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中,钢琴大师内尔森弗莱尔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贝多芬、舒曼的协奏曲,让我等在座者莫不感叹于年过七旬的他对技巧非凡的掌控和对音乐深刻的感悟,也更为期待早日聆听到他的独奏音乐会。现在这个愿望很快就会变为现实,6月24日,弗莱尔将带着一套从各方面而言都颇具挑战的曲目重回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与上海和成都的乐迷再续前缘。

  年少得志的钢琴家

  1944年10月,弗莱尔出生在巴西的博阿-埃斯佩兰萨,当他三岁开始学习钢琴后不久,当地的老师就发现难以胜任这位极具音乐天赋的小男孩儿的教学了。于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弗莱尔移居里约热内卢。起初性格有些叛逆的他学习的进展并不顺利,好在不久后他遇到了一位良师妮斯·奥比诺(Nise Obino),弗莱尔日后常说,这位老师造就了他的一切。奥比诺重新燃起他学琴的兴趣,在三个月的密集训练中为他做好进一步深造的准备。那之后他同时师从奥比诺与李斯特的再传弟子露西亚布兰科(Lucia Branco)。

  弗莱尔与阿格里奇

  弗莱尔十三岁那年,父母为他报名参加首届里约热内卢国际钢琴比赛,他也是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因此本未抱太多期望,或许也正因是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下登台,赛场上他的发挥超出预期,一路过关斩将,直奔决赛,最终名列第九。同时,他还获得了巴西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支持他去任何地方深造。只是那时弗莱尔年纪尚小,他并不急于出国,依旧专心随奥比诺学习,期间仅协奏曲就积累下14部之多,还接触了很多大型独奏曲目。

  两年后,羽翼渐丰的弗莱尔跨出国门,去到维也纳,成为名师布鲁诺·塞德尔霍费尔(Bruno Seidlhofer)门下的弟子。不过很快弗莱尔便意识到塞德尔霍费尔虽是一位很好的音乐家和老师,但与这一阶段的自己似乎并不契合,彼此互动不佳。相较之下,课堂外的音乐生活——无论是欣赏音乐会还是聆听唱片,却让他眼界大开,“我听唱片的时间比练琴的时间多”,他如是说,拉赫玛尼诺夫、鲁宾斯坦、诺瓦伊斯(Guiomar Novaes)、霍洛维兹等大师的演奏让他受益匪浅。对他而言诺瓦伊斯的琴声是“黄金与水晶一样的混合,堪称史上最美”,而拉赫玛尼诺夫演奏的舒曼《狂欢节》和肖邦《降b小调第二奏鸣曲》使他“一听就为之疯魔,听到上瘾”,拉氏的个性、节奏、弹性速度、音色……一切都令他着迷。其实从他日后的演奏中,我们也不难寻见来自这些前辈的影响。

  也就在那时,弗莱尔结识了玛尔塔·阿格里奇,彼此一见如故,友谊持续至今。对他而言,“她是那一代中最优秀的钢琴家之一”。这之后他俩常以双钢琴组合的形式一起合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弗莱尔先后在里斯本的维安纳·达·莫塔与伦敦的迪奴·李帕蒂两项国际比赛中夺魁后,他的职业独奏家生涯随之启航。

  1981年作为巴西政府文化使者访问北京,演出独奏音乐会。期间,游览故宫留影。

  在巴西的家中

  录音见证艺术轨迹

  成名后的弗莱尔,对自己的艺术标准极其严苛,且始终保持低调、谦逊的本色。他将每年的演出日程尽可能控制在60场以内,录音也不多,《纽约时报》因此将他誉为“可遇而不可求”的钢琴大师。不过这种种原因也导致他的声望与才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成正比,即使当著名音乐评论家哈罗德·勋伯格在《不朽的钢琴家》中提到他时,也仅被与好友阿格里奇联系在一起。勋伯格写到:“有一段时间,她与杰出的巴西钢琴家内尔森·弗莱尔交往,他至少在一个方面肯定使她自叹不如,他首次公开演出时只有四岁”。国内乐迷对他有限的了解,同样因其与阿格里奇合作的数张广受褒奖的双钢琴专辑。显然,这对实力并不在阿格里奇之下的弗莱尔颇为不公。

  好在当年PHILIPS唱片公司推出的“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中特别选入一套弗莱尔的专辑(他能跻身此系列74位活跃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的琴坛大家之列,足见在业内地位之高),才让我们对他早年的演奏风采获得更全面的了解。他演奏的肖邦“升c小调”和“降b小调”两首玛祖卡,弱化了其中的斯拉夫气质,使之成为更纯粹的舞曲。在肖邦《b小调第一诙谐曲》中,他的技巧和音乐皆是如此自然,且很有煽动性。相比许多同行,他对肖邦《b小调第三奏鸣曲》的诠释似乎简单的多,但却极富想象力,整部作品闪烁着耀眼而直率的光芒。唱片中还收录了难得一见的小约翰·施特劳斯——戈多夫斯基的《蝙蝠音乐会曲》,这里展示的不仅是弗莱尔对于各种高难度技巧随心所欲的驾驭,与此同时,他那优美多变的音色和优雅柔韧的风格也使自己的演绎更具音乐性和说服力。当演奏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十号》时,他始终让听众沉浸在理智与热情兼具的情绪中,特别是那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滑奏,叫人称绝。

  不过弗莱尔的琴艺真正为更多人所识,还缘于他与DECCA公司签约后,接连录制的一系列曲目风格多元且演绎广受好评的唱片。据钢琴家本人所言,他之所以愿意重回录音室,正因对如何演奏肖邦的作品“终于有了些心得”。想来这也是他在一开始就录下肖邦全部的练习曲和第二、第三奏鸣曲的原因所在。

  即便反复聆听,我仍很难相信如此完美的肖邦练习曲竟是出自一位年逾花甲的演奏家之手,哪怕是最难的技术片段,他都能在不经意间将之轻而易举的“攻克”,更可贵的是他绝不刻意突出华丽的炫技性,而着力于在自然流畅的演奏中让音乐传递出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与情感,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最高级别的“技巧”。以《C大调练习曲》(作品10号之1)而言,他注重对左手低音线条的刻画,琴音非常扎实,加之对踏板的巧妙运用,使乐曲顿显雄浑有力。如此大气磅礴的演奏始终贯穿于全部练习曲间,至最后的“b小调”(八度)、“a小调”(冬风)和“c小调”则到达顶峰。这些练习曲在他指下既浑然一体又各有千秋,而他那刚柔相济、气韵非凡的演奏,也让人相信这位一贯严于律己的钢琴家至今仍保持着最佳的演奏状态。

  此后弗莱尔录制的肖邦夜曲全集,又以温暖的音色,流畅、灵活的分句,将我们带回那个似乎已渐行渐远的钢琴演奏艺术的“黄金年代”。较之弗莱尔早年录制的一张夜曲选集,这里的演奏在保持纯粹本色的同时,细节更为丰富,琴声中既有明朗的诗意、柔美的梦境,亦有对肖邦孤独、忧郁心境的写照。他对于曲中弹性速度和装饰音的自如运用,显然也是对老一辈大师们留下的优秀传统最好的传承与体现,并籍此将肖邦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根源追溯的更为深远。

  然而让弗莱尔“有了些心得”的又何止肖邦,勃拉姆斯同样为他所爱。曾经,当他在学习的道路中遇到瓶颈,甚至一度想要放弃钢琴时,是勃拉姆斯的作品帮助他找回对音乐和演奏的热情,在此后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历久弥新。他最近录制的勃拉姆斯《f小调第三奏鸣曲》以精湛的技巧、恢弘的构思和汹涌澎湃的激情,令人叹服不已。面对在六十年前的里约热内卢比赛中助自己一臂之力的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我们又不难发现如今的他正以一种举重若轻的美学来诠释这部宏大的篇章,且比起年轻时更好的把握住了潜藏于音符中的脉动和对比,其造诣与才情昭然若揭。他也让世人充分意识到维拉-罗伯斯钢琴作品的价值所在,而他演奏的德彪西的作品,又从不乏变幻多姿的色彩。

  过往对于弗莱尔演奏的种种美好印象,是否将在这次他于上交音乐厅的独奏会中完美再现,相信大家与我一样期待。

  音乐会信息:

  “从贝多芬到南美洲”

  内尔森弗莱尔钢琴独奏音乐会

  From Beethoven to Latin

  Nelson Freire Piano Recital

  贝多芬: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 No.2

  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10

  -------

  勃拉姆斯:四首钢琴小品Op.119

  德彪西:不太慢的慢板圆舞曲

  怪物的舞步

  阿尔贝尼兹:回忆(选自《伊比利亚》组曲)

  纳瓦拉

  Program

  Beethoven: Piano Sonata in C sharp minor “Moonlight” op.27 n.2

  Beethoven: Piano Sonata in A flat major op.110

  ---中场休息---

  Brahms: Four piano pieces op.119

  Debussy: La plus quelente

  Golliwog’scake-walk

  Albeniz: Evocacion (from Ibeia)

  Navarra

  6月24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独奏音乐会会|曲目同上

  售票微店

  上交音乐厅官网

  http://www.shsymphony.com/item-index-id-1061.html

  时间:2018年6月27日周三19:30地点:特仑苏音乐厅(成都市蜀都大道水碾河路48号)

  大麦网售票热线电话:10103721

  成都特仑苏音乐厅售票电话:028-8445 6111 028-8445 6688

  其他演出计划

  6月23日杭州大剧院

  杭州爱乐乐团|指挥:黄佳俊|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

  杭州大剧院官网

  http://www.hzdjy.com/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