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上半年的各省GDP增速表出来之后,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经济形式较好的如西南的云贵川地区基本保持在9%以上的经济增速,在全国各大经济板块中拔得头筹,而情况不好的如东北地区依旧在负增长和缓增长的旋涡中挣扎,东北三省的平均GDP增速还不及6%,距离全国平均水平尚有很大差距,更不要说复苏了。

东北依然是地区经济的倒数第一

不过在全国各省经济增速表中,河北的经济情况尤为值得注意,这个环绕京津,占据渤海的北方大省GDP增速仅为6.5%,而包括工业数据的名义GDP增速更是只有可怜的1.2%,大幅减少了12个百分点,成为了整个华北地区名副其实的经济洼地,那么河北的经济发展到底出了什么状况,GDP增速会像东北一样陷入长久的衰退吗?

河北的名义GDP增速只有1.2%

环保压力最大

河北省的前身就是过去的直隶,顾名思义,这里是直接受制于北京的战略要地,一切发展都要以北京为主。即使时过境迁,曾经的直隶也不复存在,但河北的经济地位和战略方向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在京津饱受雾霾之苦的同时,河北的重工业发展自然也会陷入僵局,仅从2016年开始,每年只要一入冬,那么钢厂、水泥厂、化工厂的限产令便如影随形的跟住,而钢铁化工作为河北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一直是就业和纳税的龙头,而如今受环保政策的影响产量受限,工厂大多不能满负荷运行,实际成本大幅偏离预定目标,再加上如今大宗商品行市疲软,河北的工业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

北京的蓝天无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河北的自然资源没有东北丰富,土地没有东北宽广,之所以经济发展没彻底的和东北一同陷入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庞大的人口消费做出了贡献,和东北相比,河北的八千万人口才是核心竞争力,除了重工业之外,依靠自身消费,河北的经济发展依然比东北地区要好上2个百分点之上,毕竟东北三省人口最多的辽宁也不过只有4000万人而已。

东北的老龄化才是根本问题

纽带作用下降

由于东北地区经济的整体衰落,联通东北和中原地区的河北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东北作为主要的石油和粮食产地,一直是关内地区基础原料的提供者,而从东北来的陆上物流,百分之百都会经过河北,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河北地区从东北地区的用料成本都很小,因为可以附着在庞大的关内需求上以量取胜。比如河北化工厂提炼酒精所需的玉米木薯之类的农作物基本全部来自东北,但是自从东北经济衰退,内地需求下降后,来自东北的货运列车明显开始下降,河北的走廊纽带优势也逐渐边缘化。

辽西走廊长期是中原走向东北的唯一通道

过去东北作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是工业化的先行者,河北作为距离最近的北方省份没少受到东北的扶持,仅在我的老家河北唐山就有不少来自于东北的老技师老工人无偿的出关援助河北的工业建设,为河北的经济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不过随着IT互联网的崛起,东北重工业的经济权重大不如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年代,地广人稀的东北不能再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成为了信息时代的落后地区,这无疑也让河北的地理优势不复往昔。

东北和河北颇有一荣俱荣的意思

总之河北经济的相对退步和东北经济的衰退颇有连带关系,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基础,河北的经济还不会像东北那样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再加上北京和天津充当了过去东北技术先锋的角色,河北只需要调整一下经济导向,不求经济显贵,但求稳定增长还是不难做到的。

欢迎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内容和你分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