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和两个重孙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值重阳节到来之际,宜宾新闻网记者采访了本市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他们四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令亲朋好友赞叹不已。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感受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聆听他们的幸福故事。

最小7岁 最年长87岁 四世同堂同住一房

“我的最小的重孙今年都7岁了,在上小学一年级了。”

16日上午,记者在宜宾南岸一小区中见到了今年87岁的老人李国培,他开心地和记者聊起了家常。

李国培是珙县巡场人,他和老伴饶寿章都是教师,结婚已经60多年,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也已经60多岁,孙儿、孙女、重孙、重孙女加起来,全家一共有13人。

“我和爱人,儿子、儿媳及孙子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三室一厅住着四代七个人。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外地上班,家里都是我儿子和儿媳照顾两位老人。”李老的大女儿李佳玲说,因为她的儿子从小都跟着外公,所以儿子也随了外公姓李,祖孙俩人感情特别深厚。

二女儿家蓉虽没和父母同住一起,但却在一个小区内,每天都会过来看望照顾父母。

记者在李老家中看到客厅里摆放着一台钢琴以及小孩的各种玩具,墙上挂着家里人的照片,特别醒目的是靠窗的长桌上依次摆放了6台电脑,家里晚辈人各有一台。整个家庭充满了四代同室生活的和谐温馨气氛。

曾经是李老学生的江女士和李先生正好也在重阳节前来看望老师。说到老师一家人,江女士十分感慨,“他们家庭相处非常和睦,四代同堂居住在现在的城市家庭中十分难得。特别难得的是子孙辈都非常尊老孝顺,他们搬过几次家,每次搬家,总是把最大最好的主卧室让给老俩口居住,孙辈主动住最小的房间,我曾经问过老师的女儿,想没想过单独居住,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她回答说自己儿子觉得公公婆婆年老了,住在一起方便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儿子有这份孝心,自己作为女儿,更应该孝敬父母啊”。

李老弹钢琴,饶老就在一旁欣赏。(宜宾新闻网 喻熹 摄)

晚年生活弹琴、阅读、散步、外出旅游

作为一名老教师,李老喜欢阅读,孩子们便为他订阅了他喜爱的报纸和杂志;李老喜欢弹钢琴,小辈们便给他买回了一架钢琴放在家里,供他弹琴娱乐。

采访中,在大家的邀请下,李老兴致盎然的弹奏了一曲《牡丹之歌》,优美的旋律使得大家不由赞叹。

“爸爸弹琴,妈妈就听,爸爸看书,妈妈就玩‘连连看’(一款手机游戏)。”大女儿李佳玲说。家里小辈主动承担了家务活,老俩口的一日三餐都很规律,早上,他们会晨练,父亲还自创了一套健身操;晚饭后,他们会去江边散步,感受宜宾的发展变化。

李老平时喜欢看的杂志。(宜宾新闻网喻熹摄)

二老的生活乐趣还很多。“前几年,我们身体条件好一些时,孩子们不嫌麻烦,陪着我们去了很多城市旅游,三亚、深圳、澳门、香港……”。

说起外出旅游的情景,李老脸上洋溢着笑容,他说,“尽管年纪大了,但仍然去体验了乘飞机,看大海,感受大城市的繁华,我很满足。”

李老年轻时身体较差,曾患有甲亢等疾病,但在家人们的悉心呵下,已经痊愈,如今87岁的他还挺健朗。李老说,今后他还想去云南旅游,看看那里的蓝天白云……

李老和饶老合照。(宜宾新闻网 喻熹 摄)

“以孝为先”家风好 二老幸福度晚年

李老曾是一位语文教师,他教过小学和初中,老伴饶老师曾是一位幼儿园园长。在两位教师的影响下,他们的两位女儿和一位外孙女也成为了教师。

“父母对学生很关爱和负责,也许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所以后来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大女儿说道。

李老的两个女儿都是教师。她们表示,正是从小父母的教育,使她们深切感受到了为人师表的意义,从而自己也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

当记者问到李老,教师这份职业带给他的是什么时,他说:“我教书35年,收获最大的就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培育人才,所以现在我80多岁了,仍然在学习中,学习使我感到快乐和满足。”

“每天做饭,孩子们都是按照我们两个的口味做饭菜;每次外出,小重孙都会过来牵着我的手;每年过节过生日,孩子们都会给我们买礼物……”说起儿孙辈的关心和孝顺,饶老一脸的幸福感。

正是“教育世家”散发出的书香气息,营造出了这个四世同堂家庭“以孝为先”的良好家风。正是这个大家庭孝老爱老的温馨气氛,使得两位八旬老人拥有了幸福的晚年生活。(记者 喻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