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发布了2018年年报。

相对于恒大一年取得的业绩,一行简短的字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回顾一年,恒大表示已完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誓言要在3-5年能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之一。

从地产第一到新能源第一,恒大的转型为何如此急迫?


从地产第一到新能源第一,恒大的转型为何如此急迫?

从年报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市场经过了一整年的调,。但是眼光独到的恒大依然取得不俗业绩。

1.88万亿的总资产超过碧桂园和万科,稳居全国第一。

超过41%的年复合增长率,让中国恒大5年内资产增长5倍。

净利润同比大涨106.4%,超过700亿元,营业额4662亿,同比增幅高达49.9%。

从地产第一到新能源第一,恒大的转型为何如此急迫?


在多家地产公司受政策影响,收缩战线,盈利受损的背景下,恒大能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验证的是恒大在主营板块高效的管理方式。

恒大史上最好的年报诞生在2018年,但是恒大却坦言转型已经箭在弦上。

恒大的转型历经尝试,却依然只有地产一个支柱

恒大并非第一次提出转型,先后验证了粮油、矿泉水、足球、学校等等方向,但是最后均没有形成利润规模。

除了足球以外,基本都草草收场。

对于一家总资产近2万亿的巨型企业来说,能够匹配的行业并不多。

尤其是那些已形成规模的行业,基本已被行业龙头把持已久。新进入者的能否安然跨过门槛,是摆在恒大转型面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从地产第一到新能源第一,恒大的转型为何如此急迫?


许家印的选择,下一个万亿市场

虽然健康和旅游酒店行业均已形成万亿规模,恒大作为地产龙头也有一定优势。

但是在多次尝试之后,许家印还是有了新的选择-新能源汽车。

为了能够跨过行业门槛,恒大利用资金优势展开了一系列并购。

在同贾跃亭分道扬镳之后,恒大的新能源之路开始走向正轨。

从地产第一到新能源第一,恒大的转型为何如此急迫?


1月15日,恒大旗下恒大健康以9.3亿美元收购瑞典电动车公司NEVS的51%股权,这家拥有萨博汽车公司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成为恒大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一周之后,恒大又以10.6亿元完成电池技术的收购,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58.07%股权给恒大电动车业务完成动力电池的拼图。

3月15日,还是恒大健康,又以5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拿下泰特机电70%股权,将轮毂电机技术收入囊中。

至此,恒大已基本完成新能源全产业链的闭环。

而年初,许家印亲自拍板完成的同科尼赛克合作组建的合资公司,极有可能在未来完成最后的组装任务。

从配件到组装、从技术到品牌。恒大仅仅半年就将新能源阵营集合完毕。

以恒大的执行力,从地产第一到新能源汽车第一,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转型的决心。

从地产第一到新能源第一,恒大的转型为何如此急迫?


不仅仅是许家印,地产商的转型一刻未停

2018年,中国地产行业前三,恒大已转向新能源、碧桂园转型做机器人、万科更是喊出“活下去”的口号,将业务扩展到物流、创投等多个领域。

但是正如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说的那样,万科找不到一个比地产更赚钱的业务。

恒大和碧桂园也很难。

如今的地产商转型,更多的是未雨绸缪,但是作为主要输血来源的地产版块。

他们只有调整,没有放弃。

地产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就是现金奶牛,手上的利润可以投资未来,但是奶牛并不会丢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