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别关注】九九重阳节 最美夕阳红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九九”寓意久久,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重阳已成为关爱老人的节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成为了节日的主题。

重阳节自古就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以及吃重阳糕等习俗。

重阳节 赏菊登高民俗活动多

重阳晒秋。

重阳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重阳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

重阳祭祖

祭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祈求神灵降福,并推行敬老活动,传承孝道文化。

重阳糕。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放纸鸢

放纸鹞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岭南地区一个特色。

插茱萸

插茱萸古代重阳节插茱萸之俗风行。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其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等功用。古人把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称“辟邪翁”。每逢重阳节人人都要佩带。

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万楚的《茱萸女》也写道:“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妹。插枝着高髻,结子置长裙。”宋代以后,重阳插茱萸的习俗开始衰微,而直接作药用,在明清时,又用袋装茱萸以避毒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