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人。其生卒年代大致为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比孔子晚了一百多年,基本上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体系,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惨烈。当时策辩之士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纵横捭阖,游说君王,都企图让君王接受其主张,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孟子也周游列国,大力宣扬自己的仁政学说,却始终不得志。于是在晚年回到家乡,退居讲学,著书立说,直至去世。

孟子被后世儒家学派奉为亚圣,在儒家理论中占据颇为显赫的地位。但是,今天读《孟子》,我们却可以读出许多颇具现代性的思想。

孟子围绕仁政学说,发表了诸多关于人性、社会、政治、思想、历史等问题的观点,其中多有闪耀着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光辉的精彩论断和创新思想。孟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愚腐之人,相反,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极深切的洞察和清醒的认识,并深入到权力的本质进行思考。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并不存在限制权力所需要的制度设计的可能性,也缺少相关的思想资源。因此,他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从社会和生活的常识出发,提出仁政学说,试图以此改变权力的品质。两千多年前孟子能够有这样的思想,已是极为难能可贵。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更是石破天惊,成为两千多年历史进程中的绝响。

孟子强调士人的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强调士人的人格尊严,认为士人追求并掌握真理和大道,从而拥有了与傲慢的权力平等对视的资格。阅读《孟子》,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孟子的浩然正气所感染。正是这种浩然之气,使他的文章显示出雄浑博大的气势。正如清代方宗诚《论孟子文法》所言:“诸子之书,理纯义正,气盛词达,奇纵变化而语不离宗,未有如孟子者也。”

活动信息

主题: 

为什么这个时代我们要读孟子?——《读古人书之》新书发布会

嘉  宾:邵永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点:哈尔滨易闻思修 · 商城店(哈尔滨道里区中央大街100号中央商城六楼)

时间:2018年10月21日(周日)15:10—16:40

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博雅讲坛  易闻思修连锁书店

战略合作:京东图书

主讲嘉宾

邵永海,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和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获得者。

山东德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汉语史教学科研工作。深受学生爱戴,人称“邵公”。著有《读古人书之》,参与编写、编著有《古代汉语经典精读》《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肆)》《汉语史论文集》等。

主题图书

《读古人书之》

作    者:邵永海

毕生研究之集大成,

带你去探寻孟子思想的真实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