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坚定不移保留着自身的风格,一切都是如此朴素,不及周庄繁华,没有乌镇富甲。但却将历史间建筑保存的如此完美,延传至今。对于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当下,这不得不是一个启示。

邂逅西塘,却是和萧敬腾有关,因为似乎这兄弟走到哪里就要下雨,还一度被赋予“雨神”的称号。而我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还要更“厉害”一点!魔都39年才首次遭遇台风,过来工作不到两月就碰上两次!安比刚走,云雀又到!原本名中就有“峰”字,所以重庆哥们调侃我堪比“风哥”,还幸灾乐祸一本正经的打赌台风能不能把我这大块头吹走。鉴于第一次若干线路停运,场馆关闭的经验,与其周末屯点菜关两天,还不如找个就近的古镇避避风头。同时不给打赌的那帮小子留下口舌,于是,有了人生中第一次说走就走的决定!

选择了西塘,其实不远,动车加客车两个多小时。对江南的水乡,我一直钟情。虽然第一次走进西塘,不知何缘故,这里总有让我些似曾相似的味道。曾经去过乌镇和周庄,相比较,几者之间的地理位置还是有一定距离。或许正因为这位置的差异,导致成这西塘的建筑风格有区别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乌镇具有马家浜文化,而西塘却是古代吴越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开始生息,繁衍,形成一个独具的文化时期。

西塘与其他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往昔,水乡农家的出行都是以河代道,以舟代步,许多交易只能在船上岸边进行。为此,这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特殊建筑——廊棚便应运而生,代代传承,相沿成习。这也就我初到西塘的时候,感觉与其它水乡古镇的不同,尽管都是河道频繁,但其人文文化还是有所两样。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这个,造就了如今5A景区独特的景观。但不管是谁之举,正说明了西塘百姓的聪慧与质朴。保存至今着廊棚已演变成现代人赏古,探幽的休闲一餐。走在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一边看船家戏河,一边犹听老人唱曲,雨天不淋雨,晴天也不怕太阳晒,真是别是一番风味。

人在水乡,难忘的还有大大小小的石桥,一座桥记载了多少风雨的记忆,那密布的桥梁除了貌美,它的文化精神的连接,人文历史的连接,皆我如初向往。而西塘也是不负我望,盛夏时节的透彻中,始终呈现着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风情画。而西塘桥段的传说也是颇多,比如卧龙桥,送子来凤桥,都是一段佳话。

除了廊和桥,不得不提西塘的小巷,沿河商铺之间形成许许多多窄而深的弄堂,长的超过百米,短的不过一米,据说有120多条之多。更让人惊讶的是,最窄的一条仅两尺,造就了水乡“一线天”的奇观,如我这体型的两个胖子相对过路肯定得收起肚子。想起“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典故,想必当年临近这两家店铺颇有一番故事,让后人到处忍不住猜想。与此同时,街道弄堂的名称也是均形象地体现出了古镇商贸的繁荣和弄堂的特色,如灯烛街,油车弄,柴炭弄等数十个称号与当年的商贸,建筑等有直接的联系。别看这些名字没有现代新意,读起来也有拗口的,但却形象代言了西塘的文化素养。

难能可贵的是,除镇口的几家卡厅有些喧嚣之外,西塘依旧是平民化的小镇,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坚定不移保留着自身的风格,一切都是如此朴素,不及周庄繁华,没有乌镇富甲。但却将历史间建筑保存的如此完美,延传至今。对于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当下,这不得不是一个启示。

总共不到一天时间,有幸碰上晴、夜、雨三种天气,这对爱好摄影的我来说不得不是天赐良机。如此静谧小镇,清晨薄雾也罢,傍晚夕阳西照也罢,如诗如画的别具风格,在浓厚的文化背景下,也是令人神往的。烟雨深巷,穿梭在小桥流水人家,每遇到一段幽长的廊棚,总是不禁有些慵懒的坐在临水的美人靠上。原本是躲台风的临时之意,却有如此令人回味的收获。或许只有“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四句短话,才是对西塘恰到好处的评价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因为她的含蓄,她的旧韵。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烟雨长廊·爱上西塘 2018/8/6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