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坠地时的哭声,是安全的标志。孩子在出生时,妈妈最想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如果哭声流畅、洪亮,说明孩子平安,妈妈和医护人员都可放心。如果在出生后1分钟无哭声,说明新生儿出现窒息,助产人员 则需进行及时的抢救,如吸净口、鼻、咽部的黏液,拍打足心或臀部,使 新生儿哭出声来。新生儿的哭声所表示的内容不同,一定要认真鉴别。

第一种,不能适应新环境而哭。新生儿出生后,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养成不同的生活习惯。当未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或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 惯时,他们就会用哭的形式表达抗议和不满。例如奶量不够或浓度不够, 喂奶后不到二三小时就哭,这时候会伴随饥饿的动作,小嘴触到东西就开 始吸吮,此时尿也比较多,哭声表示宝宝饿了;又如以往每天给宝宝洗 澡,偶尔不洗,宝宝也会哭;大小便后,尿布潮湿未及时更换或因衣服、 尿布包裹太紧、不舒服,宝宝也会用哭来表不“抗议”。这些哭声都不是 病态,一般哭声响亮而柔和,时哭时停,只要满足了“需要”,哭声即可停止,安静入睡。

第二种,身体疼痛而哭。有的新生儿,由于身体某处疼痛也要哭,这 种哭声突然开始,哭声大而节奏快,吃奶、洗澡、换尿布等让其停止哭泣 的方式丝毫不起作用时,妈妈就要仔细检查新生儿颈部、腋下、大腿根部 等皮肤皱褶处有无擦伤,肚脐有无红肿,臀部有无尿布疹,尿道、肛门有 无红肿。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第三种,表示疾病的哭声。如果新生儿有颅内出血、颅内水肿或烦内感 染,会剧烈头痛,轻者哭声发直,或哭声短;重者哭声尖宄,同时伴有斯也 的症状,如两眼直视、两手握拳、抽搞、发烧、前因门膨隆等,这时应马上 抱孩子上医院检查、治疗。

作为新生儿的父母和家人,一定要认真辨别新生儿的哭声,哪些属于生理性,哪些属于病理性,只有这样,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处理才能使孩子健康发育成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