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24时(明天晚上12点),根据“十个工作日”原则,2018年成品油调价窗口将第20次开启。目前,上调节奏明显,“四连涨”基本上是板上钉钉。

预计油价上调在169元/吨左右

折合零售价约上调0.13-0.15元/升

(注:最终请以下周一晚上发改委公布的油价调价通知为准!)

受此影响,届时全国各类汽油价格都要接近或超过8元/升的水平

请广大车主们做好思想准备!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此次油价上涨落实以后,国内油价将迎来年内第十三次上调!

到目前为止,

今年国内油价共经历了20次调价

其中:12次上涨,7次下调(其中一次是降税),1次搁浅

详情如下↓↓

< 2018年国内油价调整走势 >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经历以上20次成品油调价涨跌互抵后

汽油共上涨了1265元/吨,

柴油共上涨了1225元/吨!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不知不觉,油价已经飘到8元了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今年油价到底怎么涨上去的?

以北京为例,看一下今年以来各型号油价的变化情况↓↓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10月以来,国际油价有如过山车,大涨过后,又大跌,震荡起伏较大

不过国内油价向来坚守“跟涨不跟跌”的规律

一直居高不下,坚守阵地

真不愧是“我和原油不一样”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但是群众也不是瞎子,前几次油价调整

看着国际油价的下跌,无疑都让发哥的涨价变得十分尴尬

面对车主们对国内油价“虚高”的指责,

两桶油的专家一直表示,石油公司暴利是一种误解

然而,国内油价是否虚高?石油公司是否暴利?石油行业利益链条错综复杂

“一桶油,半桶税”的说法已经是老生常谈

国内油价高在哪?税!

早在几年前,就有国内油价比美国高的各种声音

当时发哥和两桶油轮番上阵为油价辩解时也指出:

“比‘裸油价’,中国油价低于美国,之所以终端销售价格高,是因为税收负担重。”

09年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曾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油含税零售价要稍高一些,但不含税价格基本相当。”并强调说:“税收体现了一国政府宏观调控意图和政策导向。”

中国在石油产品上,实行着重税制度,而且这重税制度,实际不落实为特别重的资源税等、作用于生产成本,而落实于增值税和燃油税等、作用于消费成本

也就是说,成品油终端零售价格高,

其实不应该怪几大油企,更不应该怪发改委,

那到底该怪谁呢?似乎应该怪罪财政部?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但是,中国油价比美国高,首先就高在税收上。关于这点,毋庸置疑!

毕竟,中国汽油税约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倍

不过,还有一些常被车主们忽略的因素:

输送和销售成本,以及炼厂的原油成本...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中国汽油零售价格中输送和销售环节成本所占比重过高

(注:美国零售和输送环节成本一般占零售价格的12%左右,但中国的这一占比为20%左右。)

此外,中国炼油厂的原油成本相对美国炼油厂的原油成本也要高一些,

但这个因素对成品油价格的影响要小于税收、输送和销售成本~

总的来说,如果不跟老美比税,

顺便不比成品油质量、不比炼油工人工资、不比国民收入、不比道路收费等等等,

那么,我们的“裸油价”确实不高……

而且,油价其实也没有太多可比性,因为从成品油价格构成上就不一样

在我国,成品油价格一直采用政府指导价,

终端零售价不完全反映生产销售各环节的成本和收益结构。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从2009年元旦起,我国实行成品油税费改革,并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定价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流动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但在制定油价时,

综合参考国际原油的标准是什么?

合理加工利润又是多少?

并没有明确

计算方式业内人士都不知情,外人更无从知晓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成品油价格构成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国际原油,即石油成本;第二是税收;第三是加工利润。“但这三项都是模糊的。”

以前,我国按照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平均原油作为原油参考价格,现在则综合考虑三地平均油价。

至于“综合考虑”如何计算?无从摸透

至于加工利润,只有专业机构才能推测到一个大概的数值

以前,发哥相关人士曾表态,成品油定价机制不能让人人都算得明白,为的是防止投机

所以,油价到底由什么决定?

谁是油价的最大受益方?

未来油价又将何去何从?

关于这些,官方、业界至今争论不下,车主们更是看不清、摸不透

我们能看到的是,每每国际油价上涨,两桶油向发改委和社会“诉苦”,自己的炼油又亏损了~可到底怎么亏损,炼油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从来不向社会公布

油价四连涨!债易收恳请石油巨头公开成本


该透明的不仅仅是定价机制,还有垄断企业的成本和“适当利润”

涨价并不可怕,怕的是都不知道为什么涨

如果油价成本永远讲不清,却总喜欢用“我们的原油购进成本远高于欧美国家”来辩解国内油价差异的事实;新成品油价构成参考模糊不堪,却总喜欢用“综合考虑”来搪塞民众疑惑

那么,就算油价真涨到100块钱一升

估计也没啥稀奇的了

中国油价之怪现状,绝非涨多跌少这一点

虚无的市场化、模糊的新定价机制

以及名为改革实则加税的燃油费改税等等

目标似乎永远明确,

但我们则迟迟无法到达,

垄断的依旧垄断,利益各方依旧在狂欢,高油价依旧……

或许,谁都没有错,错只错在我买了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