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典型案例,证明了律师行业的祖师爷在中国

中国人最早了解律师行业,绝大多数人应该是通过港台电视剧。那些头戴假发,在法庭上雄辩滔滔,甚至能够力挽狂澜,帮助当事人扭转审判局势的律师们,很是让人敬佩和崇拜。

其实,律师行业并不是在国外最先诞生的。在旧社会,社会上的人把律师叫做讼师。这些人往往是一些有学问、有见识、口才好,非常熟悉朝廷法律和政令的人,他们也绝大多数来自那些科场失意的读书人。由于这些人依仗胸中所学和口才便利,受人之托或出于公平正义,常常干涉官府的审判活动,不能让官府任意判决,从而影响了官府的权威或者利益,所以这个人群在旧社会非常不受官方或者主流社会欢迎,甚至有人会将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称之为“讼棍”,也就是“包揽词讼”的恶棍。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法治建设的需要,律师早已经在国内外成为一个光明正大的职业。因为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律师形象基本都是来自港台电视剧,所以很多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律师行业是国外最先出现的。其实,世界上最早的职业律师出现在中国,通过以下三个案例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个事实。

第一个案例:白马非马。这个案例的主人公叫公孙龙。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的门客。有一次,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通过关隘,守关的官吏指着路边写着“马不能从此通过”的告示告诉公孙龙,要求他留下马。公孙龙于是告诉守关的官吏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不是马。”然后就骑着马大摇大摆地通过了关隘。

在今天的人看来,公孙龙不过是玩弄文字游戏,或者呈了一下口舌之便。或许从逻辑学和事实的角度讲,公孙龙属于偷换概念或者强词夺理,但若单纯从文字的角度说,告示牌上写的是“马”而不是公孙龙骑乘的“白马”,守关的官吏的确一时找不到辩驳公孙龙的理由。但是从当时的情况说,公孙龙却开启了一个学派的大门。

守关的官吏之所以无法辩驳公孙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出现逻辑学,如果这名官吏也熟悉逻辑学,那么公孙龙的诡辩就毫无用处,只能乖乖下马步行过关。公孙龙所代表的学派历史上叫做“名家”,又叫做“辩者”,主要学术任务就是以“名与实”的思辨来更加准确地认识世界、改造思维,最终让自己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名家”所做的一系列在今天的人看来毫无意义的思辨,其重大意义就在与,从此以后提高了中国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这不论对于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乃至哲学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现实的就是,一个律师倘若不能精通和熟练运用逻辑学,那么他绝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律师。

第二个案例:洧河之尸。这件典型案例记载与《吕氏春秋》一书。洧河有一次发生洪水,河边的一个富人不幸掉进河里淹死了,一个船家恰好驾船经过,就捞起了富人的尸体。这船家也许是“挟尸要价”做派的创始人,他仰仗手里的尸体漫天要价,向富人家属索要高额酬劳。于是,死者家属就向当时以擅长辩论而闻名的邓析求助,邓析很淡定地回复富人家属:“不妨安心等待,因为除了你们,再没有人会要这具尸体。”那个捞起了尸体的船家为了实现自己索要巨款的目的,也找到了邓析。邓析同样淡定地告诉船家:“不妨安心等待,因为除了你,再没有人拥有他们所要的尸体。”

这个案例《吕氏春秋》里没有记载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两家争讼不已,最终获利最大的绝对是“中间人”邓析无疑。从反面角度看,邓析的做法的确有“两头通吃”、损人利己之嫌;但换到律师的职业特色而言,邓析的确给后世的律师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辩护准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熟知并掌控诉讼双方的利益诉求和真实情况,律师始终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个案例:秦赵之盟。秦国和赵国之间曾经建立过一个盟约,双方约定:“从今往后,秦国准备做什么事,赵国必须帮助;赵国准备做什么事,秦国也必须帮助”。简而言之,就是攻守同盟,共同进退,行动一致。盟约订立了不久,秦国就对魏国发动了战争,魏国求救与赵国。赵国认为赵魏之间唇亡齿寒,必须施以援手。不料,赵国的这个决策被秦国知道了,秦王就派人责问赵王:“我们之间是订立了盟约的,今天秦国打算进攻魏国,赵国就应该遵守盟约,帮助秦国实施进攻计划,为什么赵国却要违背盟约,反而救援魏国呢?”秦国势大,秦国的责问让赵王很是惊慌,赵王就找来平原君询问对策,平原君就推荐自己的门客公孙龙见赵王。公孙龙只是一句话就让赵国即可解决了违背盟约的道德危机和与秦国翻脸的外交危机。公孙龙说:“既然秦赵之间有着共同进退的盟约,那么今天赵国准备援助魏国,那么按照盟约秦国也应该帮助赵国的救援行动才是啊,否则也算是背信弃义。”

如果说公孙龙第一个“白马非马”的辩论仅仅停留在逻辑学的层面的话,那么他这次解除赵国危机的辩论的确算得上是历史上最精彩也是最早的辩论的典范。善于从秦赵之盟的文字中找出漏洞,从而让赵国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作为名家(辩家)最擅长的事。通过找漏洞、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等辩论技巧,始终让己方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后世所有律师的追求。通过这件事,公孙龙可以说已经奠定了作为律师行业的祖师爷的牢固地位,后世人至今尚未找出比他更早和更擅长辩论的事例。

(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