做帝王的那颗心,曹操并没有被所谓的权力富贵所迷失自己的心智,不论任何时候曹操的内心与头脑都是十分的清楚,走对一步将被世人所铭记走错一步将会被世人以及后人所厌恶。

即使在《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把曹操描绘的过于狡诈过于心计,甚至会引发一些读者厌恶这个人物,但真正的去走进历史去感受曹操那种宽阔的胸襟,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敬佩这样的人物,从他诗歌中就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个统治者的一个格局,与其说他是一个有野心的统治者不如说他是一个不被权力所迷惑的思想家。所以说曹操这一步走的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他的选择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偏差,反而是带给了很多人甚至后人们更多的尊敬以及崇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