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

小编带大家玩了不少始兴景区、

吃了不少始兴美食

难道这就结束了吗?

偷偷告诉你们,

始兴还憋了一个大招

就在明天!

一 、农耕体验活动

地点:始兴客家文化特色产业园旁稻田

(上午9点至12点)

(下午3点至5点)

农事体验活动内容

挥 汗 割 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现在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很多人都不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这次的挥汗割稻活动希望可以让大家学会珍惜,不要随意浪费食物。

飞 网 捕 鱼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一只手抓住网尾部的绳子,一只用抓住网中间,用力抛出去,撒出去的网要成椭圆形,两手中的网全部松开,只留下拴网的绳子头抓牢。稍等,网落水,拉绳子,拖网上岸,鱼就在网中的捕鱼兜里了。简单的几个动作居然可以捕鱼,是不是感觉充满了生活智慧,快到活动现场来感受吧!

浑水摸鱼(泥鳅、鲫鱼等)

每到深秋时节,大部分人家都会准备做咸干鱼,好在过冬过年来吃,但以前没有电动水泵,基本都靠人工干塘,工程浩大。通常邻里都会来帮忙,排水、抓鱼、清淤。完工后,主人都会把卖不起价钱的杂鱼做成鱼汤饭,犒劳帮忙的邻里。这个习俗延续多年,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这种场景已不再多见。就让我们在这次活动里过足一次孩童时期的“瘾”吧!

晒 场 风 车 筛 谷

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

扬谷机是一种用于去除稻麦壳的风扇车,又称风柜、扇车、飏车、扬车、扬扇、扬谷器,后来劳动人民改进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让我们到活动现场来感受古时候的“黑科技”吧!

水 牛 耕 田

十月朝,牛牯满塅跑

在客家地区,马非常稀罕,而牛却遍地都是。作为一个典型的稻作农业社会,牛是客家人的主要耕种工具。牛耕技术最迟在东汉末年,便已经在全国普及。客家人对牛的体贴、照顾非常细微,有的甚至当家人看待,这次活动当然也少不了体会这个环节啦。

除了玩,我们还有吃吃吃!

如果你是个小吃货

怎么可以缺席呢!

二、小吃美食活动

1.舂(chōng)麻糍

(上午10点一锅,下午3点一锅,其他时间不供应)

做麻糍得先将糯米浸泡在水中,待胀足后淘尽沥干、上蒸桶蒸熟后,放在石臼内捣烂成团后起舂,再趁热拉成厚薄相当的粉团,然后沾糖水即吃。

做麻糍时需要一定的人手和劳力。因此,通常大家相约在一起做,分工合作,各显身手,既忙碌又闹热。年轻力壮的男子在轮番用捣杵(有檀树和石头两种)用力捣麻糍,妇人们力量小则在一旁把麻糍搓成团,调好糖水,又好玩有刺激,增加彼此感情。你要来试试吗?

2.水磨豆腐

石磨豆腐曾经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如今,随着饮食的多样化,这种家里自制的豆腐已经变得珍贵难见。

研磨黄豆、过滤豆浆、煮浆点浆、压板成型,一整套流程下来,香喷喷的豆腐便端上桌来。

石磨豆腐承载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人们对磨磨时与乡邻谈天说地的美好记忆,希望在这个项目中大家能找回那种轻松的生活方式。

3.油炸酸菜糍

酸菜糍是粤北山区近代因花生产量提高,吃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后才盛行起来。因粤北地区水质优良偏凉性,吃油炸食物并不会上火,才使得每逢佳节便成为农户人家中的一款必做小吃,菜糍外脆内软,酸爽够味,非常开胃,隔壁小编都馋哭了。

4.菜包糍粑

相传,菜包糍其实是浈江边一带船民的小吃,所以又名“船佬糍”。菜包糍其历史悠久。相传中原南迁前辈习惯用麦子磨成粉做饺子,唐、宋期间来南雄珠玑巷居住,冬麦子甚少,就选用水磨白大米磨成的粉代替,做传统的菜包糍的风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张文 摄

5.炸铜勺饼

铜勺饼以色泽光亮、香酥可口、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是居家、休闲、旅游、馈赠朋友的上选食品。这种小吃的名字缘制做它的工具,是一种有杯底大小的平底小勺子,边上有一根长长的柄,先将面浆均匀的摊在匀面上,然后将酸菜或萝卜虾米等陷放置在中央,再在上面洒上一层面浆,然后放入油锅里面炸至金黄色。这个小零食是小编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呢~这次去一定要多多品尝!

看了那么多

你难道不心动吗

不说了

小编要去现场玩玩玩

吃吃吃了

作者:赖晓靖

编辑:肖声扬

责编:巫寅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