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烽烟四起,各路军阀割据混战,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这也是中国近代最混乱的时期,论起影响近代的大军阀,大家都知道的像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作霖等等,这些军阀中,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军阀应该出自地主或者名门大家,可是不然,所谓乱世出枭雄,有很多军阀出身一般,最后才飞黄腾达,比如今天我们要谈论的大军阀段祺瑞。

民国军阀为扩充军队向日本借款5个亿,最后逼的讨债人破腹自尽

段祺瑞出生在一个有着军功的家庭,他的爷爷曾经讨伐过太平天国,捻军并借此起家,小时候,段祺瑞的爷爷希望他能参加科举跟随大流而不是投身军旅,磨练胆魄。

然而命运总是会捉弄人,段祺瑞的表现令他的爷爷大为失望,受到家庭的影响段祺瑞不喜欢四书五经,求取功名反而对舞刀弄枪很感兴趣,无奈之下段祺瑞的爷爷只能强迫他进了私塾,希望段祺瑞能够在那种环境里耳濡目染。

民国军阀为扩充军队向日本借款5个亿,最后逼的讨债人破腹自尽

对于段祺瑞来说不幸的事发生了,他的爷爷去世了,从此以后段祺瑞再也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少爷,他的家庭开始没落,甚至要将祖传的砚台木桌典当出去。

后来安徽遭遇大旱,灾情严重段祺瑞一家已经到了吃不上饭的地步,那时段祺瑞心里想,自己的爷爷就是靠从军成名,自己为何不去参军呢,况且当兵还能填饱肚子补贴家用,于是段祺瑞告别了家里人,为了讨一条生路,走上了军旅。

民国军阀为扩充军队向日本借款5个亿,最后逼的讨债人破腹自尽

1885年,李鸿章创立了天津武备学堂,打算从淮军中招收学员,当段祺瑞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改变命运的绝好的机会,于是,段祺瑞便迫不及待的报了名,并且在考试中名列前茅,最终选入了炮兵科学习。

时间过了两年,段祺瑞以“最优等”的成绩,从学堂毕业,不久又被选派到了德国学习军事,段祺瑞回国以后,李鸿章再次指派他前往克虏伯兵工厂实习,去学习世界最先进火炮制造和使用技术。

民国军阀为扩充军队向日本借款5个亿,最后逼的讨债人破腹自尽

1890年年底,段祺瑞学成归来,先后任职于北洋军械局和威海武备学堂,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袁世凯奉旨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并在保定创办新式陆军军官学校,正当亟需用人之际,时任天津武备学堂总办的荫昌将段祺瑞推荐到袁世凯的门下。

段祺瑞不凡的背景和资历,很快引起了袁世凯的注意,先后担任了北洋新军第三、四、六镇统制等职,随着在军界的地位不断的攀升,他在政界也迅速崛起,开始步入了北洋集团的核心圈子。

民国军阀为扩充军队向日本借款5个亿,最后逼的讨债人破腹自尽

1916年至1920年,段祺瑞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实际掌权者,但面对空空如也的国库,和军队扩充的花费,他犯起了难,这钱该向谁借呢?作为一战的爆发户,日本自然就成了段祺瑞首选的“冤大头”,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对中国一直怀有不可告人的狡诈心思,希望加强对华全方位渗透,借此机会,段祺瑞正好挫其锐气。

民国军阀为扩充军队向日本借款5个亿,最后逼的讨债人破腹自尽

一个缺钱,一个有钱,简直是无缝对接,加上中日关系犹如“哥俩”,于是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史上非常有名的“西原借款”, 仅日本西原龟三就一共经手了八笔对华借款,前后总计达到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值得一提的是,“西原借款”只是段祺瑞对日借款的一部分,有人统计,其总额一共达到了五亿日元,而且,日方全部是实足交款,未取回扣和佣金。

民国军阀为扩充军队向日本借款5个亿,最后逼的讨债人破腹自尽

话说,段祺瑞正是利用这一借款,建立军队,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当时皖系军阀有一句话,即“官员无欠薪,军警无欠饷”,让其他各路豪杰羡慕嫉妒恨。

由于段祺瑞是用交通、铁路、林矿等名义签署借款合约的,所以有些部门的负责人认为“还本付息”是他们的责任,要开展业务,好还钱给日本人,当然,也让段祺瑞别挪用借款。

民国军阀为扩充军队向日本借款5个亿,最后逼的讨债人破腹自尽

但段祺瑞一句话说的非常直白,直接堵住了悠悠众口,“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时,这些借款,谁打算还他呀?到时候,一瞪眼就完了,言外之意就是,向日本辛苦借来的钱,为什么要还呢?

当然,为取得这笔款项,段祺瑞的抵押品都是以电线、森林等无法变现的东西,如果段祺瑞不还钱,日本人也无可奈何,这东西没法收回日本去,但这却为日本后来全面侵占东北埋下隐患。

民国军阀为扩充军队向日本借款5个亿,最后逼的讨债人破腹自尽

后来,段祺瑞下台之后,继任者也不承认这笔借款的合法性,段祺瑞都下台了,更不可能还钱,这让1929年经济危机来临时,日本“一朝回到解放前”,甚至逼的讨债人佐分利贞男破腹自杀,段祺瑞这笔借款,算是报甲午战争的一箭之仇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