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期工程于2017年底全部完成,主要是东环、金山桥、大黄山、大庙4个街道区域内供水一体化管道铺设,总长53.112km,以及王楼、金井、来安、老户人四个村的农村安全饮水管网铺设,铺设管网长度23.5Km。日前,随着徐州徐庄水厂、大庙水厂管网的成功搭接,经开区地面自来水全部通村达户,率先在全市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

日前,随着徐州徐庄水厂、大庙水厂管网的成功搭接,经开区地面自来水全部通村达户,率先在全市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

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标志着经开区30多万城乡居民彻底告别了“地下水时代”,老百姓真正喝上了“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的“同一碗”放心水。

“今后,我们也能喝上和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了,不用打井泵水,方便多了!”通水后,记者第一时间来到徐庄镇,在岗楼村村民张卫东家中,他指着哗哗流淌的水龙头难掩心中喜悦,激动地说。

以前经常要用手压井压水,压出来后还要放在缸里储存。尤其是到了夏天,水的用量增大,一天到晚吃的喝的用的都离不开水。可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压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安全卫生没保障。

现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后,一拧水龙头就有自来水,再也不用担心没有水洗衣、煮饭了。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经开区一项惠民实事工程。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把它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科学布局、加大投入,尽早让群众喝上安全纯净的地面水。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共铺设主管网116Km,农村安全饮水管道铺设63.5Km。

“长期以来,农村饮用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水源水质很难得到保障,安全饮水成为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站在管网搭接现场,望着迫切期待通水的围观群众,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群众吃水难用水难和安心水放心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再苦再累都值了。

“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不仅彻底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用水条件,结束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历史,而且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

徐庄镇最南部山区山黄村党支部书记段超向记者介绍道,多年来,为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各村也建设了一些饮水解困工程,但仍然是地下水,且建设成本高、运行成本高、投资效益差、管理维护难,一些解困工程由于管理不善难以维系。此次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举解决了这一“老大难”。

经开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共分两期实施:

一期工程于2017年底全部完成,主要是东环、金山桥、大黄山、大庙4个街道区域内供水一体化管道铺设,总长53.112km,以及王楼、金井、来安、老户人四个村的农村安全饮水管网铺设,铺设管网长度23.5Km。

二期工程于2018年底全部完成,主要是徐庄镇全区域主干管网铺设63km,山黄、赵疃等4个村的农村安全饮水管道铺设40km。今年6月,徐庄水厂、大庙水厂整合工作完成。8月15日,全部管网正式通水。

“为确保‘四同’服务落到实处。前期,我们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对经开区原有三家供水企业进行了资产评估、财务评估、管网测绘,保证水厂整合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合法。”水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主动协调各部门,先搭接、后补办手续,迎难而上克服汛期雨水多、天气炎热等困难,于8月15日实现了自来水全部通村达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补短板工程,确保达到区域供水覆盖率100%、城乡供水入户率100%、水质合格率100%。

(来源:金龙湖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