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社投盟发起“GO*SU 闯成社创独角兽”项目,与美国奇点大学、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战略合作,选拔中国未来社创独角兽企业,为其提供“科技x商业模式x社会问题x资本”的支持体系,培育并引导下一代影响中国社会的新经济企业。

7月17-24日,“GO*SU 闯成社创独角兽”启动硅谷集结,未来社创独角兽们前往硅谷和奇点大学,沉浸式学习奇点大学的社会问题未来科技解决方案,并深访硅谷社会价值投资生态圈。

南方周末对本次硅谷集结进行了深度报道,本文首发于2018年9月20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主编详解:社会创新的N种新玩法

扎克伯格和太太联合发起致力于促进人类发展的“陈-扎克伯格计划”

从斯坦福大学到硅谷,从美国到中国,传统的慈善公益正在发生变化——已不仅仅是捐钱捐物,而是试图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范式、新突破。

何种模式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全球社会创新有哪些发展趋势?从斯坦福带回的理念、玩法,也许会给我们以新的启发。

2018年夏季,高温热浪席卷了整个北半球,北极圈内有的地方气温竟高达32摄氏度。从东亚到欧洲,多个国家出现“高烧”难退的情况。

据英国统计部门和多家媒体报道显示,2018年日本有近6万人因中暑入院治疗,英国更有上千人死于热浪。

目前舆论最普遍的看法是,全球气候变暖是极端高温天气事件频发的最大原因。除了高温炎热,气候变暖还会导致如暴雨和飓风等极端天气更猛烈、干旱时间更长。

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组织发布报告称,气候变化导致气温上升,全球11亿人将因高温而面临生存威胁。

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变暖问题,许多国际环保组织正在积极探索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环境保护基金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简称EDF)是美国一家有五十多年历史的非营利组织,专注于解决全球变暖、生态恢复等环境问题。

EDF最近发起了一个名为MethaneSAT的项目,计划在2021年之前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用以全天候监测地球上的甲烷气体排放。

甲烷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是等量二氧化碳的80倍。根据EDF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全球变暖问题至少有四分之一归咎于由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排放。

MethaneSAT卫星被专门设计为监测和定位全球范围的甲烷气体排放,包括大约50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国家、地区和其他产生甲烷排放的人类活动。

MethaneSAT卫星传回的数据将被免费开放给公众,帮助各国政府、企业和公民更精确地定位温室气体源头,更好地控制排放、减少污染。

MethaneSAT项目是今年全球气候行动峰会上的一个受人瞩目的案例。

2018年9月12日,全球数千名商界、政界和NPO(非营利组织)人士到达美国旧金山参会,共同探讨运用科技等创新手段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类似这样的社会创新之举,在全球公益圈已跳出原有慈善模式,在不断寻求新突破。

01

第一本关注社会创新的杂志

除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摇篮之外,硅谷还是社会创新的前沿阵地。

2018年7月,笔者跟随创立于深圳的社会价值投资联盟【GO*SU 】闯成社创独角兽项目团队来到硅谷,拜访了斯坦福PACS中心。

【GO*SU 】项目导师、营员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合照

PACS全称为Stanford Center on Philanthropy and Civil Society,是斯坦福大学利用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进行慈善和社会创新研究的主要机构。

从学术研究到实践推动,PACS的影响经由斯坦福辐射至全美乃至全球。

早在1891年斯坦福建校之时,创始人Jane和Leland Stanford夫妇便对这所学校有着朴素的愿景:培养受过良好教育且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2006年,三位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教授联合发起了PACS中心,他们希望将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应用到慈善和社会创新领域,同时带动其他多元学科背景的人利用专长解决社会问题。

Kim Meredith是PACS的首任执行董事,她介绍中心的发展理念:“PACS是一家很特别的研究机构,我们十分重视跨学科的交流合作。

与我们签约的教授来自科学、工程、社会学、商业和法律等多个学科,他们会去斯坦福各院系教课,把社会创新的意识和思维带给学生。

我们还很重视方法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学者们在PACS发起的项目可以与众多社会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开展合作,一同在实践中检验他们的想法。”

2010年,Kim推动PACS中心收购了《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自此,PACS有了一个连接学术研究和实践反馈的桥梁,也有了一个集结全球慈善和社会创新人士的传播平台。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2003年诞生于斯坦福商学院。“那个时候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本关注社会创新的杂志,我们是第一家。”

主编Eric Nee说:“哈佛有商业评论,麻省理工有科技评论,而且都运作得十分成功。斯坦福的教授们找到了社会创新这个突破点,他们想办一本杂志,加强这个领域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联系。”

十五年来,《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在全球的公益慈善和社会创新领域建立起了广泛的影响力。全球有4000多人为《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撰写文章,有超过200万人订阅《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的纸质杂志或网络文章。

“我们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投稿有非常严格的遴选标准。”

Eric说:“我们的使命是传播社创慈善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但必须有学术研究或实践经验证明这个方法可行。市面上有很多媒体和刊物专注于揭露社会问题,而我们更看重问题的解决方案。”

自2017年7月开始,该杂志(季刊)已有中文版,由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合作翻译出版。目前,已公开出版3期。

02

社创中的科技力量

究竟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最能体现当今社会创新发展的趋势?

根据15年的办刊经验,Eric代表《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给出了他的见解:“首先是科技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科技发展不断给社会创新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

2018年第03期的《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中刊登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案例:用无人机拯救正在消失的森林。

世界自然基金会有数据显示,地球上每分钟消失的森林面积相当于48个足球场(一个标准足球场场地大小为105米×68米,面积为7140平方米)那么大,直接导致了地球吸收碳排放和缓解气候变暖的能力不断下降。

一家英国创业公司开发了一种无人机,每分钟可种植60粒树种,比手工种植快60倍。无人机配有加压空气罐,可以将种子从3米高的空中喷射入泥土中,还可以进行植树后的施肥和喷洒农药等养护工作。

由6至10架飞机组成的无人机群,每天可种10万棵树,50个机群可以在一年内种植10亿棵树,这样足以在20年内减少20亿吨碳排放。

Eric说:“无人机种树还算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模式,很多在商业领域价值巨大的科技应用,本身就含有公益的基因。”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就是这样的应用。

2017年年初,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利用深度学习算法,通过App扫描皮肤获取图像,与海量皮肤癌患者图片作对比,可以迅速诊断出被测者是否患有皮肤癌。91%的准确率可比肩最资深的医生。

而IBM公司的Watson研究院,早在2016年便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将一位女士的基因与两千万例临床肿瘤案例对比,在医院传统诊断方法无法判断的情况下,确诊患者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白血病,这是人类医生无法达到的精度和效率。

除此之外,一种被称为“细胞农业”的清洁肉产业,也在近几年崭露头角。

从动物身上提取少量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细胞,在人工环境下进行培育,得到可食用的肌肉组织。用这些人工培育的肌肉组织制成的肉饼、肉块就是清洁肉食。

与传统肉类生产过程相比,清洁肉不仅避免了屠宰动物,还能节省饲养过程中对饲料和水的消耗,也不需要进行废物处理。

2017年,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维珍航空总裁理查德·布兰森都投资了位于旧金山的孟菲斯清洁肉食公司。清洁肉食被美国国家科学院认为是未来10年内最有可能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领域。

03

跨界合作成新趋势

“我们观察到的另一个趋势是市场化的解决方案,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Eric说。

用基于市场的商业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以解决某个社会问题为使命的共益企业,商业企业为品牌建设而参与的慈善捐赠或公益活动,运用市场经济形成长效机制如跨国碳排放交易等等。

根据《中国慈善家》在2017年10月的统计,自2006年共益企业的概念提出以来,全球累计已经有50多个国家、130多个行业的2200余家企业通过了共益企业的测评认证体系。

中国目前也有第一反应、众建筑、偶家科技、Bottle Dream、叫板披萨、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等十家企业通过了共益企业测评认证。

共益企业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里发展势头迅猛。

影响力投资也是近年来崛起的一股力量。这个概念最初在2007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首先提出。

根据全球影响力投资网络(GIIN)2018年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投资资产规模已超过2000亿美金,发展速度之快堪比商业类风险投资基金。

有没有一种模式可以将传统慈善捐赠和影响力投资结合起来?一篇发表在《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题为《慈善有限责任公司的崛起》的文章给出了答案。

2015年12月1日,为了纪念第一个孩子的诞生,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和妻子普莉希拉·陈一同宣布了“陈-扎克伯格计划”。

从夫妻共同拥有的Facebook股票中拿出99%做慈善捐赠,以“支持探索人类潜能的事业,为下一代争取更加平等公平的环境”,这笔资产在当时价值450亿美金。

陈-扎克伯格计划是以营利性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注册成立的,其运营范围包括传统慈善捐赠、影响力投资和宣传类活动。

有限责任公司虽然无法享受传统基金会的免税福利,却可以避开架在基金会身上的强监管枷锁,为捐赠人换回更灵活多样的运营模式、更大的自主控制权,和更好的隐私保护。

扎克伯格夫妇并不是使用有限责任公司做慈善的首例。在他们之前,史蒂夫·乔布斯的遗孀劳伦娜·乔布斯和eBay的创始人皮埃尔·奥米迪亚夫妇都曾低调地设立过慈善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

但扎克伯格夫妇高调公开的宣布在美国高净值人群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越来越多顶级富豪开始思考是否也应该用这种形式来做慈善。

“最后一个重要趋势是跨界合作”Eric说:“科技进步和市场化的解决方案都给跨界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我们倡导的跨界合作不是指不同行业NPO之间的合作,而是指政府、商业和非营利界之间的合作,并且应该尽量在合作中模糊三者的边界”Kim补充说。

英国的公益金融组织Social Finance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社会影响力债券,这种模式很好地演绎了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之间的三界合作。

但即便是Social Finance的项目负责人也承认,影响力债券项目运作周期长、机制较为复杂,对于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制基础要求较高,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这些尝试最终都希望达到系统性变革的效果”Eric说。

借用瑞士著名社会创新组织施瓦布基金会的创始人Martin Fisher的话来说,系统性变革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多数相关参与者解决重大社会挑战的方式,使受此问题影响的关键人群大大受益”。

04

中国实践

“国外的案例令人很受启发。但是中国市场很大,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做社会创新方面的探索。我们国家的好案例、好模式也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GO*SU 】闯成社创独角兽项目的同行导师、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友成基金会”)秘书长零慧说。

【GO*SU 】项目同行导师合影

友成基金会从2009年开始推动城市退休教师乡村支教项目,将退休名师对接给贫困地区学校,重点辅导校长提升学校管理,帮助教研组改进教学方案,将传统输血式支教改为造血式支教。几年下来,成效显著。

后来借助互联网,友成基金会将北京知名中学的名师课程以视频形式输送给乡村学校,组织乡村教师学习视频、改进备课方案。

从初一到初三,采用这种模式的实验组学生数学课成绩比对照组平均高出20分。

友成基金会将实验结果上报教育部,获得中央有关领导批示,考虑在全国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育扶贫,并且推广到全科教学。

2015年在杭州成立的老爸评测科技有限公司是另外一种更贴近商业的有效尝试。从最初发现女儿的包书皮有毒,到自掏腰包开办公司做专业化学品毒理检测,老爸评测已经成功探索出了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我们公司按照欧盟的高标准来检测产品,同类型产品里只选一款最好的放到网上商城里卖。有厂家想要提高产品质量主动找过来的,我们就会告诉他们如何改进”创始人魏文锋告诉南方周末。

现在,魏老爸的微信公众号、抖音、知乎等账号总计有粉丝超过300万人。2017全年营收达到40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水平也足以支持公司可持续地运作下去。

“最有趣的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再在一线城市做检测时发现,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包书皮都合格了”魏文锋兴奋地说:“在全行业内达到相似效果的还有塑胶跑道和厨房洗碗布这些产品。”

老爸评测现在已经成为了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授权检测单位,发现任何问题可以立即上报,协助政府监管部门快速查处有毒有害产品。

“中国有很多有想法的实践者在社会创新领域做各种尝试,而且目前社创在中国还只是初始阶段,我们相信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涌现出来”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秘书长白虹最后说。

社投盟秘书长白虹与奇点大学导师合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