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两分钟理解一本书系列第八篇文章,解读的书是《贼巢》,本书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这本书的作者是姆斯·B.斯图尔特,他是美国著名的记者,历时四年完成本书。

内幕交易如此猖狂,且看肮脏的金融大鳄如何陷落入狱

大家不要被书名唬住,这不是一本介绍江洋大盗故事的书籍,而是梳理、重现美国金融历史上最猖狂的内幕交易网络的著名案件始末。如果你对肮脏的金融大鳄们如何利用内幕消息欺负散户感兴趣的话,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首先简要概述一下本书介绍的案件。1986年5月12日,美国金融历史上最庞大的一起内幕交易阴谋宣告破产,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名内幕消息的交易者落网之后,整个华尔街的猖狂犯罪的内幕消息交易网络被牵扯出来,其中不乏金融巨擘、律所精英等等。

内幕交易如此猖狂,且看肮脏的金融大鳄如何陷落入狱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这还要从当时美国的火热并购市场说起。细数美国资本市场的并购热潮,可以发现其中的周期属性。第四次并购热潮就出现在本案发生的1980年代,当时美国处于战后经济景气持续最长的时间,各行各业热火朝天纷纷大举并购进行业务扩张。

繁多的并购案件让股市非常活跃,因为并购双方受到并购消息的利好影响,股价常常跳涨。要是能在消息公布之前能够埋伏进入并购企业,可以在风险较低情况下获得非常可观的收益。

如此好事让华尔街的金融从业者们蠢蠢欲动。其中就有一名叫莱文的金融小混混,他钻瑞士和巴拿马隐私保护的空子,以旅游借口前往这两个地区开立证券账户。实际上,最为证券从业者的他是不能进行证券投资的。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当然是为了钱。

虽然莱文只是个小混混,但依靠他的胆大、四处撒网的本事,也套取了不少内幕消息。他就依靠这些并购消息,提前买入要被并购公司的股票,静待消息公布股价大涨之后抛售获利。

自己的钱毕竟是小打小闹,莱文经营着内幕消息的网络。他想到依靠将这些消息卖给资本雄厚的私募基金还能赚一笔。于是,他与一名叫布斯基的私募基金经历沆瀣一气,在市场上疯狂收割非法利润。

内幕交易如此猖狂,且看肮脏的金融大鳄如何陷落入狱

但布斯基并不是这起案件中最大的大佬。头牌要数“垃圾债券之王”米尔肯,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金融大鳄,曾在大学期间就认为可以在垃圾债券上有所作为。没想到真给他办成了,米尔肯累计承销900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这些资金是他最大的武器库。拥有如此巨额资金,怎么获利最快最保险呢?当然还是内幕交易,米尔肯与各种并购交易的双方、服务提供者、套利者合作,进行卖内幕消息、操纵市场、影响并购交易等等非法行为。

那么,这些高高在上赚的盆满钵满的金融大鳄们是如何栽倒的呢?问题出在小混混莱文身上,他在巴拿马那边的证券经纪人模仿莱文进行交易赚钱,不料遭到举报。巴拿马那边为了避免被起诉,将莱文全套交易信息交出。莱文又供出布斯基等一些人大人物,这个暗藏于华尔街的巨大内幕消息网络这才暴露出来。

大富牛途按:无论在什么市场,内幕消息交易始终是一个让监管棘手的难题。这里面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内幕交易的巨大利益诱惑让人们忍不住伸手。中国市场上的内幕交易也不少见,李一男涉嫌内幕交易罪获刑两年半就是一个著名的案件。好在信息技术的进步让内幕交易越来越难也越来越容易被侦查。人间正道是沧桑呀。

如您觉得本文有价值,可以将本文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支持。最后,别忘了点击关注大富牛途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